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必有其因果——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凡事必有其因果——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一本《明朝那些事》,喜欢上了明朝的历史,了解了那个璀璨星河里的大家,比如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民族英雄戚继光,敢于直谏的李时珍,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永远搞不懂的海瑞,最早的背包客徐霞客,等等。

当然还有最精彩的宫廷大剧,从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到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从刘瑾、吕方、冯保,到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历史,可谓精彩至极。

我想不少人和我一样,真正听到《万历十五年》,是在去年最火的反腐剧《人民的民义》里。据说电视剧里的人物在《万历十五年》里都能找到原型,比如达康书记对应张居正,易学习对应海瑞。可以说,这部大火的电视剧,又一次带火了《万历十五年》。

这几天抽空看了下这本书,把心得简单整理下,还是按人、文、句的顺序。

一,黄仁宇其人介绍。

黄仁宇,美籍华人,生于1918年。曾短暂入伍,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万历十五年》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通过对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几个重要事件、几个重要人物的分别描写,串起来一条线,得出了有说服力的结论。那就是明朝的衰亡不能简单归咎于魏忠贤等阉党,也不是崇祯帝的多疑,而是从1587年开始,就已经种下了这样的因,在这种体制、这种模式下,走向衰亡是必然的。

发生在黄仁宇身上反差很大的一件事情是他的被解雇。在学术圈中被公认为一流学者的黄仁宇居然被一个三流大学解雇,而且是发生在他61岁时,除却生活来源成了问题,更重要的,这对学者来说,是一种侮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被解雇,加快了黄仁宇的创作步伐。《万历十五年》1982年出版,那时他64岁;《中国大历史》1993年出版,那时他已经75岁。

真正奠定他历史文坛地位的两部作品,恰恰都创作于被解聘后,60岁以后。造化弄人,在黄仁宇身上尤为明显。

有时我也在想,谁能不遇到挫折呢,谁能没有悲伤郁闷的时候呢,所谓的成功人士,只是做出了更为坚决、更为坚定的反应,他们在抗争,他们不服输。而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就此倒下装死了。

二,《万历十五年》介绍。

前面提到,这本书出版于1984年,是黄仁宇64岁时出版的作品。据介绍,作为一个明史学家,黄仁宇创作这部小说时间并不短,只是因为被解雇,不管从声望、经济,哪个方面,都急需打一个翻身仗,于是黄仁宇加快了创作步伐。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章,不到25万字。第一章 万历皇帝;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第三章 世上已无张居正;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第五章 古怪的模范官僚;第六章 孤独的将领;第七章: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全文构思非常巧妙,出场的人物并不多,但都很有代表性,尤其是都和1587年(万历十五年)有着某些联系。

这其中有皇帝,有大学士,有一般官员,有著名将领,有哲学家,分别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官僚阶级,可以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精英阶层。

可以看得出,这些人都很努力,这些人又都很无奈,最后的结果是,谁也不能阻止明朝这艘大船沉沦下去。

三,书中的一些精彩描写。

第一,谈人物都有阴阳两面。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申时行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帝国的官僚政治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成千成万的官僚,在维护成宪的名义下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

第二,谈官官相护。

书中是这么描写的,这些官员之间关系复杂,各有他们的后台老板以及提拔的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千丝万缕的家族与社会关系,因之得罪了一个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国。

第三,谈制度的缺失。

书中写道,在王朝制度下,很难把个人玩忽职守和制度的失败分开。个人应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才干和自我牺牲来掩盖制度上的弱点。

第四,谈帝国的无奈。

书中描写,开国时的理想和所提倡的风气与今天的实际距离已经愈来愈远了。很多问题,按理说应该运用组织上的原则予以解决,但事实上无法办到,只能代之以局部的人事调整。

这一帝国既无崇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事必有其因果——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