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杀人:于欢需要一张“纸巾”

  世界很冷漠,请给曾经的自己多一点包容。

   越委屈越变态,越委屈越坚强,关键要看你是否给了擦肩而过的他/她一张纸巾?

辱母杀人:于欢需要一张“纸巾”_第1张图片
再无人问津的花,都傲气怒放

坐在下班的公交车上刷朋友圈,霸屏的是中国队与伊朗队的足球比赛。而走心的却是戳泪点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一则推送文章。

   《深夜,女子蹲在路中间痛哭!之后的一幕,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标题有点卖萌,并不讨喜,甚至让人憎恶——“可恶的标题党。”

   可是读着读着,突然感觉胸口有钢刀在猛扎,又觉眼角进了风,情不自已地湿润了。文中图片里的人,仿佛是一个个不同场景里的曾经的自己。

   忍着泪咬面包;暴雨中不服气地暴走,让雨水肆意冲刷泪水;受了委屈后走出领导办公室,直奔厕所,猛甩一下门,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半小时……

   生活中的,工作上的,家庭里的,朋友间的,各种委屈、羞辱、仇恨,如洪水猛兽般吞噬着我们自己。

   有人走出来了,有人越陷越深,最后没了最后。最近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辱母杀人悲剧的凶手于欢就没走出来。

   《人民日报》推出的这篇文章显然有对症下药的意图。谁没有委屈?出门在外谁活得又很轻松?谁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抛洒热泪?在还忍受得住的情况下,谁又愿意走向极端?

   显然,人民日报的这篇推文没有直白地问这些,也没有“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和“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说教。而是用一张张照片,配以一个个或真或假的小故事,引导着大家朝着一个方向产生情感共鸣。

   一个个网友的故事和由故事引发的评论,再次引发读者的认知共鸣和反思。感恩自己崩溃时得到一句安慰,让自己坚强;一张纸巾让自己得到关怀而温暖……

   坦率地讲,我受到了感化,眼眶再度潮湿过。这次,我没有抵触鸡汤类的文章,相反还主动转发了。

   希望在外一边忍受委屈,一边打拼的我们,能互相理解彼此,多给彼此一些包容。别让自己逼死自己。

   回到于欢案,如果对方没有羞辱自己的母亲至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欢绝不会到了派出所还用极端手段犯下罪恶。网友和社会公知也不会搜肠刮肚,引经据典地为于欢做舆论辩护。

   相反,被杀者如果只是追债,只要不辱对方人格,哪怕凶一点,恶一点,悲剧恐怕也不会恶劣至此。

   虽然,很多时候人情似纸张张薄,但是很多时候人生中的幸与不幸,就全赖于一张薄薄的纸巾,抑或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微表情。

   可是,谁能给于欢一张纸巾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辱母杀人:于欢需要一张“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