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没有深度的阅读会让我们的感官变得放荡而单调?
为什么说读书是一种能力?
什么是学习曲线?
什么是钓鱼式读书,什么又是捕鱼式读书,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在互联网时代钓鱼式读书尤为重要?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所谓的阅读速度焦虑?
阅读为什么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
曾国藩读书为什么会讲究读一不二?
为什么说经典都是经过最聪明的头脑认证的图书?
为什么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灵魂对话,而选择书籍就是在选择精神伴侣?
为什么说读书是一种管理?
梭罗的《瓦尔登湖》里头有一篇就专门叫《阅读》。他说啊我们在识字之后,我们就应该读文学作品中最好的,不要永远重复在ABCD那种很低级的那种阅读上头,不要做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留级生,不要总是读一些轻松的东西,让我们的感官放荡或单调地渡过余生。
读书啊是一种修练的过程,在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其实读书有时候是结善缘嘛,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来帮助你嘛。就像阿甘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或者是在某个时候能真正帮助你的,也许是一个不经意你留意过的一个观念。梭罗还说呢,我们是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的文盲。在这方面我要说两种文盲之间没有区别,一种是目不识丁的,还一种是已经读书识字的文盲,只读儿童读物和智力较低的读物。
我们真的是一些小人物在我们的智力的飞越中,可怜我们只飞到了比报章新闻稍高一些的地方,现在报章新闻在堕落的时候,我们的读书的能力也在堕落。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基本的观点:读书是一种能力。不是说你想读书就读的,如果你不修炼,你就是一个留级生。那么,怎么让自己的这个技能不断地升级呢?这里头有一个学习曲线的问题。
学习曲线,一到七岁学习曲线是非常陡峭的,上升得很快,45度角,甚至是超过45度角。到了七岁以后,人的学习能力稍稍地放缓,因为在一到七岁之间你已经学得很多作为一个人的很多东西:一门语言,一些基本的……
七到十四岁之间呢,其实也是很陡峭的,对很多人来说。新浪的原来的创始人之一王志东啊,他说他的人生是分为五个七年。他说很多人其实也就是五个七年决定你一生啊。一到七岁,七到十四岁,十四岁到二十一岁,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一般呢,做得比较好的人,外人看来比较成功的人,基本上在每一个七年他能够保持一个上一个台阶,有一个陡峭的曲线。
如果你要保持每一个七年都要有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的话,都要上一个台阶的话,那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尤其在读书的技能这个事情上,我们大部分人到七岁以后就停止了,吴伯凡:或者十四岁,顶多到十四岁就停止了。
各方面都要上台阶。比如说你一到七岁对于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和一种什么样的能力?七岁到十四岁早恋阶段,对爱是一种什么理解?
各方面,不管是爱还是读书还是写字,它都要有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但教育心理学上头还有一个概念叫“高原现象”。什么叫“高原现象” 呢?
高原平台期,就是像那个高原嘛,青藏高原,从四川这边过去,那是很高的嘛,是吧?到了那上头它就是平的了嘛。海拔高度很高,相对高度比较低嘛。这个高原现象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有的人做的比较出色,就是在自己陷入那种高原现象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的脱离那样一种状态,而不是……就是搞忘了,时间长了以后就一直停留在这个高原期了。如果对读书做一个最简单的分类的话,我觉得有一个分类挺有意思的,他把读书分为“钓鱼式读书”和“捕鱼式读书”。
钓鱼和捕鱼有什么区别呢?
你看一个人钓鱼,他坐在那个地方的时候是很安静的,他对鱼情啊,鱼的反应啊他是一种非常细心的、敏感的,敏感的一种体察,甚至是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当中,一方面他得到了鱼,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种体验,钓鱼的人,他不是说,没有钱去菜市场买鱼去,甚至是他花比在菜市场更多的钱……套用一句王朔的话:玩的就是勾引,他是深切的对话当中、互动当中、体察当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这里头呢,得到的不仅仅是鱼了。有个相声《钓鱼》,自己钓不着鱼,到那个菜市场去买了几条鱼,回来一下漏馅儿了,因为买的那鱼都是一样大的,那个钓的鱼是不一样的。
“捕鱼式的读书”就是没有那么强的互动性,它是讲量的,一网洒下去,拉上来,管你是什么鱼呀。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这两种都需要,一个是讲量、速度,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的资讯,这样一种读书方式。
还有一种呢是,不是以速度取胜,它是以质量取胜,甚至是会影响到你的心性。读书的这两种类型,二者我觉得不可偏废。
我觉得现在来看啊,这种钓鱼型的比捕鱼型的要重要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我们没有搜索引擎,没有互联网,现在互联网上的知识的内容其实品质也在提高,因为它海量了嘛。虽然糟糕的东西更多了,但是好的东西也在增加,所以你要集中的获取某些知识的呢,捕鱼式的这种读书的东西,可以某种程度上被互联网的这种取代。
但是钓鱼型的读书,它实际上不是在读书了,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体察自己的那种微妙,那种心理的变化,它其实呢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过程。这个中国文化很有意思,我不知道西文的人是怎么钓鱼的,你看中国文化里面呢,很崇尚那些钓鱼翁啊,姜太公——中国最著名的渔夫、钓鱼人士。
它不具观赏性,这个完全是自娱自乐的,看一个人钓鱼,其实很boring的一件事情。我小时候看我外公钓鱼,我觉得很无趣,但是只有自己玩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中国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
比如说,你站个桩呀,你打个坐呀,是吧?你闻个香呀……
“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这种东西。所以中国人很少玩到那种丧心病狂,跟自己玩的人不寂寞嘛,对吧?所以我觉得钓鱼其实带来了一种这样的体验,钓鱼式的读书也是如此。
它的互动性吧,简单的说它的互动性,它的收获的多样性或多向度,这是“钓鱼式读书”跟“捕鱼式读书”很不一样的(地方)。
慢和快并不重要,因为我特别想快的时候,反而不快,经常会出现那种——回流,就是目光回流,又想快,结果呢,没有把握的时候,又往回走,这是最容易耽误时间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我把几个层次搞混了,其中一个层次呢,就(是)比“初级阅读”更深的是叫“巡视性阅读”嘛。“巡视性阅读”是泛读、略读、粗读、预读、不求甚解地读,是第二个阶段。
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呢才是“分析性阅读”,啊,就是深读、精读。有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两个阶段混在一起,不把它分开,又怕自己读的不够快,因为快是第二个阶段“巡视性阅读”的主要功能,又怕自己读得不够细,两者之间老是这样,在焦躁不安的时候,你的速度就下来了。
当我把那两个层次……虽然是很难分啊,但是相对把它分开的时候,速度就提高了。速度(的)快和慢并不是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头,它提出一个原则,就(是)“慢,不要慢的不值得;快,不要快到损害你对意思的理解。”那么就是在“初读阶段”,在不求甚解的泛读阶段呢,你就去追求快,而且不要有一个内在父母经常在责怪自己:又把什么东西给丢掉了,你就一直往前走,哪怕是漏掉一些东西,一直往前走。这样呢对全书有一个概观性的东西。很重要的就是要读目录,现在好多的书啊在目录下面它都有一段文字的,这个呢它不是为了说取巧,读了这个东西就去跟人家讲一下,就好像你读过似的,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准备阶段,一种预热阶段,这个是很重要的,提供了一次初浅的俯视。
这种俯视的感觉啊,它会给你一种心境,就是不再慌张,不再显得匆忙。
因为我已经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不急于把一本书读完,不急于把它当成是一个任务去读书。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读完一本书以后,哪怕是读的不是那么细的时候,你对这本书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觉得这本书跟你之间的关系变得亲近了。读的时候不再有速度焦虑,不再是经常看一下还有多少页,没有这种状态。相对从容的这种状态啊,使你的心能够沉下来。
读书这一点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强调的,西方人没有刻意强调的,就曾国藩说的“读一不二”。就不管什么书,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我们心里头要有这个意识,要“读一不二”。曾国藩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自我约束的时候,他都强调要“读一不二”。
阅读为什么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
曾国藩读书为什么会讲究“读一不二”?
为什么说经典都是经过最聪明的头脑认证的图书?
为什么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灵魂对话?
而选择书籍就是在选择精神伴侣?
为什么说读书是一种管理?
怎样才能让阅读卓有成效?
所谓“读一不二”就是一本书没有读完的时候,你不要去读第二本书。如果你不是“读一不二”的话,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你读这本书,读了一小半的时候没有兴趣了,或者是被别的东西又吸引了再去读第二本书。最后下来,你会发现你整个的知识啊,这种感受啊都是碎片化的。最重要的一个毒害就是你这个人容易养成虎头蛇尾的这样一种习惯。
就是所谓的习惯性精神流产综合症。习惯性精神上在流产,一个事情做到一半,或者刚刚开始额头朝天,结果很快呢就被新的东西吸引了,表面上看呢好像很丰富,但其实呢一事无成。
这种读书呢,直接会影响到你做人的,不是说它的内容会影响你。所以说读书就是修行啊,这话真是没错的,对吧?你在读书的过程当中你如何坚持把一本书读完,这投射到你的人生当中也是你如何坚持地把一个事情做完。
这里头呢还有一个考虑呢是……“读一不二”还有一个考虑呢就是有一种军事上的象征。曾国藩不是打仗很厉害嘛,他的意思就是说,你在打仗的时候啊,一定要占据一个一个的城市,一定要有据点,而不是说东打一下、西打一下,这个打一个小村庄,那打了一个小城镇,它一定要是攻下一个个的城市。我们经常看所有的战争电影里头都是在打城市,为什么很少看到打农村的呢?是因为你只要打…………最……后来有个人打农村,打了……把天下拿下来了。农村包围城市。
城市呢,它是一个据点。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争夺一些据点,如果没有据点,你占了周围的那些地方的话,其实你的根基是不牢的。这是从他的战争经验当中得来的一个……
我们很多人啊好像是读了很多书,其实往往都是攻占了一些小村庄,最后它不成体系。读书的时候要攻城略地,而不是打游击,小打小闹,散兵游泳,这种状态呢无论是对你的知识的构成,还是对你人格的形成,都会有好处的。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现在书太多,其实我个人的建议:其实还是要读经典。
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经过过滤的嘛,经过认证的嘛。经过一代一代最聪明的头脑认证过的那些书。这些书呢,它不一定给你很实用的东西,但是呢它能够给你的是一种能力和气质的提高,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这种修炼是绕不过去的,假如你想真的是有所作为的话。所以它要跟你读了这本书能给你什么帮助,这种很实用的心态是格格不入的。
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也挺聪明的,就是人情练达。他跟人的交往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甚至跟别人聊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也很善于学习,但他不读经典,他也不读系统的书,你觉得这种会产生什么问题吗?
读书啊是一种修炼。反过来说,修炼不一定是读书。
他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都是一种修炼,哪怕是扫地,哪怕是擦皮鞋。但我说的意思是什么?这个人他不一定去读经典的书。经典的书是要求你调动你的超强的主动性,调动你的耐力、意志力,还有钓鱼的人对待那鱼的那种反应的敏感。这些东西它是可以形成你智商和情商的一种提升的。但是呢,有的人目不识丁也能做成事啊。过去有一句话叫:“刘项原来不读书”嘛,是吧?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现在只是说,如果你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修炼的话,那你一定要去读那些经典的,哪怕不多。傅雷说一个人一年啊读两本书,但是这两本书是很有价值的,是从这个字面的、隐含的、寓意的一直到智慧的这个层面,你都来把它消化。它已经超越了读书,就像钓鱼已经超越了一个把鱼弄到手的这么一个过程。
在你的体会里面,你觉得哪一本经典的书,迄今为止依然是值得所有的底层代码的原始。就是说哪几本书或哪一本书,是成为你的这个基石的?你的思想根源的?
有人提到过一个假设,假设有人今天告诉你,你要像鲁滨逊一样到一个荒岛上住不知多长时间,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一辈子。你要带一些东西过去,假如你有幸认得字,你还要读书的话,不可能无限制的啊,只能带十本书,是哪十本书?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写下来。
这十本书就是说,下半辈子,在我的余生里头,我要跟它相伴的,跟哪十个灵魂在一起。“读一本好书,就是跟许多高尚的灵魂对话。”这是歌德还是谁说的。有一点像是你的终身大事,跟婚姻一样的,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啊,是吧?你跟谁相伴嘛,在灵魂上,是吧?灵魂的相伴比肉体的相伴重要多了吧?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问题是)有没有可以和我精神结盟的,这样的书。如果没有的话呢,那真的那好孤独,好寂寞啊!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书可以读了,好寂寞啊。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也许一下子你能想起来一百本,但是你要做取舍,只能有十本的时候,是哪十本?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
如果给我这么一个指标的话,我会带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是我经常要反复地阅读的,每一年,我不可能从头读到尾,但是我会时不时,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我总要拜访一下。而且,这种拜访的过程很有意思,总能发现新的……我发现这个经典之所以跟别的书不一样你读的时候,总能发现你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浮士德》,《瓦尔登湖》,因为你在荒岛上,《瓦尔登湖》还是很重要嘛?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选择的书,如果严肃一点来看,将会是你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灵魂伴侣。你现在看完了,如果真的进入你灵魂里面之后,它会再生长,它会帮助你在很多危机时刻做出下意识的选择。在很多时候脱口而出的语言,决定了你的人生和命运,决定了你整个人的这个趣味和格局。
关键不在于你的脱口而出的语言,关键是它能形成一个底层代码,“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里头呢其实应该加一句,不管是男人和女人,都怕读错书。
真的,你不读书那已经是一种选择了,这个选择已经有某种结局了。就是说你想读书的时候,你读什么样的书,这应该像选择这个结婚的对象一样,要选这样的书。因为人生苦短,其实你读的东西并不多。尤其是你要经常读的那些书,一定要慎之又慎地选择。
当然读书和结婚最大的不同或者它的好消息是:你可以选几本。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呢,你在无从选择的过程里面,你还有一个机会可以选好几个。那难道不是一个人生很幸福的事情吗?所以也值得很认真、很严肃……
读书的时候你要卓有成效,不是仅仅是效率的话,那么你要问一些特别基本的问题。比如说:整体而言这本书谈的到底是什么?这好像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否能够一言以蔽之呢?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去问。或者是呢经常这么说:我大致知道它讲的什么意思,但是说不出来,这是不行的。
这个读书是一种管理,是对你的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管理,你一定要有一种目标,要有一种考核程序。没有这种目标和考核程序,这个管理是不善的,那么它也不可能卓有成效。比如说,有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就是你读这本书之前和读这本书之后,都要问:它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它的源代码到底是什么?你要问。而且有一个很技术性的一个办法,就是用一句话,最多用三句话概括这本书的核心的思想是什么东西。很偶然的原因我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后来发现还真是挺管用。比如说上大学的时候啊,我读那个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读了以后呢我就想这个问题:它到底为什么写这本书啊?或者他到底要讲的是什么东西?当有一个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这本书它到底……我后来想了想,我说就五个字:酒壮怂人胆。因为那里头他讲的是酒神、精神对于现代的萎缩的人格、现代已经丧失这种英雄主义的这种文化的一种拯救意义。所以呢用五个字呢虽然是有点搞笑,但是我觉得大致还是贴边儿的。最重要的不在于这个结论,而在于你形成了一个习惯,你总是要搞清楚它到底想讲什么东西。
关键是你要有这个习惯,而不是糊里糊涂地……哦,差不多明白了,但是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当时那个《白鹿原》一本小说啊,刚出版的时候——我们就约好,今天晚上回家去读,明天早上我们来交流,用一句话,你说出你的感受,我说说我的感受。那天晚读了差不多是一晚上,把这部小说读完了。如果是平常我就睡觉了,很累了,但是由于约定说我明天早上我还得跟人家要交流这个事儿,我在想象它到底是什么?后来想出来了,第二天告诉他:这本书其实就是《静静的顿河》加《百年孤独》。
用二个(我)没看过的去形容另外一个看过的,这很了不起啊。
因为这三本书他都看过了,他一下子……哦,觉得有道理,至少是我还没有蒙他,我是认真读过的,这种办法还是非常管用的。还有一点,因为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去找《如何阅读一本书》,把这本书拿来看。其中有一点我特别要提醒的是:
一个是找关键词法,我觉得很重要。就是一本书啊,你要找出它的至少是五六七个关键词。一般来说,就是七个……据说是有根据的哈——七个关键词,就像音符……七个音符一样。你用七个关键词,然后把它写下来。
不写下来你自己要仔细地想一想:这七个关键词构成这本书的意味。
我写的好多书评里头,常常都是关于理解什么什么书的几个关键词。这个对于自己对于别人都是很重要的,逼得你要用几个关键词来附注这个书的时候,你对那些关键词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还有一点呢就是说,我们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年轻人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呢要说也是好习惯,也是坏习惯,就是经常会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产生一种要批评的和反驳的欲望。读这本书就是为了批评它,或者是挑衅它,挑刺儿。
甚至是一本名著,也觉得自己能够挑出刺儿来,也有一种成就感。这个啊,其实是一定要防止这种心态的。当你想到了去挑刺儿,去挑衅,在某个局部的点上想压过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很难沉下去去了解它的。就像一个人啊,那怕是跟你观点完全不一样的人,你沉下心来想,发现很多的分歧其实是可以找到它的原因的。这个时候,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达成某种共识,你发现你的认知水平到了一个新的程度。
如果你停留在这种挑刺儿、挑衅、挑错的这种状态的话,对于读一本书这种心态是很不好的,尤其年轻人容易这样。而且有时候不一定是别人的问题哦,是你自己看出来的问题哦。所以就我们说的四个约定啊,在读书的时候,我觉得也应该:不要随意评论他人,不要随意揣摩他人,不要受他人影响。就说在读书的时候,是要受他人影响,但是不要受某些局部性的东西把你的思绪啊、把你的情绪啊引到一个岔路上去,还有一个,凡事尽力而为,当你在挑刺儿的时候,你往往不是尽力而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