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入门——观百家讲坛之《黄帝内经》所总结

“心情愉悦的人能活得更长久”,“长寿的秘诀”,微博上总不乏诸如此类的热搜,细观内容,若这是一项美国的研究成果,里面的内容一定是经过对多少人,多少年的追踪,甚至是每天都通过某个仪器的测试得出了这样的结果。而中国的结论则是通过采访某个省市100岁以上的40位老人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过程,便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

若你某天身体不适,去西医那里,医生会让你量体温,抽血,化验,但若是去中医那里,大夫会让你伸出手,跟你唠唠家常。由此也可知,西医所用的方法就如同研究一般,用精准的仪器得到精准的结论,是一种形而下的思维,而中医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方式,最经典的例子,中医的五脏六腑并不等同于人体解剖实际的五脏六腑的器官,甚至六腑中的三焦在西医中是不存在的。

中医的五脏六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如西医所指的肾是指腰的两侧,如果西医被诊断出来肾有问题一般都是罹患了重大疾病,但中医所指的肾却分布于全身,大致包括丹田、脊髓骨髓、命门、睾丸(卵巢)、前列腺、解剖上看到的肾这几个部位。五脏六腑分布图大致如下:


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其中六腑与五脏相关联,同时我们也都知道,秋天容易感冒,五脏六腑和季节、五行、情绪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具体五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五液、之间的关系如下:

木、肝、胆、春季、怒、目、酸、筋、泪、

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汗

土、脾、胃、长夏、思、口、甘、肉、涎

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皮肤)、涕

水、肾、膀胱、三焦、冬、恐、耳、咸、骨、唾

正如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一般,五脏六腑间也可以转化:

人的整个生命程同样是按照上图所示的: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xing)货颓落,发颇斑白,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灭,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静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


而东方文化的统一思想、辨证论治在中医中同样适用,比如肝虽主目,但人的眼睛不同部位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

这里有个很特别的小知识,人的眼睛长麦粒肿、针眼,按照上图所示是脾胃不好所致。更有个有意思的病症,犹豫不决、强迫症都是一种病,和我们的胆有很大的关系。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曾自以为是,闭门造车,导致列强侵略,一大批爱国者西学中用,激流勇进,学英、学日、学俄,最后中国是学习别人的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想中医与西医也应同样如是,运用西医的精准、快速,沿袭中医的整体思想、辨证论治,或许未来的医学将更加发达。

最后还想总结几句养生之关键:情智舒畅、睡眠充足、适当运动、按时吃饭,不过饱不过快、时令养生、顺应天命。

祝福看到这篇文章的和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都能在活着的时候舒心畅快,不负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入门——观百家讲坛之《黄帝内经》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