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spotlight》随想

2015年奥斯卡影片《聚焦(spotlight)》讲述了美国波士顿天主教神父性侵幼童的前因后果,描述了30余年来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影片用一种平实的方式,讲述了天主教信仰的崩塌,人性的冲突以及记者的力量。不能有过多的剧透,需要观者体会其中带来的揪心与震撼。

恰逢近日阅读柴静的《看见》,不觉浮想联翩。对柴的了解起始于《穹顶之下》,后又出现了其对院士的采访。双方观点你来我往,也就没有对这件事有多大关注。直到看到了一篇关于《看见》的书评,才真正拿起这本书。读着读着,却发现生活,不止自己看到的那一个视角。

回到片子本身,结合所读所想,有几点思考需要及时记录。

第一:信仰。天主教大约是大多数美国人的信仰。神父即是上帝的化身。当受害者们说出神父所要求他们干的事情,难以想象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遭受性侵和猥亵之后,他们的母亲还会拿饼干给神父吃。信仰与愚蠢之间,差别何在?是因为信仰受不得半点污渍,所以这些事情长久得不到曝光吗?信仰崩塌后的美国,是否会大乱?没有信仰的国家,又是否可怕?答案恐怕都是未必。听过了太多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论调,都差点信以为真。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本身都充满了欺骗。当信仰被否定,相当于整个人生观基础的崩塌,当身为上帝化身的神父尚且不在乎这些罪过,整个体系都为6%的人买单时,所谓的“原罪”还是否有听众?历史上披着宗教外衣做过的坏事恐怕不在少数,房龙的《宽容》就曾写过一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宗教势力,究竟是信仰的所谓力量,还是对信仰的彻底抛弃?当信仰不能给人带来美好,又何以成为信仰?

第二:合谋。教会作为美国重要的政治力量,拥有广泛的权威,教皇更是权力的代表和化身。当事件发生时,面对若干控诉,主教采取了充耳不闻的态度,甚至在神父的高层,亦存在一系列勾当。当一种非法的行为被默认允许,其危害往往高出事件本身,会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而且施暴者还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可以看到其中的利益博弈,教会需要保持自己的权威,选择遮蔽和忽视;法院出于对信仰的尊重,采取保密与保护态度;律师出于所谓的职业道德,帮助教会辩护,息事宁人;以往的媒体为了避免得罪权贵,隔靴搔痒。每个群体,都是如此“理性”。但理性的后果是什么?反而变成了社会恶的合谋。是的,被侵犯的都是少数,但我们又如何确保,自己不会成为将来的少数?而被别人合谋?近日特朗普签发的七国禁令,如果没有漫天的反对,是否会是今天这样的结局?《看见》中描述了一个律师的故事,上火车买东西要发票,揭露牙膏认证机构的虚假,这些也许与他自己的利益关系不大,在别人看来或许是没事找事。但正如《飞跃疯人院》里讲的:“他妈的,我至少试过了!”面对合谋,我们是否试过了?那看似不理性、不合理的行为,是否真的是恶的?

第三:真相。教会内部的94%,都曾发现过这些异常;公安机关也曾发现过,但后来都不了了之。除了所谓的个体理性之外,大家仿佛对真相漠不关心了。从这里都可以看到,每个社会竟然是那么的相似:利益面前,真相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在乎的真相,无外乎不过是别人眼中的笑话,而这些当事人身上的真相,却一次次得到了“保持沉默”的忠告。柴静在山西报道空气污染时给厂长的那个讽刺,刺痛了多少人?去年的高考生被骗钱致死案,什么又是真的真相?面对每个报道,我们看到的事实还是情绪?这些都不可知。真相永远需要踏实的证据,证据永远需要“好事者”不停的挖掘。愿新闻人继续秉持一些社会的脊梁,告诉人们真相,而不要过多的挖掘真相背后的故事。集体的理性都需要在真相的浇灌中一点点建立。

第四:受害者。面对信仰中的神父,以为是受到了特别的“待遇”,于此,作为未成年人的受害者除了忍气吞声抛弃信仰,又能怎么办呢?不觉联想到我们教师群体里面的害群之马。从影片联想,真的是“害群之马”一个人就能成事吗?他们背后的system有没有视而不见?尚未可知。片中受害者作为弱者,有三个共同特征:贫穷、自卑和缺乏父爱,且男孩多于女孩。因为男孩受害后更不愿意,也更难以揭开自己的伤疤,因此,很多人选择了自杀。这又与教育建立了充分的联系,当教育无法赋予人“意义”,教育不教孩子什么是猥亵,什么是侵犯,难道让一个未成年人自己去学吗?那些干涸的知识在人生面前真的那么重要?重要到需要付出如此多的代价吗?在美国尚且如此,我们在性教育上的失败,是不是家长与学校的合谋呢?今天,以为看的是别人的故事,明天,倘若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作何感触?怎么办?

第五:痛点。从被侵犯的孩子来看,他们在受到采访之前,几乎没有提起过当你的事情。这件事情作为他们终身的痛点,成为一个不能揭开的伤疤,然他们崩溃。无疑,往事成为了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跳出片子,联想教育本身,教师有没有给你的学生造成过痛点?精神的痛点。教师在未成年人的视域中,又何尝不是神话?有何尝不是知识的代言人?是不是也像极了那神父?当然这比较有些夸张,但道理确是相通的。老师的不懈与否认,给多少孩子带来过童年的灾难?评价很容易,育人却很难。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几个老师能领会其中的内涵?

第六:责任。一部片子一本书,让我树立起了对记者的敬仰。你可以看到在社会如此的今天,还有人为真相、为了他人的利益、为了少数群体发声。固然这可能与其自身的利益有关,但柴静写到,美国历史上,有43位记者因追求真相付出生命,被谋杀。她是不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不敢妄加评论。但至少,她思考过自己的人生,思考过自己的责任。无论《穹顶之下》有多少错误和阴谋论,无论其背后是否有西方的政治推手,但我至少相信,她的本意,应该是为了被雾霾笼罩的那些人。就像她曾经,曾为那些少数人发声一样。作为学者,我们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责任?一篇论文,一次讲课,是否让真理传播了?是否让世界变好了?又是否让国家昌盛了?更多时候,恐怕都没有。数量、评价、控制、钻营,责任早已空虚了吧?还是前边说的,现在对别人的漠然,就是将来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如果学术只是职业,只是糊口,那所谓的责任却也不可能有了。责任这东西,还真是需要一些“刺头”的激发,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刺头”。

第七:人性。说了这么多,其实终归还是回到了人性两个字。这两个字太厉害了,可以解释那么多美好,又可以解释那么多阴暗。如何修炼人性,决定了个体的三观。愿世间多一些善性,愿我中华培育人之善性。愿每一位教师都能考虑意义,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安全的童年。当信仰动摇时,不妨做个判断,如果其建立在玄幻之上,就坚定的抛弃它吧。让做个好人,做个有意义的人,成为自己的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spotlight》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