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最好的方式,是给你力量

520这一天,我和“儿子”在电影院第八排,看完了《摔跤吧,爸爸》。

大女儿吉塔,时不时被重重摔倒的声音,从环比立体声传出来,听起来格外疼。

这部印度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

讲一个摔跤手爸爸,如何把两位女儿,培养成全国冠军和金牌获得者。

父亲的扮演者是阿米尔汗,关注阿米尔汗的人都会知道,他的每一部影片和节目都有可能影响到印度的政策调整。他曾经的作品《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印度的高等教育制度),早已让我们见识到,印度电影有可能达到的高度。

《摔跤吧,爸爸》从年初就开始在微信上刷屏,所以在看之前,我大概了解主题——涉及“体育、励志”和“女性、成长”。

而这个主题,和印度这个国家放在一起,一开始,就有种奇怪的违和感。

2.

这是我首先要说的,这部电影的第一个矛盾。

也就是现实背景,和主题设置的微妙冲突。主要是“女性成长”。

这个词,在我们看来,和印度并列,总有“哪里不对”的感觉。

是啊,一个女性地位和安全指数都堪忧的国家,怎么去谈“成长”?

当然,就像是每一种他者的讨论,很多事情会有遮蔽和扭曲。

但一些基础事实,无论怎样解读,都真实存在。

印度社会的种姓制,童婚制,女性地位低下,是他们自己都承认的社会痼疾。

这些矛盾,是《摔跤吧,爸爸》里面要直面的问题。

它想袒露,想解决。但它也不冒进。

面对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社会难题,它并不是像刀,激烈刺穿,而是以一种“无言”的不赞同,以表现一个父亲的行动,来对抗,来示范。

关于这个父亲的“人设”,电影也设置了戏剧冲突。


因为他最开始的愿望,是要迫切生一个儿子,以实现他“为印度夺得金牌”的梦想。

可连续四个女儿的事实,打破了他的梦。

直到他无意中发现,两个女儿极具“打架”天赋。

他突然想到,为什么摔跤手必须是儿子呢?

女儿也可以啊。

于是他开始对两个女儿,进行魔鬼式训练。

3.

于是我想说的第二个矛盾就来了,那就是,父权与父爱的矛盾。

父权——女儿只是用来实现自己的摔跤梦。

父爱——真切考虑到女儿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这两种感情,偶尔会有相似的行为表征,比如父母常常挂在嘴边,却最为儿女痛恨的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但“权”和“爱”,内核是完全不同的。

最本质的区别,前者有着无穷的控制欲,和失去子女依附自己的恐惧;后者,是父母无论严格,宽松,最后都懂得放手,懂得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分离”。

4.

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究竟是哪一种?

最开始,他绝对是一个暴君式的人物。

他从来没有问过女儿一句,“你要摔跤吗”?而是当他意识到女儿可能有此天赋,他说的是,“明天5点来找我”。

就这样,训练开始了——开始前一秒,才顺便通知她们,你们,要学摔跤了。


两个女儿从无条件的顺从,到埋怨,到反抗,父亲甚至下令剪短她们的头发,变成难看的假小子,在一场婚礼上,对着载歌载舞的她们,直接发飙。

她们崩溃了,说不想要这样的父亲。

这时,电影第一次为“马哈维亚”这位父亲做解释,婚礼的主角,一个14岁的小女孩,流着眼泪说,“我情愿有这样的父亲,起码可以让我做其他的事情。”


两个女儿恍然大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父亲的严酷,其实是一种拯救。

父亲和女儿,达成第一次和解。

5.

为了全力训练女儿,父亲付出了一切。

大女儿吉塔越来越厉害,她打败所有男孩,打败专业选手,一路成为全国冠军。


她此时的胜利,也是父亲的胜利。

成为冠军后,她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向着更大的梦想——“为印度争得金牌”进发。

但在这个过程中,她长大了,她有了自己的朋友和想法。

在“权威”教练的“洗脑”下,她认为父亲的那一套摔跤技术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于更高级的摔跤竞赛中。当父亲质疑她的新“技巧”时,她愤怒地反击。


这一幕,我觉得在整部电影中非常出彩也是整部剧的泪点。

长大了的女儿,像个被惹怒的健壮小牛犊,拼了命地,将父亲打到在地。

是象征父权被撂倒吗?还是父爱被误解?

吉塔成长了,独立了,胜利了。

真的胜利了吗?——并不是。父亲老去的是体能,并不是智慧和对女儿的爱。

6.

吉塔学到的新“技巧”,加上教练对她的不了解,让她不断失败。

她掉进了每场国际比赛,进了首场出局的魔咒。

直到她崩溃的一刻,妹妹巴比塔对她说:

“去和爸爸谈谈吧,无论怎样,他永远是我们的爸爸。”

是的,只有父亲才无条件地爱你,相信你,为你付出。

当教练说“吉塔至少可以得一枚银牌”时,只有父亲才看到你的潜力和雄心,说:

“我的女儿一定会是冠军”。


这么说,并不只是因为他是父亲。

而是,他是一位一直在付出,在行动,在观察,在了解的父亲。

从亲自为女儿搭建场地,到对着VCD一步步分析她失败的原因;

从亲自做好吃的,到被女儿“抛弃”,他流着泪说了一声“嗯”;

从带着她们打各种比赛,告诉她们除了“第一”,银牌没有意义,

到最后卑微地请求学院“领导”给女儿一次机会,说一切的错都在自己,自己是个“剥夺了女儿童年”的可怕父亲……

7.

告诉女儿只能得第一,他真的可怕吗?

最后,吉塔代表印度参加国际比赛。阿米尔汗的两段话,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这位沉默内敛的“可怕父亲”,他的真实情感。

第一段话,是他在吉塔比赛之前,告诉她:

“如果你明天赢了,胜利不仅属于你,胜利还属于数千万个被认为不及男生的女孩,属于那些被禁锢在家务,相夫教子的女孩,你的对手不仅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你的胜利还属于千千万万被误解,被歧视的女孩。”


这段话,不是说教,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现实背景”。

这就是印度血淋淋的现实——女性地位卑微, 是千百年来的“教义大于法律”,是无数被牺牲被损害的女孩,是新闻中时不时可怕的“黑公交惨案”……

如果说这段话,是面对社会的呼吁,那么第二句话,就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真正的爱。

这个镜头,出现在最后一战。因为教练的嫉妒和阴谋,父亲在女儿决赛前,被关进了杂物间。

苦战的吉塔,在赛场上看不到父亲,得不到任何指导,最后一秒,她突然想到小时候,父亲把她扔进水里,说了句,

“记住要靠自己,爸爸不会永远来救你。”


小时候的她,挣扎着浮出了水面——赛场上的她,最后一秒绝地反击,赢得了比赛。

真实的故事中,这位女孩,为印度摔跤赢得了第一枚国际金牌。


最后,吉塔把金牌取下来,递给了脱身赶来的父亲。父亲默默揣摩了一下,重新为女儿戴上。

这一刻,吉塔真正凭借自己的力量,胜利了。

这一刻,父亲真正地退场了。


父亲和女儿,成了独立的,对峙的,又彼此尊重,彼此瞭望的个体。

爱你最好的方式,是给你力量,让你在艰难人世,独立前行。

爱你最大的胜利,是你能不受伤害,不受禁锢,甚至不受制于我,不受制于爱。

- The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你最好的方式,是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