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这个新疆小伙儿是《奇葩说》里的艾力。
《奇葩说》我没追过,但却是看过最多期的综艺节目,有空的时候就会翻出一期看看。很佩服里面的那些奇葩,超强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能力。听去过现场的朋友讲,播出的不知道被剪掉了多少不可描述的内容。根本就没有下限,没有节操,平时里聊天就是在用嘴扒人内裤。
他这个比喻我脑补了很久,也想象不出是怎样一幅美好的画面。但这有什么关系,节目里还是保留了内裤,语言比基尼还是挺好看的。至于平日里他们怎样,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吃鸡蛋,难道还管下蛋的鸡鸡品怎样吗?完全没必要嘛。
其实喜欢这个节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马东。想当年央视的《挑战主持人》,台上一个马东,两个嘉宾张绍刚+当当,三个人真是绝配,那也是我觉得至今在央视看过的最好的节目。从那时起我就知道,马东一定还会继续玩语言类的综艺节目,他太擅长这个了。
可能看过《奇葩说》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对象。比如颜如晶,就是我家小妞最喜欢的。我谈不上喜欢谁,艾力也并不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直到前两天,在微信读书里无聊地乱翻,偶然看到艾力以前写的一本书,完全是出于好奇,就把这本书读了。
我读书有个原则,就是什么书先读三分之一,看完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任何书读到三分之一都可以得出结论,到底值不值得花时间继续读。如果不值,果断停止。本来你在决定开始读的时候可能就有些草率,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别犹豫,值得你读的书多的是,不要觉得没读完一本书有多丢人和不认真。这与人品没关系。别因此难为自己。
而且,这里面其实还有个规律。任何作者都会想在前三分之一前把自己要说的重点放进去,有可能你读了三分之一,基本上也就阅读了整本书精髓。很多书的后半部分都有“凑”的感觉。但前面三分之一,作者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告诉你这本书多么有价值。
这其实也并不难理解,我们看演讲,电影,读小说,文艺节目,如果一开始就让你失望,你还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吗?写书的人也是情同此理。
艾力这本书我看完了,就是因上我在前三分之一的部分,发现了它的价值。虽然越往后价值越小。但我可以快速地看后半部分,既然看完三分之一决定继续看下去,就一定要看完。这也是读书的原则。
看了书名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又是一本灌给年轻人的励志鸡汤。在没有开始阅读之前,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态度,完全就是好奇心的驱使下去读的。好奇心这个东西有时候害死人,有时候成全人。
作为一名高中就于读乌鲁木齐最好的高中,顺利考入北大,一直被视为学霸的艾力,在众多年轻眼中是令人羡慕的对象。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读过很多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也读过很多名人从高起点到更高的起点的成功故事。可是一个学霸也需要逆袭,也需要摆脱平凡,这样的故事好像与我们以前的阅读体验,有那么点不一样。这种新鲜的体验,从这本书里可以感受到。
归纳来说,书里面就讲了三件事:练演讲、学英语、减肥。这三件事,对于艾力来说,都是从失败开始的。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失败,及由此产生的自卑。
而整本书读完,艾力也并没有意在言外地告诉他人我是一个多么成功的年轻人。他只是在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用自己明白的道理,找到的方法,告诉恰好读到这本书的人:我这个外人看来的学霸,也是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失败后,才好不容易在这个社会上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已。
艾力的父亲是一个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他的父亲因公去世。在葬礼时,他发现原来父亲曾经帮助过那么多的人。他们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父亲的葬礼,最后一次表达谢意。而艾力所有的努力,也都是来自于父亲在中学时对他讲的那句话:懂一百个道理,不如懂一个方法重要;一个次的感动,不如一次行动有帮助。
这也许也是他父亲的行事准则,而父亲的突然离世,也可以看作他对孩子的最后一次身教。
艾力是一个不缺少努力与智慧的人。但是无论才华多高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与方法,同样是徒劳无益。他在故事中举了一个高中时班级里做笔记最好的一个女生的例子。她的笔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几乎完美,可是她的成绩却稳定于全年级的倒数35名。她只是在不停地抄笔记,记笔记,机械的生理工作并没有配合上大脑的转动。这样的努力与勤奋,可能连事倍功半都算不上。
所以,我们在书里可以看到,无论是演讲、英语、减肥,艾力一直都在找方法,定目标。比如减肥,目标很确定,减掉多少斤,练出腹肌,方法有健身教练给,可是如何坚持要不要方法呢?
坚持下来不仅需要毅力,同样需要方法。他曾经发微博说49天不练出腹肌就给每个转发此条微博的人充100元话费。没想到这条微博有3700人的转发,这就意味着,如果到时他达不到,就要拿出37万给人充话费。
敢用这种方法来逼自己,也是够能作的。
还有什么比减肥成功更励志的事情吗?
而他在新东方任老师的经历,开始时也是失败的惨不忍睹。曾经两次被新东方解职过,在讲台上受到的打击,甚至让他得了轻度的抑郁症。而现在,他已经是给新东方集团16000名老师进行培训的集团讲师团一员。
至于演讲,他几乎看了所有能找到的讲解演讲的书和名家演讲视频,反复观看、揣摩,有机会就去现场聆听。他通过刻意练习,重复、反馈、再重复,将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在本子上,不断纠正练习,直到某个问题不再出现,才把这个问题从本子上划掉。这帮助他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演讲师,站到了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的新东方”梦想之旅“系列演讲的现场。
艾力由此得出的感悟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独门秘籍,当把最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时,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而他也明白了,道理听的再多,也是别人的经验,只有通过方法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为了战胜拖延,提高自己。艾力还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他将自己的时间精确管理到以半小时为单位。并通过颜色划分来区分轻重缓急。
这套方法在我看来有些复杂,而且过于琐碎,但对于艾力来说,这却是最适合他的方法。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并以此为指导,令他战胜了拖延,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
他几乎时时刻都在寻找方法。他经常会举一些书和电影的例子,从中总结方法,甚至如何利用美剧学习英语,如何练习跑步,他都会寻找一种方法出来。
方法问比困难多。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他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这也是这本书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更要强调前面所讲到的,所谓的学霸,所谓的强人,其实并不是才华多么出众,起点多么高。如艾力所说,成功=方向X方法X努力。没有方向和方法,或是错误的方向和方法,就算努力再多,最后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读完此书,我看到了一个不畏惧面对失败,也不妄谈成功的年轻人是如何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此外,他的另一本书《人生的84000种可能》,卖得也很火。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起读,看看在他又找到了什么新方法来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