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位哲学教授罗伯特·所罗门的话: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我们可以试着思考以下问题:
哲学是什么?
哲学家们在做什么?哲学(Philosophy),源于古希腊文,“philo”意味着“爱”,“sophy”意味着“智慧”,那么“哲学”这个词的原初涵义就是“爱智慧”。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
№2 哲学家的样式
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最喜欢在城邦的广场上与人辩论事物的本质: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诸如此类。他认为,我们的眼睛常常会欺骗我们,感觉是不太可靠的,而他最想探究的正是隐藏在可见事物背后的恒定的“真实”,这种真实可以通过不断的追问反思来接近。
首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是雅典人投票通过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死在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城邦中。在今天,我们称之为“多数人的暴政”。
在今天,我们称之为“多数人的暴政”。
其次,苏格拉底对于他的不公正的判决并没有反抗,而是坦然接受了它。
№3 苏格拉底的方法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所以苏格拉底经常自称也是一个“知识的产婆”,他自己本身并不生产,却帮助别人把他已经孕育的知识生产出来。苏格拉底有三名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和克力同。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最卓越的一位,拉图的著作都是用对话体,以一种戏剧式的题材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这衍生出哲学的另一个向度,即:对话(dialogue)。“对话”有两层涵义:
辩论双方都不是某种真理的确定持有者,也不是卫道士,双方都没有掌握确定可靠的答案,而是在做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不认为自己有智慧,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对于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的自知之明。
哲学式的探究永远是在进行时态,思考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那些所谓能给出确切答案的人其实正是无知的表现。
№4 哲学家研究宇宙和人性哲学家与任何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但与此同时,他保持着一份对于现实的冷静克制,使得他能够在不断的反思追问中反馈给他的同胞一种善意的提醒。
当代应用: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一)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的代表著作《存在与时间》如何看待天才与德性的问题就科学家本身掌握的知识而言是中立的,相对客观的,但科学家本身在知识的应用上,却有他选择的余地。
(二)道德与成败
№8 当代应用: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二)
"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一)浅层含义
这句话的浅层意思是说,某个人如果具备了某种美德,那么说明他已经具备了对这种美德的认知;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犯错或作恶,说明他对这种美德是无知的。(二)深层理解
但是,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还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无知”导致的罪恶并不是对作恶行为本身的无知,而是对行为本身的“目的”的无知。“恶行”的来源并不是由于他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意识,而是他对幸福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他以为的幸福生活其实只是一种幸福的表象,但是他为此付出了错误的行动。
(三)什么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一个人必须首先要认识到灵魂中的所谓“完满德性”是什么?
第二,他应当在一生的行为中实践这种完满的德性。
№9 认识论
问题在于:对于事物的认识,我们是以什么标准来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呢?
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这一时期经过了文艺复兴“人”的觉醒,人性价值的高扬,以及对人的理性能力的肯定,从而将人从宗教的桎梏当中解放出来,迎来了理性的黄金时代。我们一般称16-18世纪为“理性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家高举人的理性能力,主张一切都应当经过理性的检验,而不再是毫不怀疑地接受。如同苏格拉底所说的“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一样,启蒙思想家也认为,“没有经过理性检验的思想是不值得相信的”。
我们一般称之为“唯理论”以及“经验论”。
所谓“唯理论”,是认为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是我们的“理性”,这个理性是我们先天固有的;
而“经验论”,则认为我们对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正是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眼耳鼻舌身)我们才真正认识到身边的事物。
这两派的思想家各有他们的理论根据,谁也无法压倒对方,遂在18世纪出现了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Kant,1724-1804),对这两派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与综合。
№10 唯理论(一)
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有: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这里主要介绍笛卡尔以及莱布尼茨。笛卡尔的方法主要是探究的方法(method of inquiry)以及怀疑的方法(method of doubt):
笛卡尔的“探究的方法”,是一种从潜在的“未知”推演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从一个具体的前提出发来分析并得出结论;
笛卡尔的“怀疑的方法”,即不接受任何未经验证的指导原则,除非它得到了清楚明白的检验。
笛卡尔的这两种方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摒除了对传统权威的依赖,而将哲学思考建立在理性论证的基础之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导致了现代认识论的转向,即研究的重点不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人本身的认识能力。
笛卡尔怀疑的方法是一种彻底的怀疑,它怀疑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譬如习惯、权威,最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存在”。
№11 唯理论(二)
笛卡尔的怀疑方法可以归结到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 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这样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是不管我在怀疑什么,一个不可怀疑的事情是,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始终存在的。
(二)莱布尼茨的发展
实际上,笛卡尔的答案还不够清楚明白,莱布尼茨则发展了他的说法。莱布尼茨将真理分为“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
“推理的真理”
对于“推理的真理”,莱布尼茨诉诸于两个定律: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和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矛盾律的原则是:
“事实的真理”
对于“事实的真理”,莱布尼茨提出了另一种原则: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充足理由律的原则是:没有任何事实是真实的或存在的,也没有任何陈述是真的,除非它有一个充足的理由说明它应该如此而不是其他样子,但是这些理由常常不为我们所知。
№12 经验论
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休谟、贝克莱、洛克、培根、霍布斯。这里主要介绍洛克及休谟。
(一)洛克的“白板说”
经验论者将人类的认识来源确定为人的感性经验,即我们的身体所感知到的经验。
(二)休谟
休谟是上述代表人物中最犀利的经验论者。犀利在于,当他彻底贯彻经验论的立场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的严重性。
休谟认为,根据刺激心灵的程度来划分,人类心灵中的所有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诸多的感觉、激情和欲望;“观念”则指这些感觉、激情、欲望所引发的一系列知觉。
。休谟的因果难题几乎解构了科学的基础,因为现代科学正是建立在归纳、演绎的因果逻辑之上的。№13 康德的调和(一)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无疑是西方现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哲学家
(一)康德的“三大批判”及相关著作
康德留给哲学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 Critique of Judgment)。这三部著作分别研究的是“真”、“善”、“美”,分别回答了“我可以知道什么?”“我该怎么做?”“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第二个属于伦理学,第三个属于美学。但康德将这三个问题统称为:人是什么?哲学毕竟是研究“人”的学问,尽管一直以来哲学家研究的问题千奇百怪,但都没有离开“人”这一立足点。哲学家是人,他们研究的也是“人”,他们所思所想的,都没有离开“人性”的范围,他们都是以一种人性的有限性来研究人本身的,始终没有离开“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这一句名言。
康德的贡献是与他的著作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留下了“三大批判”,还著有《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重要的伦理学作品,此外还撰写了《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等宗教研究作品。可见,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人”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人既不是一个“单子”,也不是社会的一个螺丝钉,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思考的理性主体。依靠自身的理性,人可以为自己在宇宙和社会中的地位,建立他自身的法则和根基。
(二)感官与理性分析
对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偏颇,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导。
康德则认为,“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是我们所有思考的根基,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之下展开的。
三
№15 形而上学与心灵哲学
中国人喜欢以“梦”来述说现实,又把现实比拟成“梦”。您也许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有一天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发现自己难以分清到底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在庄子的境界里,这叫“物我两忘”,“物”和“我”已经合二为一了。
№16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的范畴涵盖很广,既包括事物范畴的定义和划分,也包括对事物属性的研究(形状、颜色、大小等),还包括对时间、空间以及灵魂的研究。
事情也许远非如此简单,但大致可以说,困扰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精神”(心灵)与“肉体”的关系,从这一问题延伸开去,则分化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心物二元论”这几种形态。
唯物主义者主张,空间中的物理对象是唯一存在的东西,而其它如心灵或精神其实都不过是物理对象的混合物。
唯心主义者则认为,心灵或精神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其它的东西不过是心灵或心灵中的观念。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物,不能简单化约为一方。
№17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这种“民胞物与”、“天人合一”思想才是中国哲学中最高的境界。
№18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在开始学习本张卡片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吗?还是从出生便已经被决定了?
当我们在人生的关节点上做出重大决定时,真的是我们自己在做决定,还是说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将我们推向了它想要达到的结果?
以上就是哲学史上最古老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这也许是一个人类错失永生的“神话”,但这个故事有着重大的思想意义。首先,上帝祝福了男女间的配偶关系,所以人应当过正当的婚姻生活,独身并不是上帝最初的旨意。其次,在“生命树”与“智慧树”之间,人类选择的是智慧,而不是永生,但智慧树毕竟不是生命树,这也就意味着,人拥有的智慧不能让他获得永生,人终究还是会死的。吃了智慧果子的人开始狡辩,为自己撇清关系:
男人:是你给我的那个女人给我,我才吃的。(男人责怪上帝以及女人)
女人:是那条蛇诱惑了我,我才吃的。(女人责怪蛇)
№19 自由意志问题
自由意志问题涉及的是道德责任的问题:谁应当为行为负责?
道德归咎的主体一直在循环:上帝责怪人类的背叛,人类责怪上帝保留了犯罪的可能。
上帝:我创造了你,你却背叛了我。
人:不是我背叛了你,而是你没有把我造得足够好。
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表面上我们有选择做一件事情的自由,但选择的能力却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这种能力有可能是先天决定的。
№20 身体与心灵
这便是所谓的“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问题。同一性问题关注的是“身体”和“心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身心关系问题,可以分化为三种不同的说法: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心物二元论。
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中的万物就是心灵的呈现,或者是心灵中的观念,主张事物不过是一套观念(概念、图像、感觉、视觉、声音等)的特殊集合。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中的万物就是物质,心灵不过是由各种非常细微的物质组成的。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各种知觉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物二元论:心灵和身体各自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二元论者主张,心灵的决定性特征是意识,身体的决定性特征是广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1 身心关系的其他说法
前定和谐说:认为物质和精神领域是由不同的实体构成的,二者是平行运作的,实际上没有相互的因果作用。它们之所以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因果关系的作用,是因为二者已经预定好了各自的轨道,就像两个调好的闹钟,在同一时间发出声响,但二者间并不相互关涉,身心关系正是类似于此。
偶因论:认为物质和精神作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它们之间发生关系完全是偶然的,它们有可能是来自上帝的偶然干预。
四
№22 科学哲学
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四位思想家,他们分别在生物学、社会学、物理学及心理学方面留下了里程碑式的基石,他们的思想改变了近代历史。几千年来,随着人类成就的增多,人们中心主义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人开始变得“自恋”。在过去,人类一直相信自己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而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这一执迷;在过去,人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创造物,然而达尔文则认为,人类其实只不过是由猴子自然进化而来;在过去,人们相信我们是有理性的动物,自己就是自己意识的主宰者,然而弗洛伊德的研究则表明,真正主宰我们的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潜意识,我们一直在为它打工。
№23 近代科学的基础
培根认为,我们经常受到四种假象的影响: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
族类假象:人性中固有的偏见,感官和心灵总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因人类理智的偏见而被扭曲。
洞穴假象:个人受习性、环境、教育影响而产生的偏见。
市场假象:由于词语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
剧场假象:对权威、教条、传统的盲目信仰,丧失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培根使用了称为“三表法”的方式来实现他的科学研究,三表法分别是:本质表、差异表、程度表。
№24 科学的可证伪性(可否证性)
卡尔·波普尔(Sir Karl Popper)提出了一种“可证伪性”观念,这种观点认为,判断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分界线就是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以及那些真正具有预测能力的理论和那些不过是假装能预测的理论之间的分界线。
科学真理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真理,我们只能暂时性地予以接受,而在它被否证之前或者在更好的理论取代它之前,我们可以将它保留。
№25 科学与社会建制
科学像政治、婚姻、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
№26 伦理学
伦理是一种秩序,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要有五层伦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传统儒家给这“五伦”建立的标准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27 义务论
康德的伦理学说被称为“义务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及《实践理性批判》中。
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28 康德的义务论
康德的这个定言命令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应该把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为普遍的自然规律。
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你自己的人性和其他人的人性,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人是目的)
每个有理性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意志自律)
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是“人依靠自己的理性为自身立法”。
这意味着人永远不能将其他人当作实现其他人目的的一种手段,意味着作为有理性的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是同样值得尊重的。根据康德的伦理学,既然不能将人当作手段,那么依靠欺骗以获利,或者依靠“少数服从多数”的说教来稳定大局,都是没有正当性可言的。如果大多数人所谓的“幸福”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那么这种幸福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不义的。
№29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则提供了一个颇具魅力的方案。“Utilitarianism”原义是效用,即一件事情在后果上产生的影响,所以更为准确的译法应当是“效用主义”,因为这一派学说强调的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并不是顾名思义认为的对“功利”的追求。其代表人物是边沁(Jeremy Bentham)及密尔(John Stuart Mill)。功利主义的学说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一句话——“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原则有两层涵义:
1.在一个人身上,追求幸福的量的最大化;
2.在一个社会或国家当中,追求将幸福涵盖最大多数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原则。
№30 批判功利主义
相比于单个事件带来的幸福感,功利主义者更关心的是幸福的总量,或者说,是快乐的总量。
功利主义在这里将受到最严厉的批评。批评的观点认为,功利主义单纯地从事情的效果来判断它的合理性是没有道理的,效益的扩大并不能保证手段的合理。
此外,功利主义者受到批评还源于其对于快乐的计算。一杯咖啡的快乐值和欣赏一幕歌剧的快乐值,二者之间怎么计算呢?快乐和痛苦真的可以量化为一些客观冰冷的数字吗?这些客观的数字又是根据什么原则计算而来的呢?
思考与讨论:
请简述康德义务论的几条主要原则。
功利主义对一件事情的利弊是如何决断的?请简述它的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体现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