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

      《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的绘制手法与后来的民国时期南京市地图一样,使用的是先进的地图表现方式,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当时南京城市的面貌。

      这幅地图的尺寸不小,从清晰可见的接缝看,明显是由四张印好的小地图拼接而成的。泛黄的纸张可以确认这是一幅原件。南京博物院新馆开放前,院方就通过媒体传出信息:展览的文物几乎都是原件。

      地图的右侧文字有一竖行文字:“此图系学堂 奉两江督宪命测绘镌印如有人翻板即行重究”。下侧一行文字:“上海裡虹桥东首宝仁里采章五彩石印局印”。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1张图片
 《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明显是由四张印好的小地图拼接而成的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2张图片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3张图片
 接缝之一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4张图片

      从这些文字信息中可以知道,这份《金陵省城全图》是由设在南京的陆师学堂奉两江总督(“督宪”是“总督”的尊称)之命测绘,并由上海一家印刷厂承印的。

      那么,《陆师学堂新测金陵省城全图》产生自哪一年呢?不知是不是眼拙的原因,我在地图上没有找到地图刊印的年代(很可能是漏看了)。

      还是要从“陆师学堂”中去寻找线索。

      陆师学堂,全称是“江南陆师学堂”,创设于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位于南京城北妙耳山,即现在的中山北路283号和察哈尔路37号。该校由两江总督张之洞请奏创办。学堂招收年龄在13至20岁之间,文理通顺能知大义者入学。学额150名,分马队、步队、炮队、工程队各门,“各门约以二年为期,二年后再令学习炮法一年,又须略习德国语言文字,以使探讨图籍,大约通以三年为期”。江南陆师学堂开办四期后停办。

      按三年一期共开办四期计算,江南陆师学堂前后存在了七年,即1896年至1903年,这份《金陵省城全图》正是在此期间测绘印刷的。从我的猜测看,似乎是1903年前后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实际的印刷年份还是要再去南博寻找答案了。

      继续说说这幅《金陵省城全图》上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

      经过了“长毛”十多年的破坏,明故宫一带已面目全非。《江宁省城图》中,从太平门至通济门的城墙没有了;“小营”和“演武厅”作为军事单位的名称出现在竺桥的上端,以后又作为地名一直保留至今。

      “议事廊”出现在太平门附近——不知道这个“议事廊”与民国时期的“御史廊”有什么联系?

      现在的大礼堂一带以及马标和炮标的地形在当时已清晰可见,只是这些地方还没有标注上名称。

      在马标南端(现在的东鼎大厦附近)有一座“捷胜营”,似乎是一个军事单位。

     《江宁省城图》原有的“万寿竹林寺”(现在的黄埔路4号一带)在《金陵省城全图》中消失了,留下了几处难解的建筑轮廓。

      毗卢庵已从大行宫迁移到现在的汉府街,扩建为毗卢寺,并在民国时期成为了全国佛教的中心。

      原先明皇城内的金华宫(现在熊猫集团的位置),有了一个水晶台;昔日威严的皇宫内竟然出现了“头条巷”至“五条巷”的市井名称——不远处,从天津桥(玄津桥)开始的“头条巷”至“四条巷”的地名至今还保留着。

      最有意思的是,“挺尸桥”变成了“庭市桥”,而类似的更名在南京还有许多处。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5张图片
 现在的大礼堂一带以及马标和炮标的地形在当时已清晰可见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6张图片
昔日威严的明皇城内竟然出现了“头条巷”至“五条巷”的市井名称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7张图片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8张图片
图中的南京老城南地形与如今几乎一致  

      从老地图中读历史,对于无法从官方途径查阅历史档案的我等平民百姓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学习途径之一。随着老地图的不断发掘,越来越多的疑团被解开,新的问题却又不断地出现——而这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吧?


2013-12-13 23:03:43


评论:

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两张清代地图看黄埔路周围的历史变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