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十二讲 信之一

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十二讲 信之一

《弟子规》“信”篇开篇就告诉我们说话要诚信为先。但是说话并不是只讲信用就够了,说话是一门艺术。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当天真的孩子面对大人们善意的谎言时,他们又该怎么办?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1},奚{2}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3}巧。

{1}妄:言辞荒谬,没有根据。  {2}奚:何,怎么。  {3}佞(nìng)巧:花言巧语骗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更是将“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编排。在现代社会,诚心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现代人之间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越来越少。面对诚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回归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生活的点滴中去规范行为,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们,更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那么,《弟子规》“信”篇都讲了哪些内容呢?这本几百年前的启蒙小册子,对我们现代人又有哪些参考和帮助?

《弟子规》到了这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进入了一个新的部分,这个部分的核心词或者说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高度重视这个“信”字的,为什么我们今天讲诚信?因为在古人的眼里,诚和信、信和诚是一回事。《说文解字》里解释:信,诚也。而讲到诚的时候,怎么讲的?诚,信也。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诚信是一回事。

《弟子规》在讲这个“信”的时候,首先要求你怎么说话。《弟子规》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的就是诚信,巧言欺骗和胡言乱语,夸张、夸大怎么可以呢?《弟子规》在诚信部分刚开始就是要教大家注意,特别是孩子,你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话。

“凡出言,信为先”,中国传统社会里把这句话和诚信结合起来的最有名的一个典故叫一诺千金。但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一诺千金背后的故事。

一诺千金是个典故,现在已经是个成语,它出自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里的一句话,叫“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与其得到一百两黄金,还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或者叫一声答应。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行侠仗义,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办到。

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是楚国的将门之后,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经好几次为项羽出谋划策,让刘邦大吃苦头。刘邦想到这件事情就火得不得了,他老记得记得项羽手下有个叫季布的人让他倒霉。所以当了皇帝以后,就下令通缉季布,而季布因为非常讲诚信,大家都非常认同他,很多人暗中帮助他,刘邦一直抓不住他,这个讲诚信的季布经常化装,躲到一些人家里,大家把他隐藏起来。后来,季布求人将他卖给大侠朱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就是季布,并没有报官,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汝阴侯滕公,这个滕公跟刘邦说得上话,所以才把通缉令取消了。

季布的通缉令被取消了,总算恢复自由了。季布有一个老乡叫做曹秋生,这个人非常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当他听说季布的通缉令被取消了后,就叹气道:哎,原来瞧不起我的季布,现在好像通缉令被取消了,看样子皇上又要启用他做大官,他就去拜访季布。季布对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听到这么一个人求见,烦得要死,准备数落他几句:你看,我落难的时候,你到哪里去了?我被通缉的时候,你怎么不来帮我忙?现在我的通缉令被取消了你来看我?哪知道,这个曹丘生真是厉害,一进门,他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难看,也不管季布的话多么难听,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拼命跟季布套近乎。但是什么用都没有,季布就是不吃这一套。

曹丘生一看,怎么拍季布的马屁都没用。但是他生坚信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终于找到了最好的一个马屁给季布拍上去。他说:我听说了一件和你有关的事情,现在全国都在传一句民谣。季布说:哎哟,是吗?什么话和我有关啊?曹丘生说:大家都在说,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啊。这个话看样子是曹丘生编出来的,季布一听很爽,原来我这个讲诚信价值黄金万两,心里一下子很高兴,就把这个他非常讨厌的曹丘生作为贵宾隆重招待,还留在家里住了几个月。当曹丘生走的时候,季布还送了他一大笔钱。后来,这个故事在我们的传统当中广为流传,“一诺千金”就作为讲信誉的一个最好象征,最好的一个典故,一直沿用到现在。”

《弟子规》强调开口说话,诚信为先,也就是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谦谦君子,虽然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诺,可是有些人所说的话,却总是无法兑现!

在现代社会里,最让人讨厌的就是不守时。我经常遇到不守时的朋友,当然都有借口:哎哟,堵车。那你也没办法。但是有的时候,比如我约你晚上十一点见面,你也堵车?这个我不信。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强调要诚信,最好是自己首先做到。我们说好几点见面的,希望大家都守时。这一点,我们现代人做的远远不如古人。我们现代人都讲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应该很守时,但是要跟古人比,差远了。

东汉时期,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同窗践约,一听就是两个学校按照约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两个人在洛阳读书,一个叫张勋,一个叫范式,他们是一对好朋友,都在当时的都城读书。两个学成后分别的那一天,张勋流着眼泪对他的好朋友范式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对古人来讲,旅行麻烦极了,哪像今天,坐着飞机就去了,古代行走二百里路就是一件大事,而且两个人要分开很远,所以大家都很难过。范式安慰他说:张兄,你不要难过,两年后中秋节的中午,我到你家来,与兄台见面,并且拜见令尊大人。说完这句话,两个同学各自回家。

两年后的中秋节,从早上开始,张勋就开始杀鸡、洗菜、做饭,准备好酒。他爸爸一看:哎,儿子,你这是干什么呢?平时没有那么好的菜啊。张勋说:我在洛阳学习时候的同学,两年前说今年的中秋节中午要来看您,我准备招待他。老人家说:他的家远在山阳,相隔几千里路啊,两年前的一句话,今天还回来赴约吗?张勋说:范兄是个讲信义的人,必定会来。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就看见村外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匹快马驮着范式来到了他家门口,时间正好是中秋节的中午。很多年以后,张勋生病了,临死前对他的妻子说:把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家事,托付给范兄,范兄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后来范式果然精心地为张勋办理了丧事,并且终其一生,细致入微地照顾他的孩子。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叫陈实守时。东汉时有个人叫做陈实,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了时间见面。可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还没来,于是陈实就自己出去旅行。陈实的儿子叫陈元方,当时只有七岁,当然不会跟着爸爸去旅行,所以他就站在门口,没事干。这个时候,陈实的朋友来了,他就问这个小孩:令尊大人在不在啊?这个小孩回答说:家父等候尊驾很久,已经独自出发了。那个朋友很生气:令尊大人这么做不妥啊,和人家约好的,又把别人丢下。这个七岁的小孩子陈元方讲:尊驾和家父约定是在正午的时候,到了正午还不来,这是没有信,你不讲信用了。而这个人还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很不讲理的,你一无信誉,二不讲理,你觉得是不是你自己有些不妥?这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是《弟子规》“信”部分的开篇十二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告诉孩子们说话要讲信用,不能巧言欺骗或者胡言乱语,更不能夸大其词。也就是说要讲实话、不撒谎,做个实诚人。

北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词人叫晏殊,在他十四岁的时侯就被别人当作神童举荐给了皇帝。皇帝召见了他,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突然发现这道考题恰好是他十天前刚刚练习过的。一般人怎么办?哎呀,高兴坏了,让我逮着了,我撞到题了,多好。可晏殊没有,他直接向皇帝禀告:皇上,今天的考题不巧,十天前我做过了,请皇上更改考题,重新考试。他这种诚心的品质让皇帝非常赞赏,大家也非常赞赏这位神童,觉得太难得了,不仅学才好,而且讲诚信。他当然也考中了进士,当了官。

当时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都没什么事干,平时都是吃喝玩乐,四处游玩。皇帝非常恼火,一看国家大事都没人管了,就派人了解。结果派去的人回来跟皇帝说,有一个人是例外。皇上问,谁呀?派去的人说,晏殊。晏殊怎么了?派去的人说,晏殊从来不出去泡茶馆,也不到那些不好的场合去,他只要一下朝,就在家里和兄弟们读读书,写写文章,填填词。哎!皇帝一听,太难得了,我果然没有看错这个人,这个人当年考试的时候就非常诚信,今天我要召见他,要表扬他。皇帝就把所有的大臣们都召集起来,里边就有晏殊。皇帝就说:进来群臣游玩赴宴,热闹得不得了,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如此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换句话说,皇帝把太子的教育托付给晏殊,这当然是国家头等大事了。一般人肯定会讲:感谢皇上,我的确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严于律己,我是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时间认真学习,刻苦用功,我绝不辜负皇上对我的期望。但晏殊没有,他这样回答道:皇上,我得说明,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游玩和吃喝的人,只不过实在没钱。如果我有钱,我早就去参加赴宴了。他在这个场合也不说假话,这样一来,反而让皇帝更信任他。晏殊在大臣当中树立了很高的信誉。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古人认为,就诚信而言,天底下的人应该是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伟大的德行会感动一切,如果以诚待人,以信待人,也会感动一切。

现在媒体有一些报道,比如有些人犯了法了,判了刑了,在监狱里面,为了挽救他们,感召他们,教育他们,监狱会采取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措施。如果他犯的不是重罪,对社会危害不大,本人又有改过的表现,那么春节就可以让他们回去过年。让他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感受一下亲情,是有助于他的改变的。现在我们实行的方法,并不是新的方法,古已有之。

有一个故事叫曹摅(shū)约囚。曹摅是晋朝的一个县令,当时他所在的牢房里关了很多判了死刑的犯人。曹摅在年底的时候去监狱巡视,看到这些死刑犯,心里很可怜他们,就说:过新年是全家团聚的时候,你们现在判了死刑了,在等候处决,你们想不想暂时回家去见一见亲人?这些囚犯都感动的哭了,哪里知道一个县官会这么跟他们说话,都说如果能回家看看,就算死了我们也没什么遗憾了。曹摅就说:好,我以诚待你们,希望你们也能以诚回报,我要求你们讲信用。我担这个责任是因为看到你们到现在还在痛哭流涕想跟亲人见面,这说明你们身上还有一点良心未泯,还有一点人性,我做主,放你们回家过年。但是我也派了那么多人跟着你们,所以我规定一个时间,你们都回来报到。曹摅这么一做,他手下很多人都反对,说这还得了?这些都是重犯啊。你把它们放回去,他们跑了怎么办?这责任不都你担了吗?曹摅说:这些人都是小人,但是如果我们以诚信恩义待之,我相信他们不会负约的。我替诸位担责任,签字画押,如果有犯人逃掉,或者在外面接着犯罪,跟诸位无关。按照历史上记载,这些犯人到了规定的日期,全部回来报到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则用诚信感人的例子,这样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一个人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真正打动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么,《弟子规》除了告诉我们说话要诚信之外,还提醒我们注意,说话时哪些问题是不应该忽视的?

《弟子规》讲了第一个原则,说话要讲诚信。第二个原则是什么?“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巧言蒙骗。《论语》里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就是说话很花哨,很能够迷惑人,脸上还配合着各种各样动人的表情,这个不行。《论语》讲:“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应该话尽量少说,但是在行动的时候,实践的时候,要敏捷。

墨子是中国古代比孔子稍微晚一点的重要思想家,有一次他跟他的弟子子禽对话。子禽问墨子:说话多有好处吗?墨子说:那些蛤蟆、青蛙,还有苍蝇,白天黑夜叫个不停,但是你觉得有很多人去听他们吗?子禽说:没有,很讨厌。好,墨子接着讲:但是你看看那些雄鸡,每天只在黎明的时候按时啼叫,雄鸡一叫,天下人就要起床,所以多说话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说话要有作用,要切合实际,这样大家才会听你的,大家才会重视你的话。

古人强调说话不要多,还有一个考虑,这句话也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话,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人认为话如果多的话,不应该让别人知道的机密,就很有可能泄露,从而惹出麻烦。这种情况如果严重的话,就会误国误民。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当中,读书人很可能将来是要去当官的,当官是要对天下黎民百姓负责的。所以古代的教育跟今天的教育有一点点区别,特别看重要从小培养接受教育者将来能够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

有一个关于玉器和瓦罐的故事,韩国有一个国君叫做韩昭侯,这个人说话不大注意,往往无意之间就把一些重大的机密泄露出去。他这样一干,身边好多大臣就没有办法为他出谋划策,但他又是个国君,大家对他无计可施,为此很伤脑筋。这时候有一个叫堂溪公的人自告奋勇地说:我去劝劝国君。大家说:你有把握啊?堂溪公说:我试试看吧。他见到韩昭侯以后说:国君,假如现在有一个美玉做的酒杯,价值千金,但是这个玉杯没有底,请问国君,它能够装水吗?国君说:都说你这个堂溪公很聪明,我怎么看你像白痴一样的,一个玉杯没有底怎么能装水呢?堂溪公也不回答,接着又说:国君,有一只瓦罐,很不值钱,但是它有底,而且不漏,请问它可以装酒吗?国君说,当然可以啦。于是,堂溪公就因势利导,对韩昭公说:这就对了,一个瓦罐,虽然非常下贱,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它不露,可以用来装酒,而一只玉杯,虽然价值千金,非常高贵,但是它没有底,所以连水都装不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很高、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的国君,如果你说话不注意,随便乱讲话,那么你就会泄露国家的机密。您就好比是一直没有底的玉杯,再值钱也没有用,只会闯祸,还不如做一只实实在在、确实有用的瓦罐。韩昭侯听了堂溪公的这一番话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但凡和大臣在一起谋划的时候,韩昭侯都非常小心对待,再也不乱讲话,慢慢的,韩昭侯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当然到最后,这个韩昭侯也是有点过分,过分到什么地步呢?他晚上不和夫人睡觉,也不跟妃子睡觉,因为怕一不小心把梦话讲出去,泄露秘密了。

“或说多,不如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因此说话不能太随便。那么,什么话能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呢?

在这个方面,我倒是建议大家回忆一下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什么意思?假话不说,这是老先生一辈子坚持的原则,不说假话。但是真话你也不能不分场合地全说出来。比如你看见一位女士从马路对面走过来:哎呀,你怎么今天这么难看啊!也许这位女士早晨起来忘了化妆了,或者急匆匆的,或者身体不适,比较疲惫,也许她的确不如昨天那么漂亮,但是这个真话不能说。然而你也没必要说假话:你比昨天漂亮一百倍。这个也没有必要,这就是语言要有限制。在什么样的场合,采取一些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这是有讲究的,这就是语言表述的技巧问题。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惟其是,勿佞巧。”

你讲的话要跟实际的情况符合,不要花言巧语。所以按照季先生这句话的意思,你觉得在这个场合不好说的真话不说出来,但也不要去说假话,还是要把“真”放在第一位。

我们在现代社会里边碰到的一个最大的矛盾和一个最大的冲突,就是遇到善意的谎言,怎么办?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病人,你直截了当跟他说:哎哟,你这个病很重,没有两个星期的活头了。这虽是真话,但不能全说。当然你也没有必要跟人说:哎哟,你身体健壮如牛,躺在病床上干什么?出去跟我跑步。这个也不对,没必要。这是一种度的控制。

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讲究分寸,但是对于这种度的把握,大人们都不见得能够做到,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又该怎么办呢?善意的谎言,孩子们到底要不要说?

按照《弟子规》的要求,要“惟其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实际上不必过早地去教他一些善意的谎言,这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好多家长,对一些小孩子,或者对马上要工作的比较大的孩子说:你当着老师的面应该这么说,你当着领导的面应该这么说,这样老师喜欢听,你就能当小队长,领导喜欢听,你没准就能当一个科长。这种教育是千万要不得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的教育应该坚持“惟其是”,你要实事求是地讲话。只有当孩子的成长起来以后,你才可以告诉他一些讲话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我们知道,儒家也是非常讲究说话技巧的。为什么在儒家经传统中,很多人要学《诗经》呢?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诗人,而是希望每个人能够懂得辞令,能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讲合适的话,而《诗经》就是一种对人表达技巧的训练。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每个人都要读《诗经》。但是,你如果把《诗经》当中那些非常华丽的词藻过早地用到培养孩子讲话上来,那并不是一个最妥当的办法。孩子从小还是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现在好多孩子,有的时候家长问他:你考了几分啊?大家认为孩子会怎么回答?我观察过了,有的孩子爸爸妈妈一问:你考了几分啊?孩子回答:我在班级里不溜。这就是佞巧。你到底考了几分?他说我中不溜,中不溜是一个排序的问题,不是分数的问题,现在孩子有时会这样来回答。你有的时候问孩子说:这次考试,你班里五十个同学,你排在第几名啊?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多问孩子排名的,孩子会告诉你:爸爸,我考了八十五分。没准八十五分倒数第二名,这就叫佞巧。从小应该在这种细节方面去培养孩子一种表述的习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样的话,是诚信的第一部分,按照儒家的要求讲,你如何表达?如何表述?如何讲话?是诚信的第一部分和最基础的部分。当然,《弟子规》对于诚信的要求远远不是如此简单,他还有哪些方面的具体要求?请大家听下一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家讲坛 钱文忠 解读弟子规 第十二讲 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