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这节课 我们来谈一个社会科学中的经典模型
这个模型叫做谢林空间隔离模型谢林模型是由
马里兰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 托马斯·谢林建立的
谢林尝试着去理解一种
实证现象 他感兴趣的是在那个实证现象之中的
隔离[实际上]他主要感兴趣的隔离有两种
一种是种族隔离另一种是由收入差异导致的隔离
让我们分别来看这两种隔离的图片这幅图是纽约
图中每一个红点代表城市中
白人的聚集地每一个蓝点代表城市中
黑人的聚集地 每一个黄点代表城市中拉美人的聚集地
而绿点则代表城市中亚裔的聚集地可以是
韩国人 可以是日本人也可以是华人
都是由人口普查得到的从这幅图你可以看到
非常明显的种族隔离而如果我们来看收入隔离 也是一样明显
来看另一张纽约市的图片每个红点代表富人
浅蓝色的点代表穷人而深一点的蓝点
则代表中产阶层从这幅图 你可以看到
收入隔离现象尽管非常明显但并没有
种族隔离现象明显 但也是十分明显的了而谢林想知道为什么[这两种隔离的程度会有差异]
因此你就需要构建一个模型来理解它或许你现在还会说
不需要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模型呢很明显 人们可能是
种族主义者 因此他们不喜欢和外貌与自己不同的人住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隔离现象而这就是谢林着手研究的
并且他是运用模型去研究的那么 他构建了一个
什么样的模型呢 他构建了一个代理人基模型
该模型要点有三个:代理人
这个例子里代理人就是这些人这就是第一部分 然后
这些人能产生行为 你会说那这些行为遵循什么准则呢 这就是第二部分
然后第三部分就是把前两者放在一起 把它们合起来
看看当所有人遵循这些准则时事情的宏观层面是怎么样的
在对个体进行加总之后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那么谢林模型是说什么的呢
[这是个]关于人们选择在哪居住的模型当我们考虑
人的居住地选择问题时你会这样想 我要买房子
我要买个什么样的房子呢我是买栋漂亮的工艺房
还是买栋西班牙风格的或者住在公寓里
这些问题 让我们先放一放
我想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我想
研究住在城市里或者其他地方的人 要决定 我是
继续留在这住还是搬走呢谢林的想法是这样的:他把每个人
放置在棋盘上然后他将整个城市
不管是纽约、底特律还是休斯顿都看作是一块巨大的棋盘
而棋盘上每一个小格子 可以住一个人也可以空着 那么
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一个人住在
X 所以我们的人就在这儿周围有8个邻居
编号从1到8 有一个邻居位置是空着的如果你看3号格子
没人住在3号格子因此她总共只有7个邻居
现在 我们用红色来代表富人灰色代表穷人
那么看 这是个富人 如果看这她会有3个邻居
是她一样的富人 但此外她有4个邻居不是富人 那么总共就是7位邻居
中的3个 是像她一样的富人那么她就要决定:
3/7这个比例我可以接受吗 如果3/7的邻居跟我一样 我应该
留下还是应该搬走呢 这就是谢林写下的规则
他将此称作阈值基本准则那么每个人都有一个阈值 然后他们
在阈值做决定:我是留下还是搬走那么 一条准则可能是
认为3/7就可以了 那么可能你的准则是33% 那么若33%邻居
跟我是同一种人 我就留下但如果少于33%的邻居跟我一样 那我
就要搬走 我们的这位女士看了一下发现邻居中3/7的
人跟她类似 所以她就留下了但现在一位同为富人的邻居搬走了
现在就只有2/7的邻居和她一样她就要搬走 这就是我们的模型
模型就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些人 他们有邻居
然后他们要决定时留下还是搬走那么我们就要问了 接下来会怎样呢
当谢林试验模型时他是在飞机上用纸和铅笔
画了一个巨大的棋盘我猜 他只是用了
五分硬币和一分硬币来代表不同收入的人群 我们有
谢林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电脑程序叫NetLogo
这是个免费软件以前我们也用过的 现在我们来使用NetLogo
这就是我们的模型还记得模型的三个
要点吗 代理人、准则、然后是集合起来的个体行为
当你看这个NetLogo模型时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
最上面的这些数字 这就是代理人的个数 然后我们可以设置它
然后[便有]蓝色和黄色代理人蓝色的是富人
而黄色的是穷人 这都是随机在网格上设置的
然后还有行为 行为就是期望得到的类似比例现在是30%
人们就想要30%的邻居跟他们一样
然后我们将个体行为集合起来接着展示在这两幅图中
那么这个集合就将告诉我们类似比例是多少
即在周围8个邻居中有多少跟你一样然后是不满意的比例
多少人还没有达到他们的阈值 从30%开始
注意开始的类似比例是50%只有16%
的人不满意 50%的类似率是说得通的因为人们在这里是随机排列的
那么一半是[类似的]另一半不是 那么就这样
如果我们让它运行那最后就会得到72%的类似比例
没人不满意 那系统就达到一个均衡但有趣的是
如果你看这个72%的类似概率有72%的邻居跟他们类似
尽管人们相当包容他们只需要30%的邻居
跟他们一样但最后有70%的邻居
跟你一样所以 从谢林模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
你在宏观、集合层次看到的实际上可能不是
微观层面正在发生的事因为他们真的是很宽容的人
这些人容忍度很高他们只需要三分之一
的邻居跟他们一样 就足够了但如果那是他们的规则
最后会有70%的邻居跟他们一样但如果让他们
稍微不那么包容呢 那么我们就把它提高到比如40% 我们
重新设置 现在 起初有49.5%的人不满意
[教授更正]是30%的人不满意 有49%的人跟你类似
这样的话 最终我们会得到80%的人和他们的
邻居相似比如你有一个邻居 80%的人
跟他一样这样你就得到更多隔离 但有趣的是
如果我们再提高一点 比如到52% 稍微超过50%一点
现在就有超过60%的人要不满意了 因为超过60%的人
只有50%或更少的邻居跟他们一样 如果我们运行它
就得到难以置信的隔离状态现在 惊人的是
52%[的准则]并不是那么不宽容如果你想想的话
我只是想和大多数人一样 其实我更愿意住在
多种族的社区 或者是一个多收入阶层的社区 但是
如果我这样做 最终将有94%的邻居与我类似 而且如果你
仔细看这张图 你将看到这里有点像
空白的小岛 黑色的地区是空白地区 在蓝色和
黄色地区之间 这些人真的被隔离开了 你可能会说这
让人有点惊讶 从谢林那里我们又一次得到了令人惊异的结果
在宏观上我们看到了隔离但是微观上人们相当宽容
还记得我们对为什么会有隔离的思考吗
我们认为人们并不想和穷人在一起
如果我们假定富人不想和穷人在一起
现在我们把阀值提高 同时假设穷人也不想和富人在一起
我们把阀值增大到80%现在人们想要80%的邻居和他们类似
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会搬家 这样我们肯定会得到
明显的、甚至比以前更糟的隔离但事实上 我们并没有
我们甚至没有得到一个平衡 我们得到了一个像是完全随机的进程
每个人仍旧和社区里的人住在一起 其中仍然只有
50%的人是类似的原因就在于
如果你不想让任何邻居与你不同 那么你就很难找到一个住所
因为当你搬到一个有人与你不相似的地方
你将再一次想要搬家所以 如果人们真的是极端的种族主义者
或者对不同收入有强烈的偏见那么我们也许不会看到隔离
我们也许会看到人们不停地搬家不停地混合 混合
避免周围有任何人与他们不同谢林的模型又一次告诉我们
通过这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宏观上的表现
种族、收入和其他事情造成的隔离可能并没有发生
原因在于微观上 人们如此宽容
所以在微观上和宏观上也许不一致这是重要的一课
微观上的动机并不一定等同于宏观上的表现 事实上
谢林有一本著名的书《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并不一定暗示了微观层面
人们的行为 让我们说得再具体一些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 人们有时候
称之为谢林模型中的临界点现象 还记得
当我们开始设置的时候 只有15%的人想搬家现在假设
有一个人 她和其他人住在这个社区 只有2/7
的邻居和她类似 所以她搬走了 而当她搬走
会导致其他人也搬走 所以让我们看一下这个人
只有2/7的邻居和她类似 现在我们
假设她对此处之泰然 她觉得这没问题她会和另两个
和她类似的邻居呆在一起 但是这个人搬走了
第5号人离开这个系统了 搬到其他地方
因为这个人觉得没有足够的和她一样的邻居她觉得不自在
但那个人的离开 会导致她搬家 这是一个
迁徙引爆点:一个人离开会导致另一个人离开
这也算是一个发端引爆点 现在假设她住在这个社区
在这个情况下 7个邻居中有2个和她类似
接下来 有个人搬进这个社区 这个人不像她
于是现在8个邻居中只有2个和她是一类人了由于这个社区住了太多穷人
于是她说 你瞧怎么着--我走
这就是一个发端引爆点:有人搬进来 导致她走人
这就是谢林的模型中的两个引起变化的东西:发端引爆点和迁徙引爆点
“当有人搬走 就会导致有人跟着搬走”和
“有人搬进来 原来住这里的人就想搬走”
当你观察一个城市 比如纽约、底特律休斯顿、洛杉矶
芝加哥 或者费城 地图上的这些城市
都是这种情况 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是相似的种族隔离的模式
在一些城市 情况更明显 我们能从中推测
是在微观层面 人们非常种族主义
人们受不了和与自己不同的人住在同一个社区
有趣的是 如果你做调查 如果你问他们人们实际上会说 不
我喜欢住在一个收入、种族各异的社区他们也许
希望有30%或40%的人是和他们类似的
如果那是人们在微观层面所希望的想住在一个多种族社区
那不是最终结果 最终结果却是图片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谢林模型令人惊讶
微观行为不会带来宏观上
和他们期望的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谢林模型
下节课 我们会更深入地谈谈
我们如何衡量隔离 然后我们会谈谈谢林模型的后续衍生
以及我们如何在其他情形中运用这个模型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