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跑步打卡,治不好大学生“赖床”症

不管是健身也好、上课也罢,为何学生不来,原因还在于学校、老师自己,您的“节目”没有吸引力。


靠跑步打卡,治不好大学生“赖床”症_第1张图片

​文/张书乐

刊载于《株洲日报》2016年10月24日天台时评版

据媒体报道,本学期湖南一些高校引进了手机运动软件,打卡签到算体育分或者考勤分,并且有额外的激励性措施。而在全国范围内,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均有类似之举动。

这当然不是追赶时髦,据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大学基本是放养教育,很多同学平时不锻炼,体质堪忧。800米、1000米耐力测试,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有大学生跑到一半发生晕厥等状况。

新闻看到这里,突然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岳麓山下求学时的一段往事,记得当时是大二,也是秋季,突然接到院里通知,明早开始全体晨练。头两天,寝室里的人兴致勃勃,天还没亮就随着黑压压一片的晨跑大部队围着木兰路、堕落街和桃子湖来了场拉链;到了第三天,霸蛮从床上折腾起来,寝室里就有了一半“逃兵”,而到了楼下一看——门庭冷落车马稀。好吧,我也歇息去啦。

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和跑步打卡App神器的这一场高校体育新热潮会不会好点,不好说。但仅就打卡而论,网络打卡也罢、实地盖戳也好,想要赖床的大学生总有办法解决问题。如果这种方法有效,早就被将刷脸、打卡引入课堂的一些大学教师,也不至于依旧解决不了旷课问题了。无外乎,一个同学套上N个手环,或请阿猫阿狗代跑之类的花样“逃学”粉墨登场。

其实根子上并不是大学生是放养状态,都有赖床综合征。不管是健身也好、上课也罢,为何学生不来,原因还在于学校、老师自己,您的“节目”没有吸引力,靠技术和规则要学生就范,就算人来了,魂也未必在这里。

咋整呢?还是那句老话,给学生一个心甘情愿来“锻炼”的理由就行,别总想着给学生规矩,逼他们变成方圆。如果把这个范围缩小一点,国外有个大学教授玩过的极端招数颇值得借鉴——本学期同学们合力造艘哥伦布环球航行帆船,于是乎大学生成了木匠,体力活少不了;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因为每个零件都要力求还原;开起了时尚研讨会,光辩论一个中世纪船舱里的布艺装饰该怎么搭配,就能争个三天两夜来……

最后呢,学期结束,船造出来了,下水会不会沉,不好说。但学生们都成了大力水手+谢耳朵的混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八个字也就顺便完工。而且还挺心甘情愿,不用刷脸打卡、学分诱惑。

你可能感兴趣的:(靠跑步打卡,治不好大学生“赖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