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太难了”成为年度热词。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这个词说出了心声。其实,带领孩子成长的“秘诀”恰恰就在家长的自我成长。外滩教育特约作者,复旦大学硕士陈汶鑫,在2020年的第一天,提出一个倡议:成为一名“可能性2.0的家长”。她认为,成为这样的家长,或许“难”这个字再非热词。什么是“可能性2.0家长”?她又分享了哪些和孩子相处的心得?不妨看看下文。
文丨陈汶鑫 编丨Travis
在刚刚过去的12月里,我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围观了两场教育盛会。
一个是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深度学习年会”,以项目制学习闻名的美国知名创新学校HTH创始人兼总校长Larry Rosenstock博士,带领一众HTH的元老级导师们来沪,Larry刚刚在多哈获得“教育界的诺贝尔奖”——2019年全球WISE教育奖。
另一场是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三届终身学习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Scratch之父、《终身幼儿园》的作者Mitchel博士;哈佛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零点计划”首席研究员Benjamin也亲临现场。
围绕“深度学习”、“终身学习”和未来人才培养,来自政府、高校、中小学、社会机构等国内外教育圈的“最强大脑们”,用“捻断数茎须”的热情各种交流碰撞。
终身学习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现场
会上最新的概念与方法齐飞,梦想和期冀共长天一色。聊得最多的未来人才培养趋势和全球教育变革,与前两日郑钢老师在外滩教育发表的《教育趋势大盘点:传统学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下一个十年我们何去何从》(点击浏览)高度一致。
翻译成大白话总结一下:
1. 娃们长大做什么工作?不知道,好多工种这会儿还没出现。
2. 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还是未来十年主流?不对,妥妥out。
3. 考上大学后就放飞?错错错,社会重提活到老,学到老。
4.学习只能在学校里?君不见社会创新教育正燃着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5. 什么是好人才?更有全球化格局、更灵活、更懂沟通、更有创新能力和判断力
6. 有钱才是成功?不尽然,心理健康和幸福(Well-being)的人才是最让人羡慕和追求的。
2018年,北师大中国创新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版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过去十年,变化之快可见;未来十年,因为人工智能的革命,更是一个无限想象的十年。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谢维和教授在大会中发表了
《在可能性2.0中把握自己》的演讲,提到了大学视角下“可能性2.0的学习观”,
可能性1.0是在现实性中寻找可能性,而可能性2.0需要在可能性中寻找可能性。
今天,作为一个常怀好奇之心和热情的家长,我想套用一下谢教授“可能性
2.0
”的观点,来聊一聊,怎么做一个
“可能性2.0的家长”
,咱不慌不忙,每天慢慢磕,与孩子携手奔向那个未知却有无限可能的有趣未来。
做可能性2.0的家长,听上去有点悬?其实不然,抽丝剥茧,有三个基本问题,我想可以持久的思考和追问。
你好吗?
每天晚上,我家一年级的福瑞小姐,会整理好自己的书包餐具,要求我定上6:35的闹钟,第二天准时起床,7:30以前抵达学校。
她还在自己今年的音乐创作课上,创作了一首《快乐的早晨》并和我一起编写了歌词。
歌曲手稿
上学路上,我们感受着微风,穿过梧桐落叶,聊学校、聊同学、或者讨论一个故事,计划每周的课后时间……
这是每天上午,从容静好的一段Well-being亲子时光。
“Well-being”,这个词看起来非常熟悉,但我是在积极心理学中,才真正地了解这个词。
Well-being中文翻译成“幸福”,加持了“诗意”,却多少“窄化”了含义。
我更喜欢直译。Well-being是“Well”和“Being”的组合,Be表示人存在的状态;Well,则意味着“好”,直译就是:
很好的一种生存状态。
世事“活久见”,我们要解决的早已不是“To be” 或 “Not to be”的问题,而是“How to be well”的问题。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个体感受或是研究表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 :
“Well-being”的状态和金钱、地位,所谓的世俗成功并不正相关。
熙熙攘攘、追名逐利,落到根本,还是自己和在乎的家人、朋友是不是都在“well-being”这一状态上。
每到岁末年初之时,家长们都很适合认认真真地问问自己内心的小人,“嘿,亲爱的,你好吗?孩子好吗?“
毕竟,偶尔性的崩溃有利家庭的身心调节,长时间的崩溃吐槽对家庭毫无帮助,还可能拉向深渊。
我们家去年经历了一个大坎,问题至今并没有解决,但我和先生整体的状况良好,在稳定的心态里,去寻求解决方案。
我改变了年初进民办小学的Flag,最终选择让娃进公立学校。而她在稳定的爱和家庭支持中,朝着我们期待的独立、健康、善良的终极方向前进,同时初步成长为一个“自鸡娃”。
她独立,穿衣洗漱、自我管理,今年还学会了炒饭和炒菜;
爱学习会学习,很上进;
她健康,精力充沛饱满,体育优异;
她善良,虽然也有娇气、淘气和偶尔的坏脾气,但是交了很多朋友,更多地学会了关心他人和分享。
画作《飞跃Monkey bar》
认真问一声,你好吗?
孩子每天的Well-being状态,和我们与孩子之间的well-being状态正是一个可能性2.0的家长首先必须去关注和理解的。
为何而学?
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答案。
在中国,应试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人口压力下的高强度竞争让我们忘了学习为何出发。无论是学校或者是教育商业机构,都不可避免会遇到学习理想与应试现实的冲突与困境。
最新一期《奇葩说》的辩题就极具中国特色——
《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这个辩题看上去是婚姻题,却放到了高考这个时间点。出题的背景,是个有趣的现象: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掀起离婚潮。
现场在90后陪同下来观看辩论的叔叔阿姨目测都是50-60后,被节目组称为最硬核观众团,认为应该“坚持”,即便反方选手使劲浑身解数去拆解,叔叔阿姨频频点头下,选择岿然不动。
导师蔡康永最后结辩时说,“高考远不及学习这件事”,并提出了灵魂发问:“学习的真谛是什么?”
《奇葩说》截图
考大学不是终点。
我参加高考已经是20年前,那一年的考试是我整个高中生涯成绩最低的一次,但这并不妨碍我依然调整并追寻到自己的人生幸福路径。
尤其在有更多可能性的今天,考大学是一个重要但绝不唯一的出路。
就在12月份,2018年最新PISA成绩公布,中国PISA成绩重返全球第一,
但关注第一的同时,却遗忘了重要等一点,中国学生的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时长足够但学习效果欠佳;同时整体幸福感偏低。
PISA之父安得里亚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一方面,你可以说中国的学生对未来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这一结果的代价是学生、家长不仅需要付出大量金钱,还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媒体问:“如果你是中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你会根据PISA结果,作出什么样的政策调整?”安德里亚斯回答:“少为考试而学,多为生活而学。”
考试是工具,更好的生活才是目的。
如果说well-being的目标解决了育儿的终极指向,那么从可能性2.0家长的角度,
更多放下对分数的执念和焦虑,引领孩子“为生活而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动力,帮助他/她确立自己的人生使命。
我的好朋友,一位资深的小学班主任,在经历了两届各6年的学生成长后,跟我分享了案例。
班上有两位差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体育特长,一位成为棒球选手,一位是冰滑选手。
训练很辛苦,但是孩子跟她说,谢谢老师和爸爸妈妈支持他去练习体育,他必须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除了热爱,还有一个听上去朴素而略带心酸的原因,这样就不用“回到课堂学习了”。
谢维和
对可能性2.0的学习观点建议是:
可怕的不是未来的可能性,而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不知道在诸多的可能性中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孩子越早知道“为何而学”,越有“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勇气和动力,越容易走向他们自我认可的成功。
你真的了解学习吗?
你真的了解学习吗?这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身为家长,很容易走进的误区是:
把学习时间的多少等同于获得好成绩,
把学习场景的固定等同于真正的学习,
把学习的对象等同于专业的老师。
其实不然。学霸是有方法的,学习随时随地地发生,而圣人孔老夫子早就跟我们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跟大家说一个小故事:
上周末,我在机器人商店遇到了两个初一初二的小女孩,看到她们非常老练地挑盲盒,闲聊了几句。
我玩心一起,“帮阿姨挑一个吧”,我指着一个系列说,阿姨和阿姨家的小妹妹特别喜欢其中那个造型,顺便帮她们普及了一下那个造型人物是全球知名女画家
弗里达。
弗里达(右)
看得出小女孩很喜欢挑盲盒的感觉,她一边说着“不要太相信我们哦,也有可能抽到雷款的”,一边开始观察那个系列的人物,提出了判断依据:“你看,这个造型复杂,所以肯定要比其他盒子要重一点的”。
两个小女孩讨论着,开始拿起盒子来摇晃,比较分量,感觉不同盒子里的物件。最后,两个人比较再三,把她们挑中的那个盒子交给了我。
我全程“老母亲笑”地看着她们帮我挑盒子,给自己挑盒子,我问女孩,“你买过多少盲盒了?”女孩说,“我花了1000多了”(算下来,有20来个);“那你妈妈会说你吗?”“不会啊,我用奖学金买的。”女孩云淡风轻。
女孩身上有着这个年纪孩子最美好的模样,苹果肌饱满,眼里有光。我付好钱,当着她们的面拆开了盲盒。
盲盒里的娃娃
“欧耶!太棒了,中了。”
真的抽中了!我拉着两姑娘拍了萌拍,两姑娘笑着说“啊啊啊,好沙雕的样子!“我们彼此愉快的High Five,相忘于江湖。
两个有趣的孩子足以照亮我的一天。
仅仅是挑一个盲盒,就可以看到一个善于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孩子是如何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她也许并不知道深度学习的概念,但是却演绎了
深度学习的过程——
确立目标、观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即便是最后有着运气的成分,我们也能看到,除了运气,成功背后也有规律在发生作用。
而对我来说,这也是从新新人类身上学习和理解盲盒背后商业逻辑的机会,完成了一次愉悦的认知升级。
不止一个朋友和我分享,是孩子的出生,给了我们重新理解学习、理解人生的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
可能性2.0的活力家庭有机体
前面说的三个问题,是我常常三省吾身的问题,也总会和身边的朋友探讨。
如果用HTH做项目制学习的理论来理解,这三个根本问题就是
Ensuring questions(持久的问题),需要不断地问自己,而答案将直接影响并提醒我们认真对待生活,对待孩子。
养孩子就像投资,股神巴菲特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找到好公司,并长期持有,他从不在乎股价一时的涨跌;
养孩子同理,长期坚持自己拥抱可能的初心,培养孩子的独立、健康和善良,才能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应对各种现实的压力,成为能为未成年孩子兜底的靠谱的成年人。
终身学习会议上哈佛大学教授分享的鼓励冒险话术
最后,我也想再分享几点日常小策略,能帮助孩子成长之路更顺畅:
1. 每天给孩子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干涉,帮助他逐步形成自己生活的安排能力和掌控力。
2. 每天给孩子更多的倾听和耐心。多感受下孩子的wellbeing状态,放下手机,认真听听孩子想说什么,对孩子的慢慢成长给予更多耐心,和孩子交朋友。
3. 当孩子失败、畏难了,和他说一声,“没关系,我们换个方法再试试”。一个鼓励试错、包容失败的家庭环境是培育孩子成长性思维的最佳土壤。
4. 带孩子体验坚持的力量。一百天的英文打卡,每天的10分钟练琴,都可以发现自己的成长。
5.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有缺点,人不完美。我每次发脾气会和孩子道歉,她知道妈妈也有要改进的地方,她可以陪伴妈妈一起成长。
6. 自己首先要做终身学习者父母。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懂学习和不会终身学习的人。如果自己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有什么理由去苛责一个孩不爱学习呢?
7. 在生活场景中构建学习。学习可以是很好玩的事情,比如去菜市场学习数学、去博物馆了解历史、艺术和人物、在旅行中了解地理、培养生活技能、在创造中了解工程。当学习真正为生活服务,孩子才会生长热爱。
2020年,
这是一个听上去一个很科幻,又有点好笑的年份,感觉非常适合把很多想法清零,正如WISE大会今年的主题Unlearn & Relearn(归零和重构),刷新想法去迎接崭新的十年。
Aha创新学院的顾远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特别喜欢。
他说,好的教育,让我们能踏入生活之河,毫无惧色。可能性2.0的家长,不就是倾尽全力,带给孩子面度未知的未来时,能有那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概吗?
毕竟,谁不是倾尽全力,才能过好平凡的一生呀。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