教育学
一、知识点
1、教育阶级性表现在教育的等级性
2、《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大约出现战国
3、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理论,称为“白板说“
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6、正式实施的现代教育学制是“癸卯学制”
7、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8、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经典问题,指出在一切知识中只有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9、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主张的课程为“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对以学科为教学活动中心的学科课程进行了批判,主张教育即生长。
10、英国道德教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同事首创体谅模式,属于情感型发展模式
11、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简答
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马克思主义观点)
2、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政治、文化功能,这三方面充分说明了教育的巨大社会功能,但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无论多大,都始终不能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起决定作用。因为教育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它只能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规定的轨迹上发挥作用,不可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试图从教育入手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教育救国论”是行不通的。
3、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互补性。
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a、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d、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2)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a、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b、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三、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与人的发展
a、教育与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b、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教育受制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c、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3)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主要体现在其广义的自我教育方面,其会随着人的社会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
5、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不是教育方针的全部,它不等同于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各样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所以,教育方针的内涵比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更广泛。
6、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培养总目标。这个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
7、教育目的的价值基础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赫钦斯、马利坦、奈勒等)
a、教育目的永恒不变;
b、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
c、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那笃普等)
a、人是依赖于社会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b、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目的;
c、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3)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郭玢)
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a、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b、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
c、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
d、高等教育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教育、科学、生产一体化
9、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改革包括: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10、活动课程优点:在做中学,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课程根据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经验为核心进行整合等,为儿童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儿童成为真正的主体,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缺点: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知识的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育艺术,对于习惯于学科课程的教师而言很难做到。
11、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计划(原则: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
(2)、课程标准(原则:关注对象是学生;涉及范围是学生综合发展领域;所有学生基本要达到的要求;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用教科书教育不是教教科书);
(3)教材(成套化的教材系列,原则:动机—效果原则;能力—适切原则;练习—应用原则;引导—持续原则)
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及劳动技术教育
14、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各门学科课程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是组成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体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15、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 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正确处理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防止重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错误观点
(2)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启发儿童多元智力发展;
三、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认识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3)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重视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 和 脱离知识传授另搞一套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1)教师与学生“交互主体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的
(3)防止两种极端观点(赫尔巴塔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杜威代表的“学生中心论”)
16、教学原则体系: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
(3)直观性: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4)启发性(基本要求:a、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确立学生主体地位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系统性
(6)因材施教(要求:a、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b、尊重学生的差异)(7)巩固性
17、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1)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a、讲授法b、谈话法c、读书指导法d、讨论法
(2)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方法
(1)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2)合作学习型教学方法
(3)研究学习型教学方法
18、教学组织的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和特朗普制
1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理念科学、目标明确、内容正确、语言清晰、方法恰当、积极性高。组织得当和效果优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0、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学习者,使之转化为学习者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形成的过程,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是人的发展。
2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同一性和多端型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22、德育原则:方向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长善救失、循序渐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
23、德育方法:说理教育(讲解、谈话、报告、探讨和参观,要求目的明确、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把握好时机以及以诚待人)、陶冶、榜样示范、实际锻炼、奖赏与惩罚和品德修养指导法
24、教师职业特点:强烈示范性、独特创造性、情境复杂性、过程长期性和效果隐含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25、学生权利与义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享有申诉权、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6、班集体培养途径: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提出集体奋斗目标
(3)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5)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6)协调和统筹教育力量
(7)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先进生”和“后进生”)
(8)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