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推荐的一本书是《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我已经看过3遍了,感觉很值得一看。
推荐理由:
作者古典,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生涯规划师,著有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本书是他的第三本书。
对努力进行了重新解读,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副标题是成为高手的技术,可以参考其中的策略让自己在职场中更顺畅。
一、关于选择:专注于高价值区
这个时代资源很丰富,每个人看起来都有很多选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确实给每个人带来很多机会,快递、外卖、网络直播等,只要肯努力总会找到能够做的事情。
但是在资源丰富、机会很多的同时,选择就变得很重要。我们应选择那些高价值区,在采铜的《精进》中提到了收益值和半衰期,要尽可能去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可以带巨大好处,而且这种好处随着时间衰减得很慢,比如读书、寻找真爱。投资大师巴菲特可以选择的领域也很多,但是他常年只专注于那么几个领域,而不是什么都碰。高手战略就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高价值区也符合二八定律,真正的精华部分就是那20%,可能其余的那80%都不是那么重要。比如在律师工作中,一个完整的诉讼案件有这么几个流程:当事人咨询、记录案情、调查取证、制定方案、写法律文书、准备证据、开庭,而真正重要的就是制定方案和开庭。
通俗的话讲就是抓重点,社会和自然的大部分系统都有重点,持续抓重点,就抓住了最高效的关键。也就实现了效率的提升,这种用小投入撬动更大收益的工具,就是杠杆。
第二季《超级演说家》总冠军刘媛媛,就不断在利用杠杆,主要运用了3次,实现了人生的一个跃迁。第一次是考上北京大学,她一度被称为北大才女;第二次是获得《超级演说家》总冠军,被更多人所熟知;第三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她的微课一下可以直达几十万人,一次投入获得成百倍的回报。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呢?
有以下原则:
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先确定价值再思考优势,但是高价值的事情很难,竞争也很激烈。所以不要因为容易去做一件事情,要因为有价值才做。比如坚持健身不容易,但是身体健康很重要,所以健身更值得去做。
2.思考差异化优势
因为高价值的领域竞争很激烈,所以需要有很强的优势,如果优势不足就找自己的细分领域,搞差异化竞争。
比如在律师业务中,公司法业务是高价值区,竞争很激烈,几乎每个律所都会有公司法律业务部,如果细分可以找到其中的股权业务,但是做股权业务的也很多,这时你可以再细分,做初创业公司的股权业务。
所以,高手会花很长时间观察赛场,观察游戏规则,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好的优势角度去切入。
3.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有些人会眼高手低,只盯着那些看起来火的行业,比如抖音火了就想着做抖音,写作火了就学写作。但有些领域可能距离你太远,你没办法看清楚他们的全貌,不了解行情,如果盲目进入可能已经太晚了。
最好的方式是找到自己身边的高价值区,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果是快递员,可以先做到快递员的头部,再向上跃迁。战略必须先帮助你在当下破局,否则毫无意义。
二、联机学习:更好的学习方式
关于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都是基于个人来如何学,本书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谈学习,向人学习。遇到问题后,不是自己去找答案,而是先想谁有可能知道答案,通过和人沟通、碰撞,来进一步理解。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是如何崛起的,就是不断向人学习。他最早开始教别人咏春拳,从徒弟那里又学到了其他招式,比如双节棍、柔术等,他没有门派之间。学了新的招式后就去教给别人,反过来别人又会教他,这样他不断进行输入、转化、输出,快速完成一个一个的小循环,最终成为一代武术大师。
我在刚上班的一、两年,进入到一个部门,那时办公室的同事经常探讨问题,甚至大声喊叫,大有吵架的阵势,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同事,往往就是在这种碰撞中,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信息、资源唾手可得的年代,知识不是那么重要了,更为重要的是提问和整合能力。这要求我们做一个提问者,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和别人更好地联机。当然在向别人学习之前,自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自己先有一定见解,再和别人交换答案。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输出,向别人分享。把学到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体系,将其作品化,然后传播出去。这种作品不一定多么正式,多么高大上,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卡片、一篇文章。而且不要害怕分享,分享出去,帮别人解决问题,自己也能得到磨炼。
三、破局思维:解决无解问题
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非常焦虑,总觉得需要学习,于是买了一些书和网课,不断看书、听课,让自己很忙碌,看似是在学习,结果更加焦虑,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学,真实需求是什么。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焦虑--学习--忙碌--焦虑。
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改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跳出问题来看待,在更高层次设定目标。改变也是分层次的,比如手动挡汽车,踩油门可以提速,换挡也可以提速,但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才是更高层次的、更彻底地改变。
所以解决问题要先看清楚问题,然后才能更好的解决。看问题有两个方向:看得远、看得透。
看得远就是一种回路思维,其特征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比如好习惯就是一种正循环,锻炼身体会精力充沛,精力充沛了又会锻炼身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长知识后会提升自己的价值,价值提升了又会去读书。过度忙碌就是一种负循环,忙碌会导致混乱,混乱又会导致忙碌。
所以要去做那些能形成正循环的事情,比如学习演讲,会让你流畅表达,表达流畅了可以增加自信,有自信了会更喜欢演讲。
看得透就是一种层级思维。很多事情是有多层级的,如果处于浅层无法解决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改变,还有努力也是有层级的。记得在上高中时,有些同学非常努力,早上起得早,几乎一天就在教室看书,吃饭都很快,恨不得要利用每一分钟。但也有一些同学,他们看起来没有那么用功,但是每到考试的时候,分数都很高。那时就不太明白,管他们叫聪明人。
勤奋也是有三重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的勤奋靠方法论,要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断向自己提问,要解决哪些问题,知道了还要做到,要有很强的执行力;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先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再去勤奋,想清楚了再做。
这种多层系统有以下特点:
1、上层决定下层
每个层级之间是有影响的,比如关于努力,目标决定使用方法,方法论决定努力方式。
2、下层无解,就向上一层求解
如果努力的收益不高就找方法,方法论太多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
很多时候我就是目标不清晰,导致越学越忙,效果还不好,收藏了很多东西却没有真正去理解吸收。比如关于演讲,在新励成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多资料,当众讲话、人际沟通、演讲艺术等等,后来我觉得还不够,又在网上买了几个课程,看起来是在学习,其实是一种懒惰,懒得去思考、懒得去练习,所以就没有大的提升。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问题,学的太多,练习太少。
所以做事前一定要先进行思考,找到对自己真正重要、形成正循环的事情,然后再去投入努力。有些事情不是坚持不下去也不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比如健身,有的单位会给员工福利,给他们办健身卡,健身房离单位也很近,可是仍有很多人不去利用这样的条件;相反,有的人即使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也要自己去办卡,自己去健身房锻炼。如果能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足够重视,没有条件也会自己创造条件的。
关于层级问题,要时刻回到顶层去思考,这对我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资料太多就改良方法,方法不行,就看目标是不是有问题。
最后总结
1、选择高价值区域时遵循3点:从价值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2、在自己学习的同时,多和别人交流、碰撞。重要的是多分享,具备作品意识,把自己看过的书、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写出来,更好地促进学习。
3、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回路思维和层级思维先去识别问题,再去解决问题。选择能形成正向循环的技能,如写作、英语、社交能力。当遇到无解问题时,向上走一层去考虑。
4、运用工具进行自我管理。做事、学习不能贪多,用每日三件事来抓重点,确定每天最需要做的三件事;情绪控制,用四个问题自我发问(我在什么情绪中,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我本来想要什么,下一步我能为此做点什么);生活的平衡,用生命之花来进行总结复盘,每个角色都要照顾到,让生活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