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案例------------
问题------------
我的文字------------
作者得到------------
小例子及结论----------
上周末咱们讲“薛定谔的猫”,有位读者在留言区讲了个笑话,叫“薛定谔的滚” —— 如果女朋友让你“滚”,她其实是处在真的让你滚、和让你过去抱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一个“叠加态”。
你的下一步行动 —— 用物理学的话叫“观测” —— 将会使这个叠加态塌缩到一个固定的状态。你要是真滚了,她可能就是真的想让你滚;你要是过去抱她,她可能就认为自己原本就是想让你抱她。
作为一个前物理学家,我必须说明,“薛定谔的滚”和“薛定谔的猫”是两码事。一个关键区别是,量子叠加态的塌缩结果是完全不可控的,物理学家就算满怀良好的祝愿,也不能让猫塌缩成“活”的可能性增加一分。
而你,却可以左右你女朋友的波函数。
**(我的感想:看似相同的两个事物,往往有本质的区别。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同一方法,用在的两个“类似”的问题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就是,这两个问题虽然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这些相似之处都并非整个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真正决定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有根本的区别。如果你没有透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仅凭借过去的经验处理当下的问题,就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今天咱们继续说斯科特·索南史恩(Scott Sonenshein)的《俭省》( Stretch: Unlock the Power of Less -and Achieve More Than You Ever Imagined )。
俭省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怎么开发手里现有的资源。资源还是这个资源,女朋友还是这个女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变得更好一点呢?
1.你当她是什么人?
1970年代,有人拿男女大学生做了一个相亲实验。实验中的相亲对象从来没见过面,而且在相亲过程中也不见面,只是通过电话交流。实验人员通过“偷听”这些电话里的对话,来评估每一对男女的进展程度。
实验有个有点儿残忍的设定。某些男生会在电话相亲之前,收到了他的相亲对象的照片 ——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照片其实不是那个女生的,而是研究者专门找来的一位特别出众的美女的照片。
男生以为自己是在跟“女神”相亲,我们可以想象他肯定会表现得更好一点 —— 但是研究者关心的不是这个男生的表现,而是电话那头这位女生的表现。
结果是被男生误以为是女神的这位女生,表现得也和女神一样。她说话非常友好,给人感觉很善于交际,聪明伶俐讨人喜欢。**
这当然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正反馈”。你以为她很好,你就对她很好;你对她很好,她就真的表现很好;她表现得很好,你就更加相信她很好。
(我的感想:正反馈效应,也被称为“复利效应”。成甲老师对此的解释是:由于行为A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行为A……不断循环。
不过这个道理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在自己的编织的幻觉当中越陷越深;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对对方毫无防备;又比如,为什么一个智商一般的人最终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大咖;为什么隔壁毫无音乐细胞的小姑娘能够成为同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一切都是因为外界“持续的正反馈效应”。
另外我想说的是,上面这个例子举的可能并不恰当。原因是,这个女孩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男生之所以会如此认为,可能并非正反馈效应。也有可能是女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事实上,可能性最大的是这个女孩是装的。)
关键在于,你们俩之间这个反馈过程往往是非常微妙的,各种无法言传的表情和声调变化,都能被对方捕捉到,还能产生不经意的效果。
萧伯纳有个戏剧叫《卖花女》,后来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也被翻译成《窈窕淑女》。这个故事说有个语言学家跟人打赌,说他能把一个粗俗的街头卖花女,名叫伊莉莎,给训练好,让她学会上流社会的口音,变成一位淑女。
语言学家的口音训练很顺利,可是别人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伊莉莎不是淑女,举止仪态都不对。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洞见 —— 你要想让她成为淑女,就必须像对待淑女那样好好对待她。伊莉莎就享受了淑女的待遇,处处受到尊重,最后果然成了一个真正的淑女。
你当她是个什么人,她最后就真的是个什么人。科学家早就知道这个效应,干脆就叫“窈窕淑女效应(Pygmalion effect)”吧。
这个效应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大。
2.自证预言
我们现在说心理学实验不靠谱,其实早在196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就有过一个更深的担心。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有些动物能体察到人给它的最微小的暗示,比如一匹马居然能根据主人的暗示用前蹄在地上敲击数字,还骗了科学家好几年。
罗森塔尔就说,如果你做实验用的那些小白鼠,能够感受到你想要什么结果,并且按照你想要的结果去行动,那你的实验结果还有意义吗?
罗森塔尔据此写了一篇质疑整个学界的文章,但是没有受到广泛重视,这个问题可能到今天也没解决。但是有一位小学校长,叫雅各布森(Jacobson),看了罗森塔尔的论文,说那咱们干脆拿小学生做个实验验证一下你这个思想吧。
这就引出了一个无比经典的教育实验。
美国小学的老师都是只教一个固定的年级,并不跟班走,所以学生每学年遇到的老师都是新的。在这个小学的新学年开学的时候,雅各布森和罗森塔尔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了三组:天赋组、中等组、低于平均水平组。学生和家长都蒙在鼓里,他们只把分组情况告诉了老师,说这是上学期测验的结果。真相是,分组完全是随机的。但是老师不知道。结果老师们对“天赋组”的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他们在教学中更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就算学生一时之间做不好,他们也认为这个学生肯定是有潜力的,只不过还没发挥出来。
这些被随机分配到天赋组的学生,非常非常幸运。实验结束后的一个测验,一年级的班级平均成绩提高了12分,而“天赋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7.4分。二年级的效果没那么明显,班级平均提高7分,“天赋组”提高了16.5分。
你当这些学生是什么水平,他们最后就真的表现出这种水平。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给起了个名字,叫“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 你“预言”局面会如何如何,因为你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了,局面真的就会如何如何。
类似的研究做过很多。如果经理一开始“误以为”手下这个雇员水平很高,经常给他安排比较难的任务,还跟他讨论公司战略问题,结果这个雇员就会真的水平越来越高。
反过来说,如果你认定一个学生调皮捣蛋,甚至公开羞辱他,他就会按照你的预言行事,故意捣乱。某公司要转型,如果高层从一开始就认定员工会抵制这次转型,搞各种防范措施和强制行动,员工真的就会抵制转型。
索南史恩以一个商学院教授的经验说,是,所有商学院教科书上都写着公司转型难 —— 可是实际上,员工一开始,本来对转型都是“中性”的态度。所以很多情况下,人心本来是个“叠加态”。你想把它观测到什么状态,它就会往什么状态塌缩。
这就是“预期”的力量。那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预期,也有这样的效果吗?
3.你和你对你的预期
索南史恩曾经参与调研过一些环保主义者,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自我拆台型(self-defeating)”的人格。比如说,普通人都开汽油驱动的汽车,而一位环保主义者开混合动力汽车。即使考虑到油价,混合动力的车也比同档次汽油车要贵一些,所以环保主义者已经是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牺牲。但是你采访他,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开车,应该去坐公共汽车才对。然后你去采访一个故意不开车每天坐公共汽车的环保主义者,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坐车,应该走路才对。然后你去采访一个每天走路的环保主义者,他说我做的还很不够,我根本就不应该买肉吃,应该吃素才对。**
他们是不是只要还活着,就永远感到很惭愧。
索南史恩说,这些环保主义者的心中,有一颗消极负面的种子。他们预期的局面很负面,局面就是越来越负面,他们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反过来说,如果你心中有一颗积极正面的种子,对局面有个正面的预期,那你的命运就可能非常不同。
这段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不是什么经典的研究实验,而是一百多年前一位黑人女企业家的事迹,她就是沃克夫人(Madam C. J. Walker)。
沃克夫人创业的那个年代,美国黑人地位非常低,她深陷贫困,是个单亲妈妈,而且身体还有病。她做生意处处碰壁,到外地出差别连旅馆都不让她入住。但是她居然就慢慢做大了。
以前我听说一句俏皮话,说“巴菲特等待机会,索罗斯寻找机会,本拉登制造机会”。沃克夫人,就是个能自己制造机会的人。
沃克夫人是史上第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黑人女性。她的创业故事咱们就不细说了,我只想说一点。沃克夫人专门雇佣黑人女性在各地当推销员,当时一般无技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周11美元,而沃克夫人给这些推销员的工资,是每天,5到15美元。
她想用高工资改变黑人女性的形象。沃克夫人要求手下这些女推销员攒钱买房,好好教育孩子,而且还都要给慈善机构捐款!她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提升了黑人女性的社会形象。她把挑战都当成机会。
她有很好的期望,结果就有很好的收获。
|我的评论
你把别人当成什么样的人,别人慢慢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人,你自己就会变成什么人……这套说法,要是十年以前的我,肯定会认为是鸡汤。
我记得有一次在论坛跟人争吵,有人就给我讲苏东坡和佛印的典故,说你如果是佛,看别人就也是佛 —— 你要是看别人是牛粪,那你自己也是牛粪。我说是吗?我就找了一张牛粪的照片给他看:你说这是牛粪还是佛?
我想说的是,心理学的规律并不一定在哪里都有用,需要环境、人、和时间的配合。给足够的互动时间,今天说的内容也许就能发挥作用。
索南史恩说的这个“预期”,放在自己的身上,其实就是“叙事自我”。我们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说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是个这样的人。而我们今天看到,人都是高度可塑的。
|由此得到
云对雨,雪对风,佛陀对苍生。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我们都想想,应该怎么对家人、同事和自己吧。
我的感想:这两个案例有一个重大区别——动机的区别。 ****由此导致两件事情其实本质上并不与一码事。
** 案例一的产生原因可能并不是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是正反馈效应起了作用。原因是我们无法否定的一个事实:多数恋爱中的人,会把较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的重要原因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想找一个人和我过日子,所以我必须得装的很好,才能吸引更好的异性!**
** 也就是说,情侣双方这种表现出自己较好的一面的现象****只是暂时的** (虽然不会有人承认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一旦走到一起,就一定会有一个相当漫长的磨合期。原因很简单,两人既然在一起了,就没必要再装了,自然也就“原形毕露”了。
** 而卖花女的初始动机从一开始就是正面的——她是从心里真想成为一名淑女,不只是装给外人看的。因此,当语言学家把卖花女当做一个真正的淑女那样对待,并加以适当培训,卖花女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淑女 。**
** 由此得到:**
1.我们做事的动机真的很重要。动机是“正面的”,通常会得正面的结果;反之,如果你的动机从最开始就是“负面的”,那最终的结果也很有可能是“负面的”。**
2.表面相同的两件事情,因为某些个关键因素的区别,导致这两件事情产生根本的不同 。正如万教授所说:“‘**薛定谔的滚’和‘薛定谔的猫’是两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