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楼兰》

丝绸之路,我在寻访三千年前的楼兰古国,与楼兰美女亲密接触,感悟那一方土地的历史文化的苍凉与震撼。

世界华人周刊特约撰稿:桑宜川

加拿大华裔学者

近年来回国问学,有机会与海外人类学和考古学者相约,同道前往西域的楼兰古城,去探寻心仪已久的楼兰佳人,一个被埋没在沙漠里的美丽魂灵。那年那月,一个绵延千年的文明都邑忽然隐退了,一个融会东西方文化精华的木乃伊独门制作艺术绝迹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绿洲整体消失了,身居其中的她不知曾经历了怎样的旷世劫难?茫茫沙尘之下定有一段绚丽繁华的传说,一个悠扬婉约的言情故事,只是如今我们已读不到她的篇章,看不清她的面孔,这就是楼兰,历尽千年华美之后,只留给我们一个寂静的背影,不断唤起世人的遥望,好奇,遐思与想象。

岁月流金,如今楼兰古城还在,她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羌若县东北部,罗布泊以西偏北岸边,在美丽的孔雀河南岸7公里处,曾是一个水草丰茂,农林、渔牧都十分兴旺的地方,是当下新政倡导者“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历史拐点。史料记载,公元前后,她曾是沿罗布泊北岸和孔雀河故道而行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商贾不绝,人烟稠密,成群结队的马帮曾在此驿站留驻,是驼铃声此起彼伏,东西方文明融合交流之所。可是到公元4世纪前后,这个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名噪一时的繁华都邑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一片废墟,沉睡在大漠之中。近2000年之后,关于她的传说被重新发现,一时轰动世界。百年以降,楼兰一直就是世界各国史学家、人类学者、探险家、旅行家考察与探究的热点。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楼兰服饰,楼兰城池,一个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来自远方的旅人,不断颠覆着世人的三观,令人叹为观止。

虚拟复原的楼兰古城

回望历史,1899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队进入罗布泊,发现沉睡了1600年的楼兰古城遗址。1930年,我国的考古学家黄文弼首次进入罗布泊,发现了罗布泊北岸土垠上的汉代遗址。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1980年,又一批中国考古人员进入罗布泊,发现了楼兰美女的木乃伊,使其吸引了世人眼球,从此闻名遐迩。同年,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生死两茫茫,至今仍是一个谜。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先生欲穿越罗布泊创新纪录时,因迷路和高温而亡,留下了因献身考古而殉道的凄美故事。

楼兰古城遗址一角

➤ 楼兰藏着千年的秘密

前年,笔者再次专程去新疆羌若县的楼兰古城探访,目睹了一个占地约为1.1平方公里,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的古城遗址,分为三个区,中部和东南部为行政区,西部和西南部为住宅区,以佛塔为中心的东北部为佛寺区,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城内尚存有残破的院落及高耸的佛塔。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已从楼兰古城中发现了不少古代文物,有各种器皿及钱币,最珍贵的当数晋代手抄本《战国策》。近年来,羌若县政府建立了楼兰遗址保护站,位于楼兰古城25公里处,属于楼兰保护区范围内,这里还有几个较大的楼兰王陵,但是已经被盗,文物所剩无几。周围有龙城雅丹地貌,蔚为壮观,楼兰保护站里常年居住着几位员工,他们没有电话、网络和任何娱乐工具,生活清苦,但却忠于职守,每天头顶烈日,或栉风沐雨,巡逻在楼兰保护区内。我们的越野车在此稍事停留,与之交谈,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令我顿生敬意。

楼兰文物保护站剪影

楼兰古城的太阳墓群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1979年冬被中国考古学者侯灿、王炳华等人发现。这个古墓园区里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建造此墓时,为何把太阳当作图腾?还是有别的意义?如今的考古学已可佐证,楼兰古城的太阳墓群与四川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的生存年代应属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即公元前1800年左右,但不知彼此之间是否有关联?几十年过去了,仍是个不解之谜。

楼兰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河网中,罗布泊荒漠中心偏西区域,距罗布泊枯湖盆约30公里。从距该地最近的地点,若羌县米兰镇驾越野车前往需两天时间以上。现故城范围呈风蚀地貌,属雏形雅丹(土台群),因极度干燥,无生命生存条件。如今荒草凄凄、密集的废墟,呈现出了一幅神秘莫测的楼兰沙漠图景,一片幽静的旷野,阳光肆无忌惮的照射着,让人热得无法消受。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晃动着那年那月的传奇故事,北方匈奴的胆大妄为,犯上作乱,楼兰国里每天发生着诡秘行径,这一切就像是沙漠中那些被狂风卷起,飞扬着的砂砾,令人难以捉摸。平静的沙海背后定有繁多的怪物,看那形态似乎存活超过了百年,他们大多化身人形,以不同的姿态接近玩家,有楼兰士兵,也有恐怖的沙虫。如此这般让玩家更觉惊险,也让我们的探险之旅更加莫测,不知今朝是否有去无回?

楼兰古城遗址

➤ 楼兰古城,曾经的江南水乡

据史料记载,早在1600多年以前,楼兰城内曾有河道穿城而过,城外有胡杨树林,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分布零散的小渔村,人口约1万4千人,以饲养牛、羊、驴、马和骆驼为主,兼有农、渔、猎。后来一度成为汉代的屯田地区,属丝绸之路南道中一处重要关隘。可以想象到,那时的楼兰城,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那是怎样的一道美丽风景,如今已找不回最初。

如今,西方人类学者和考古学家将发现楼兰列入20世纪重要发现之一,百年来,中外有关楼兰考古探险的报导一直没有停顿。由于楼兰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千百年来留下的神秘色彩,早已成为探险旅游皇冠上的明珠。楼兰至今得以维持其神秘色彩,与其所处的罗布泊特殊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常人难于抵达,进入楼兰者屈指可数。没到过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耀眼和最具挑战性的楼兰故城,就难于想象古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明中的重要和路途的坎坷。


楼兰故城位于孔雀河古河道旁,因气候变迁,大范围的面积沦为干旱的荒漠,寸草皆无,环境气氛极度荒凉。故城与附近的地貌形状一样,在风和雨水的作用下正形成新的雅丹地貌。城外有零星枯死的只剩树干的胡杨,较多见的是裸露地面呈龟裂状的红柳根枝。在楼兰故城东边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罗布泊枯湖盆,北边连接着著名的、景观奇壮的龙城雅丹群,再往北即为连绵不断的库鲁克塔格山脉和没完没了的戈壁滩。楼兰故城的西边则为大面积的沙包和土台混杂的荒漠地貌,至今未有人涉足,是考古探险者欲探究的未知区域。在西北区域是神秘的核试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那里成功试爆。

迄今为止,史料记载的楼兰古国最早时期为汉晋年代,尔后从史学家的笔下消失了1600年。1900年3月28日,瑞典地理探险队队长斯文·赫定先生,在当地维族青年奥迪克的协助下,首次发现楼兰遗址,当时苦于所带水源不足而未作考察。继斯文·赫定之后,1906年和1914年西方学者斯坦因先生曾两次到楼兰考察挖掘,采集到不少石器时代文物,新发现周边的十几座城址、寺院、住宅遗址等。营盘古城呈圆形,城内分布较多碎陶片。在古城西边为罗布泊地区最大的墓葬群,但遭到很大的损毁。根据考古文物资料,墓地时代当为汉晋时期或稍晚。目前发掘的文物以木器为主,代表了当时木器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具有独特的西域风格。

斯文·赫定

早在1909年,日本大谷考察队的桔瑞超先生进入楼兰,发现了距楼兰遗址40多公里处的海头古城,获得新的重要文物,即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此后,美国的亨廷顿和瑞典的布格曼探险队先后到过楼兰,均有所发现。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0年进入罗布泊,在罗布泊北端发现了西汉驻兵据点,水陆码头,以及土垠遗址,为楼兰考古文化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黄文弼赴西北考察时骑着骆驼的肖像

1980年4月,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出口处发现了一批早期楼兰人墓群,并发现保存完好的古楼兰人干尸,即“楼兰美女”。根据解剖测定结果,古尸距今3880年左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遂引起轰动。2003年发现的还被误称为“楼兰王陵”的一座有前后墓室、墓道和珍稀壁画的古墓,在国内轰动一时,增加了楼兰考古新谜团,如此高规格的墓葬主人来自何方?


说到楼兰就不得不说罗布泊。从考古推测的时断时续的历史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探险事件,罗布泊与楼兰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神秘传说的地带。 据科学仪器测定,该楼兰美女死时约为四十五岁左右,生前身高1.57米,现重10.1千克,血型为O型,出土时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墓穴顶部覆盖树枝、芦苇、侧置羊角、草篓等。古尸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栗色长发披肩,卷压在尖顶毡帽内,帽插数支翎毛。她的肤色红褐色,富有弹性。深邃凹陷的双眼,清秀的娥眉,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薄唇轻抿,俊美而忧郁,这是还原后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她能享有此“厚葬”待遇,可见其身份非贵即富,极有可能是一位王室正妻,或公主,或大小姐,而非填房丫头,更非小三之类。她的复原面像老让我联想起了川西平原出土的三星堆遗址人物面具,以及人类学关于古玛雅人的描述,彼此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据悉,早在2011年10月,河南博物院首次展出了38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苍劲的汉晋文书、珍稀的唐代金器、浑厚的佛教壁画等一批既有西域特色,又有汉唐风采的新疆出土文物。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这位“楼兰美女”,是新疆少数民族风情的体现,也拥有中原文化的深刻烙印。这件展品让参观者仿佛走进汉唐丝绸之路的古老梦幻。

“梳妆”齐整的“楼兰美女”

➤ 楼兰古城,佳人的家园

当年,楼兰美女生活在那古城里的一个汉土垠,所谓“垠”即是汉代驿站,是1930年由中国第一位进入罗布泊的探险家黄文弼先生发现的,残存物不多,但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军事要地,根据其年代和历史上的地位,被称为仅次于楼兰古城的重要遗址。楼兰古城里有不少土垠遗址,周边地理环境被称为雅丹,一种干燥地区的特殊地貌,维吾尔语有“险峻的土丘”之意。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暴雨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这样的“城”称魔鬼城。

土垠遗址

据说位于玉门关以西的戈壁荒漠中还有一处三垄沙雅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雅丹群之一。三垄沙是一条横亘于罗布泊东部地区的流动沙丘带,至今仍受东北风的影响,随时游动。这条沙漠带长约百公里,宽约数公里,遇到起风,沙如游蛇,在风口中行走,细沙会沿足盘旋到膝盖处。所有的土台都呈长条状东西排列,犹如茫茫沙海中的一群巨鲸,气势磅礴,有不同的颜色,在早午晚太阳的光线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色彩世界,奇幻无比,这就是楼兰美女的故乡。 

三垄沙

古墓沟位于孔雀河下游北岸一片雅丹之上,这里也算是罗布泊地区最大个古墓地之一,由于地处荒漠无人区,被盗古墓非常严重,各类被盗衣物、骨架随处可见。古墓沟之所以成为罗布泊著名的墓地,是因其年代更早于楼兰古国存在。古墓沟的墓群比较集中,形状特异,大多墓穴的地表有七圈规整的环状木桩,用意稀奇。此外,其特殊的意义还在于古墓沟的发掘,将楼兰古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是中国考古学者在罗布泊第一次发现并发掘的古墓址,所发掘的文物前所未有。

罗布泊

在楼兰古河道北岸的一片台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树干尺余粗的枯死的胡杨林。这成排成行的枯树,茂密干枯的古胡杨林遗骸,进入千年前的楼兰原始森林,带有明显的人工营造的特征。在地上躺着的一些木头上可以看到明显有人工钻洞等痕迹,可以感受当时小河以及楼兰人的生活环境。怪石沟则处于罗布泊北岸,众多造型各异的怪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据当地维族老人说,在那儿看星星是绝对最亮的。我有理由相信,那里没有当下现代都市里的雾霾,天高云淡,苍穹空旷,星斗方才亲近人类社会,不是妄语。


➤ 罗布泊里的楼兰古城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边、若羌县以北,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面积曾达3100平方公里,仅次于青海湖。而目前已经完全干涸,成为一沙漠。翻开有关西域的史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到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他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这里曾经是鱼、鸟和人类共享的天堂,水草鲜美,绿树成行,渔歌唱晚;这里曾是绝域之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荒凉死寂,人烟断绝;这里曾是神秘的原子弹试验基地,这里曾是世界探险家冒死向往的乐园,这里重迭着无数商贾、僧侣、战将、诗人、科学家、考古学家或浪漫或悲壮的艰辛脚印。这里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

另据史书记载,在公元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罗布泊时还需乘坐小舟。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的那部著名《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然而,自然的变迁,人类的破坏,使这片丰腴肥美的水域日益萎缩,并于20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罗布泊从此成了不毛之地,夏季气温高达70℃,被称为生命禁区。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这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诡异色彩。

彭加木在罗布泊南部

罗布泊沙漠大峡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沙漠大峡谷。罗布泊沙漠大峡谷的形成是由于阿尔金山的雪水融化、季节雨的多年冲刷形成。堪称“沙漠中的世界奇观。”罗布泊湖心标志是1997年底,根据地图经纬度测量的湖心地点,虽然没人考证,也成了一处景观。1997年标志点只埋下一个空汽油桶,1998年2月广东首个女子罗布泊探险队竖下第一块木碑后,现已增加了数个石座、木碑,成了一些勇闯罗布泊的旅人留下纪念物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者彭加木先生。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赴新疆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独自一人到沙漠里找水,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对他的失踪,曾风传过各种说法和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彭加木先生遇难的那一年,我辈尚为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从报刊上得知他的事迹,不胜欷歔,至今记忆犹新。

罗布泊湖心标志

这里还是余纯顺先生遇难地。他被称为中国当代十大探险家之一。在十分恶劣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走过许多充满死亡和危险的地域,在有准备、有后援、条件良好的时候,却折戟于罗布泊,令后人慨叹。1996年6月6日,余纯顺一行进发罗布泊地区,后余纯顺因迷失方向、高温、补给不及导致急性脱水、衰竭昏迷而死亡。同年10月,驴友们在余纯顺遇难地修葺了一个大理石墓碑,碑上镶嵌有余纯顺先生的浮雕铜像,碑座上嵌有一双铜铸的靴子,以示崇敬,永以为志,已成为大漠中的文化景点,一段历史的记忆符号。


楼兰古城周围还有着生长近千年的胡杨林,依然还勃勃生机。这里胡杨树茂密时,偶尔会有野兔、黄羊其他野生动物从中间穿过。因为身处戈壁深处,很少有人光顾,更显胡杨林的古朴与壮美。据说罗布泊区域钾盐资源蕴藏量也极为丰富,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历史上曾有过一望无际的盐湖,置身湖里不会沉,如今再也无从领略那份不沉的快慰。维族老伯告诉我,那方盐湖,如今早已干枯,但用含盐的沙粒浸水浴身,可治百病,用来洗脚更能治脚气,除脚臭,这是远方的旅人来到罗布泊,释放疲惫,必要接受的一份上天礼物。我乐意相信此言不虚。

太阳墓

如今回忆起来,那里的太阳墓是古楼兰人最奇特的墓葬形式,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经碳14测定,太阳墓的存在已有3800年之久。我好奇于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胡人”曾居住何方?又从何方而来?他们把楼兰当作故乡,把太阳当作图腾,建造这样的墓是否有着宗教意义?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我在思考,当年在昆仑山走廊过着游牧生活的鲜卑人,契丹人是否来过这里?成吉思汗的大军是否在这里安营扎寨,尔后挥师南下,征战古巴蜀之国?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历史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川西平原上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是否与西域的文明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或许留待今后的史家解开太阳墓之谜,那么我对楼兰古城的史学叩问也便有了答案。

我乘坐的越野车在罗布泊中疾驰,穿越着中国的死亡之海,掠过胡杨树丛,凭窗复望开去,不时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野骆驼群擦肩而过。沿着丝绸之路,我在寻访三千年前的楼兰古国,与楼兰美女亲密接触,感悟那一方土地的历史文化的苍凉与震撼,体味如今“一带一路”的博大与壮美,亲历探险家的足迹,领略戈壁大漠风情,沿途的西域风光美不胜收,实在是不虚此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魂牵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