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扰:
感兴趣的事情好多,但好像都只懂了皮毛
我真的很勤奋,每天看行业资讯,搜集保存有价值的知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看过保存过很多知识,想用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甚至不知道保存在了哪里
这个知识感觉自己懂,却讲不出来
从业3-5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如果这些困扰戳中了你,那不是巧合。你需要善用知识管理!
说到知识管理,我践行了大概6年多的时间。也是这几年,我从一个非设计专业的工科硕士,转行做了交互设计,目前在一家还算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任职。在我转行做设计的几年间,最大的感触是——如果能做好知识管理,它能帮助我们加速成长。
你可能会好奇,到底怎样才能做好知识管理呢?
这就是今天我想分享的话题,知识管理的4个妙招:
选择学习主题
建立知识体系
管理保存知识
总结分享知识
一、选择学习主题
第一个环节,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方面的知识。
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可以分为这样4类:
1、生活技能
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只有练就了这些技能,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过的太糟糕。比如,如果学会了做饭,至少不用被迫点外卖了。
2、兴趣爱好技能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追求一些兴趣爱好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非常多的精彩。比如,摄影、旅游、健身、绘画、理财投资、学乐器等等。
3、职场通用技能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这些职场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比如,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写作技巧等等。
4、专业技能
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的技能。比如我是交互设计师,那我的专业技能主要是交互设计。当然越高阶的交互设计师还需要更多的产品思维,所以也需要产品设计的技能。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有2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信息的碎片化。这2个特征,导致我们容易陷入信息的海洋中,产生浓厚的焦虑感,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信息。看似努力勤奋,实际并没有多少可以沉淀下来的收获。
最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感兴趣的主题很多,但都只懂一点皮毛。
比如我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主题有十多个,为它们在印象笔记建了相应的笔记本。然并卵,这些主题的技能,在我只懂一点点或者3分钟热度过后,我就不再关注了。
那么,应该怎么改善这个问题呢?
这里推荐一个选择主题的原则——少而精。它可以分为2点来看:
1、先深度再广度
特别是职场新人,在工作的前3年,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追求深度,掌握透彻,再考虑是否要扩充学习上下游的技能。
2、1+N模式
它的本质是希望稍稍克服我们的贪心、好奇心,让我们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种模式算是我自创的概念,大家可能没听过。这里介绍一下用法。它是指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内,挑选1个主题作为学习的重点,花大概70%的精力和时间在它上面,以追求深度、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对于其他N个主题,我们可以花30%的精力和时间,适当学习,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这个模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当这1个重点主题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后,可以从N个次要主题中挑选1个作为重点主题,原来的1个重点主题可以放入N中,适当关注是否有新知识可纳入更新。
这里提到,对重点学习的这1个主题,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那么,什么是知识体系?怎么建立知识体系呢?请看下一个环节的内容。
二、建立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其实需要收获以下几点:
1、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价值和用处,why 为什么要用、what有什么用、when在什么时候用、how怎么用
2、建立不同环节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为什么大多数的搜集控会有这样1个苦恼: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就搜集搜集再搜集,自认为很勤奋,但实际应用时发现,平时搜集的知识点根本串联不起来、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知识体系,没有理清这些零散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那么怎么建立知识体系呢?
前提是“学习知识”。通用的学习方法有:阅读书籍、听线上线下的课程、看行业资讯或文章、主动搜索。对于所在的工作岗位,也有各自特色的方法。比如设计师可以通过逛设计网站、体验新设计新App 或者 从生活中学习。
我们读书20多年,工作后也在不断学习,相信已经掌握了不少学习的技巧,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想从2个维度,依次介绍建立知识体系的套路。
初级,单个主题的知识体系
高阶,交叉主题的知识体系
1、单个主题的知识体系
我们学习的知识,常常是零散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是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关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像,用树干连接一片片的树叶,最后形成一颗大树。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案例,这是我建立的“交互设计的知识体系”,它其实是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思维导图。
在画这个导图的时候,我们要重点思考这个主题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的知识结构,每个部分又包含了哪些知识点。通过这个导图,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建立单个主题的知识体系也是有套路可以摸索的,我把它们分为3个阶段:
初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前面提到,学习知识的通用方法有阅读书籍、听课程、看行业文章。而一本好的书、一个好的课程、一篇好的文章,都是自带目录框架、自带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我们可以抽取它们现成的框架,作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中期:持续学习完善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这个主题的新知识,会发现最初从别人那里抽取的现成的知识体系有不足之处。这个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补充完善。
后期:进阶调整
随着你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知识有更全面的认知,觉得原来的知识体系不够合理,可以进行调整。半年或1年更新1次。
虽然有了3个套路,但是想对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得透彻、有深度,并不容易。
所以,这里我还想介绍2个很重要的学习原则——系统化、主动。
系统化的学习,是以搭建知识体系为目的,将输入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主动的学习,是知道自己想填充某个知识点,去主动的、有目标的输入相关知识。
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系统化的、主动的学习。反倒是与之相对的碎片化的、被动的学习。我们经常输入零碎的无关联的、不成体系的知识,也常常很被动的看到什么才输入什么知识。比如订阅的公众号,只能被动接收别人推送的消息,主动权在别人手上。
那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将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将被动向主动转变。虽然我们被动的看到和输入了很多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可以主动的将这些知识点,纳入知识体系中。
这个过程并不困难,一旦建立了这样的意识和习惯,就能帮助我们加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习更有深度。
2、交叉主题的知识体系
所谓交叉主题,是指某个主题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另一个主题中。比如心理学和营销学、心理学和交互设计。做营销,常常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占便宜心理、互惠心理;做交互设计,常利用人的认知习惯,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符合大家习惯的体验。
建立交叉主题之间的知识体系,核心是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一方面,是正向思考,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学到一个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吗?还有吗?
另一方面,是反向思考,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情吗?
通过这样正向、反向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可能关联的领域,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
以上就是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管理保存知识
说到管理知识,我们先明确它的目标是——高效提取,也就是能快速找到保存的知识/资料。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从2个方面着手:工具选择、搜集和分类管理。
1、工具选择
知识管理的工具,是接触知识管理的新手最关心的、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不同的知识或资料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工具也不同。我把它们分为4类:
第一类,知识资料库,主要保存各种知识理念和方法、工作和学习的资料。我一直用的印象笔记,用了6年多,已经离不开它了。
第二类,设计灵感库,主要保存设计素材图片和设计案例,设计师用的最多。
第三类,软件工具,它们的文件比较大,所以常用网盘、电脑硬盘或移动硬盘来保存。
第四类,网站,这个不用多说,基本上都是用浏览器书签保存。
虽然可选的工具很多,但我建议大家同一类型的知识,用同一个工具保存。如果不统一管理,分散在了不同的平台,所用来管理、查找这些内容的时间都要消耗双倍,非常不方便。
拿我自己最常用的印象笔记来说,我把它定位为我所有输入、输出内容的工具。如今我几乎都在印象笔记写文档,几乎不用Word了,偶尔用PPT写了报告,也会在印象笔记备份,统一存档。
2、搜集和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的核心思路是,将搜集的零散知识点“按照知识体系的结构”分类整理,与建立知识体系的思路一致。
下面以印象笔记为例,从3个方面介绍我的使用技巧。
技巧1:搜集保存方法
在Web端,可以用“剪藏”这个浏览器插件,看到有价值的知识,可以选中内容点击右键“剪藏到印象笔记”。
移动端,支持印象笔记的工具非常多。在微信,可以关注“我的印象笔记”这个服务号并且绑定自己的印象笔记账号,以后看到文章可以分享到“我的印象笔记”。在多看阅读,加了标注的内容可以自动同步到你绑定的印象笔记账号里。
即时某个App没有支持印象笔记,你也可以用手机浏览器打开相应的网页,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将内容分享到印象笔记。当然,前提是你的手机上得安装印象笔记App。
技巧2:分类管理
印象笔记的笔记功能是这样的,它可以建笔记本组,每个笔记本组下可以有笔记本,笔记本中可以有N条笔记。
也就是说,印象笔记有3层结构。笔记本组,可以看做前面介绍的“学习主题”;笔记本,用来作为这个主题的知识体系的树干结构;笔记,是一个个知识点。
以知识管理的笔记本为例,除了包括与“知识体系的结构”对应的笔记本之外,我还建了2个特殊的笔记本。一个是这个主题专用的搜集笔记本;另一个是他人针对这个主题分享的相对成系统的文章 或者 阅读相关书籍的思维导图笔记。
技巧3:笔记本命名
前面几张印象笔记的截图可以看出来,我喜欢用字母+编号开头的方式命名。因为这样可以控制笔记本的顺序,让笔记本比较严格的按照结构树干的顺序排列。
以上是管理保存知识的一些方法。如果要扩展还有很多可以聊,比如设计灵感库该如何管理等等,篇幅有限以后再抽空分享了。
四、总结分享知识
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学到了如何更好的管理知识。但是,怎么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让知识飞起来更大的发挥它的价值呢?
这里想介绍4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实践知识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对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和认知。这个环节,主要靠自己了。
2、寻求创新
从别处学来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寻找是否有更佳的方案。关于创新,有水平思维法、奔驰法、发散思维法,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3、复盘总结
张佳玮曾经有一个说法——很多人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我觉得可以再加上一点“四不总结”。
因为在我工作这几年当中,很大的一个感触是总结能让我们的收获加倍。工作中,每一次负责的项目都是一次新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做得不够好、有些做的不错,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通过总结,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翻出来看看,不再需要从0开始,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通过总结,沉淀自己的方法论,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突破。
4、分享知识
分享其实是将总结的内容教给别人。也就是说,总结是分享的基础。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写文章、回答问题、授课,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至于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正在学习的,也可以是你掌握的而别人又正好需要的知识。
如果你想要分享,我建议你先找到要自己分享的源动力。有的人,认为分享能帮助自己全面的梳理知识;有的人,喜欢通过分享给他人带来帮助的那份成就感;有的人,渴望通过分享获得关注和认可;等等… 。
每一种源动力都各有其价值。找到这份动力,才有可能走的更久更远。
但可能大部分人,仍然不愿意去分享。因为会有各种顾虑。
有人会顾虑“自己都没学好,哪敢分享呀”。有这样的顾虑,可能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做到尽善尽美再拿出来。有人会顾虑“辛苦学来的知识教给给别人,超过自己了怎么办”,有种宝宝心里好苦的感觉。
这两种顾虑,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为什么仍然建议大家尝试分享呢?
1、教是最好的学习
在这份关于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对比学习知识后的平均留存率,结论是“教是最好的学”。教给他人,最后的留存率是90%。
前面提到的两个顾虑,其实都不用担心。教给别人能让你学的比现在更好。怕别人超过你,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别人听了你的分享,平均吸收的可能只有20%。如果别人听了你的分享就超过你,那可能并不是因为你教的内容,而是他过往已经在这方面就有不少积累。
2、让别人知道你知道
一方面,能结识同一领域的达人,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能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建立个人品牌认知。比如我今天分享了知识管理的文章,大家可能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有些积累,大概就会在心里给我打上知识管理的标签。以后如果有人想学习知识管理,你可能会向他们推荐我的内容。这就是让别人知道我知道,所带来的价值。
说到总结分享知识,如今的互联网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在知识管理上经验相当丰富的萧秋水老师,在PPT领域积累了强大品牌认知的秋叶老师,还有在平台超速成长起来的彭小六、剽悍一只猫。
因为分享,因为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说不定人生因此有了一些改变。相信愿意分享的人会越来越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