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沟,冬日挖泥鳅

                                                                       野田沟,冬日挖泥鳅                                    ---jeff

小时候,老家的门前有一口比较大的池塘,我们叫它门口大塘。门口大塘的重要性几乎相当于黄河对于中华文明,它可以说是我们村庄文明的摇篮,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洗涮,农田与旱地的灌溉,家禽和牲口的饮用水外,每年还能贡献非常丰厚的鱼虾供我们食用。它像一位守护神一样世世代代悄无声息地滋养和呵护着我们祖祖辈辈。

门口大塘有好几亩面积,不是很深,坡度也较缓,可能是当初老祖宗们兴修的时候考虑了安全的因素,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们的智慧。我们说大塘的德行好,好像一个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谦谦君子,它世代供养着我们村庄的老少,却从没发生过溺水事故(我小时候曾经在大塘里两次失足落水,一次是很小的时候自己玩水不慎滑入池塘被人拉起。另一次是捞水里的枣子掉入水里,慌乱中自己抓了树根爬起。每一次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人常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我到现在也看不到半点有福气的苗头,也许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相信大塘是有灵性的,不愧是我们的祖塘,它有如神助般在暗中保护村庄里的每一个人。

大塘往下,是一块块肥沃的农田,那是我们的生命线。农田在大塘的下游,就像是冲积起来的,我们叫它们冲田。冲田利于灌溉,需水的时候,可以拿水管利用虹吸现象的原理直接放,叫过水。所以冲田基本都是上等农田。大塘在春夏雨水充足的季节起到蓄水的作用。等到秋冬枯水季节,雨水稀少的时候,大塘把它所有的积蓄都无私地奉献出来。

紧挨着大塘下的一块田,老家人叫它“门口三斗”,据说过去要种三斗种而得名。三斗与大塘大约有一米高低的落差,它是上等中的上等田,一是因为它离家近,二是便于灌溉,三是它的底子好,肥力足。刚开始责任制的那些年,谁都希望能在三斗里分到一块。幸运的是,我们家抓阄就刚好抓到了三斗里挨着坎坝面积约莫半亩左右的一块。

为了防止从上游池塘里流淌下来的常年不息的细流直接注入农田对水稻的不利影响,田后筑起了一条拦水的小坝,形成一条小水沟。水沟里的水是从上游的池塘底部渗透下来的,水温通常都比较低,比农田里水温要低2-3度的样子,夏天踩到里面都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寒凉。水稻生长喜欢湿热,而泥鳅黄鳝和水蛇等两栖动物就喜欢这样阴凉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春夏时节,田里插上了水稻,田沟里也涨满了水,泥鳅黄鳝都躲在水里,比较难抓到。但到秋冬季节枯水期,庄家都收割上了岸,水田处于休整状态,水也放干了。整个冬天,泥鳅黄鳝们不吃不喝就在泥地里睡懒觉。

冬天的下午,阳光嫩嫩的,照在人身上慵懒,倦怠。

去挖泥鳅吧!突然想到挖泥鳅,人也整个的精神起来了。说干就干,否则,三分钟的热度过了,就不知道下一次再做决定要等到哪天心血来潮。

做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需要太大的勇气,只在一念之间,要的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

挖泥鳅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农家常用的铁齿耙梳就是很好的挖具。再就是需要拿一只容器,盆或者桶。桶拎起来方便,所以通常拿个小塑料桶,容量大,又不容易跳出来。如果怕田里的泥土含水大,不妨穿双胶靴。否则,解放鞋就可以,防潮,又轻便灵活。

我们知道大塘下的三斗里是适合泥鳅生活的地方,在后沿的沟里应该躲着不少泥鳅黄鳝。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属于我们家的一亩三分田,泥鳅也算是我们家的份,所以,行动的目的性很明确。

到了田里,看到前沿的泥土已经干涸发裂,后沿的泥土还是有些湿润黏脚,因为后沿上面就是水塘。后沿的水沟是我们行动的目的地,我们知道,挖不挖,泥鳅都在那里。果然,当我们一耙梳挖下去之后,让我们非常惊奇的不是有很多泥鳅,而是有非常多的泥鳅,多得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加出乎意外的是,平时活蹦乱跳滑溜异常的泥鳅,这时候却像种在土里的小白萝卜,一动不动的任人摆布,你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春夏季节要想在水里抓住一条泥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泥鳅短小精悍,身上有一层粘液,你稍一用力,它就从你手里钻掉。有句民谣说:“黄鳝服抓,泥鳅服花”,就是说你要非常小心地去花它它才听你的。有经验的人抓泥鳅都是用手去捧,你有再大的力气在它们身上也使不上。泥鳅是冷血动物,而冬季是泥鳅们冬眠的时候。它们躺在泥土里呼呼大睡,做着黄粱美梦,没有一定的热度或热情无法让它们苏醒过来,这时候它们就任你摆布而不屑一顾。冬天挖泥鳅,其实是收获一份毫无悬念的惊喜,但我们还是惊喜异常。我们的喜倒不是因为它的鲜美的味道,而在于这样一份劳动所得,还有一种对泥鳅轻松的征服感,似乎是出了口气。

不到半个时辰,就足足挖到了大半桶,把属于我们家领地的水沟都翻了个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来形容泥鳅的繁衍也是再恰当不过。泥鳅这种东西,就像野草一样,生命力强盛,繁殖起来非常快,只要环境适宜,今年挖了,来年春天又会遍布水田。

泥鳅的营养价值极高,在日本被誉为水中人参,非常受追捧。泥鳅也是我们农家普罗大众传统的家常菜,我们小时候经常能吃到。只是近些年,由于单纯追求粮食产量而大面积使用和滥用化肥农药,还有过度的捕杀,现在即便是在我们农村荒僻的野田里,也难以寻觅到它们生存的痕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仿佛史前的恐龙一样神秘的消逝于我们的视野,成为教材中的一个符号。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泥鳅多半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的几乎绝迹,也成了难得一见的山珍野味,非常的珍贵和高档。

我们那时候可能会有诸如挖泥鳅等这样一些贴近自然近乎荒蛮原始的方式去消磨时光,去丰富我们的生活,去获得感性的知识和快乐。但我们不至于对自然和环境造成破坏或带来灾难。其实,每一个物种都是我们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因为我们可以享用它们,就觉得它们如何重要。对于整个地球和生态来说,所有的生物都是一律平等,一样重要。它们的存在不仅使我们的生态圈变得丰富多彩,生气盎然,同时它们也都是我们人类在广袤的宇宙中惺惺相惜的朋友。我们人类要发展经济,更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而不能一味疯狂的攫取和掠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12-31-2016

你可能感兴趣的:(野田沟,冬日挖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