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底层能力: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一)

不断创造产品、营运奇迹的张小龙,在即将过去的10月份,在体育界创造的一个新奇迹:与专业选手搭档,拿下欧洲高尔夫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这是业余选手所能达到的最顶峰荣誉,而张小龙不过刚刚打了7年的高球,堪称奇迹。

张小龙不但做出了当代伟大的产品,为什么跨界还能如此成功呢?他比别人聪明么,不是。据专家研究,人与人的聪明程度相差无几,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模式,是认知的差别。

乔布斯、马化腾、马云、雷云,张小龙、周鸿祎、傅盛、张一鸣……这些改变世界样貌的人,身上都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

他们都曾是普通人,他们是怎么样一步步变成行业大佬,建立自己的世界呢?如果你想和他们一样,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自己的世界,建议就是培养自己的产品能力。

1、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产品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先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 自己该放弃哪些点,抓住哪个点,慢慢建立起掌握。

作为产品人,不要怕被diss,各种吐槽,被指着脸批评,还有数不清的推倒重来。这是一个产品人生活的常态。不怕没有家庭背景,别怕没靠山、没干爹。

因为做一个产品人,我们只认一条“用户驱动”。在不确定的世界交付给用户一种小小的确定感。

李笑来老师曾经在专栏中分享过,什么是价值观?就是问清楚什么最重要,在不断地拷问下,答案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

所谓用户驱动,最重要的一条对用户有用,什么是对用户最有用,如何对用户最有用。如何帮用户最高效地解决问题,建立信息的秩序,给用户确定性交付。

2、看一个人,或者看一个产品,如何观察和判断

我们结婚、创业找合伙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关系。

看一个人,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那所有的感觉都是混杂的、混沌的。

如何利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看一个产品,看一个人。如何用产品专业化的视角去帮助一个女孩儿判断她的相亲对象。

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感知层

一个产品,拿到后,看设计的美不美,质感如何。

一个人,看到第一眼,身材、相貌、衣服搭配。这个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是角色框架层

办公室里你和同事的交往,都是基于角色在做彼此的交流。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也是基于角色所设定好的沟通方式和交付内容 。如果你和别人在角色扮演对接 ,你就会牢牢地捆在设定的角色里。

第三层是资源结构层
涵盖一个人的财富、人脉、 还有一个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资源。

刚开始,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同一个角色里,比如我们曾经是学生,曾经是小职员。但因为每个人资源不一样,出身背景、家庭、精神资源也不一样,这样资源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一个姑娘相亲,如果只关注到这一层,看一个人的外表、穿着,问一些表面化的问题,比如存款多少?有房有车吗?如果用产品经理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做只抓表面数据 ,那这个人是没有办法和别人建立深度关系的。

第四层是人的能力圈
在能力圈里面就是这个人对自己存在感的感知。如果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第五层是一个人的内核
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有的人在家庭中就能得到满足,只要他的存在感 是清晰的,有足够的确认感 。而有些人则需要在职场、行业、社会影响力看到自己的存在感 。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比如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 ,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一样。

如果你只是做用户,做短期关系 ,那你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

如果你是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或者你要找一个合伙人。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的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对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3、产品人为什么要重视情绪(一)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 ,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 ,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用户无法象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他所能展现的是用户情绪。

分析用户情绪,从最底层情绪----”生物性情绪“开始。主要有四种: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愉悦就是需求被满足。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就会愉悦。而人类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还需要 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比如度假,住得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

比如读喜欢的书,精神被满足,你会愉悦。

感觉到别人的善意,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被重视 ,都会愉悦。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 ,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做产品,就是通过产品建立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能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满足。

”满足“”愉悦“”不爽“可以测试一个产品到不到位。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对方的满足与不爽。

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深入探索、认识你自己。

上帝给每个人身上装了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 ,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4、产品人为什么要重视情绪(二)

愉悦和难受是一对感觉 ,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难受。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 ,都来自于被侵犯。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的边界,来自于自己的领域被侵犯。如果一只猫在自己划定领域里,来 了另外一只猫,这只猫就会愤怒。

人的边界,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比如,两个女的,开车刮蹭,不一定愤怒。但如果对方坐她老公大腿上,这个女的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恐惧是边界,后天的知识、道理都是安装的一个个APP ,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恐惧是痛点,每个人的痛点就是他的恐惧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中国的医疗和教育 ,是最大的市场,是对生存的恐惧。

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 多,是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听罗辑思维,用得到,是认知焦虑,还是焦虑。

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直面恐惧。

5、为什么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用户调研时,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 、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 ,让用户思考 ,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意识即防御。让用户思考 ,就是让用户戒备。马化腾非常推崇一本书叫《Don't  Me Think》,中文的意思就是别让我思考。

象扎克伯格、马化腾、张小龙、快手宿华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 、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指导 ,多半是默默响应和持续服务。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烟酒营销大师李克,明明是烟草新品,但包装会让用户觉得熟悉。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它不会触发防御。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一种是在童年的时候 ,这时的观念就会进入潜意识,成为最内在的感知、本能情绪的一部分。

另外一种情况 是催眠,催眠本质就是绕过防御。

微笑是一种催眠 ,它会让你放下防御。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 。李开复讲,重要的话要30遍。雷军是个催眠大师,他劝人一劝就8个小时、10个小时。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6、产品经理应该如何看待角色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是角色的聚集。

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测用户的行为。

想做一个让用户放松使用的产品,或者想和一个人有轻松惬意的亲密关系 ,就要放弃对人的理想化、角色化预期。

比如一个母亲就应该如何 ,她就应该具备某种能力、某些认知,她选择时的权重次序就应该这样。一个人忙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沙发掏出手机休息一会时,凭什么她”应该“继续完成角色?

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比如 ,3岁的小孩用iphone就很容易上手,iphone的开锁,小孩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环境 ,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 ,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如果你的产品使用对象 是一个”个体“,必须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做用户研究。

如果你是给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7、自我与自律,哪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善于观察、发散的思维叫做右脑思维,把善于逻辑归纳的思维叫做左脑思维。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创造力自我的延伸。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乔布斯 ,会把他的设计师和工程人员逼疯,会把对方骂得死去活来。这是因为乔布斯真的受不了,但他根本 不关心与自己合作的人是死是活。

我们可能每个人在都是在自律的、集体主义的氛围中长大,即使再自我的人,都得有一部分学会自律。

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 的合作伙伴。

8、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对于做投资来说,需要选择某个正在崛起的大型 经济体,接着去找一个领域,投它的成长周期。很多投资人,会投资一个赛道上所有的产业。因为他不赌单点,而是整个周期的收益。

如何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 ,10万变1000万。

怎么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在做选择的时候 ,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一旦点线面体选错了,再怎么优化产品、提升效率,都是白搭。

90年代,瑞星依靠防病毒卡成为市场的老大。后来江民杀毒软件 在中关村崛起,占领市场80%。王莘最后以超低价格,以低于10元的价格向联想、方正等电脑厂商供货,让出厂的电脑自带瑞星。

后来金山进场,这三家公司都是在一个同维度的点,打来打去。

2006年,周鸿祎进场了,推出免费360安全卫士,王莘借助PC大厂的用户,完成用户积累。周鸿祎则选择了一个更为广大的用户渠道。

360从一个免费安全的点入手,快速变成了一个安全平台,接着变成流量分发平台。周鸿祎是最著名的产品经理,但是他在做360搜索的产品决策时,漏掉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经济体。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 的计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9、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产品机会千千万万,应该从哪个“点”开始呢?

从你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点”开始。

大多数人都容易纠结于当下,纠结于一个点,看不到线、面、体。李笑来老师曾分享过,要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要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当下纠结的点,看到未来自己比当下更好。在能力范围内做好当下的点,等待美好的事情发生。

雷军曾经告诉博盛:“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挂帅 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当你观察一个人或产品机会时,就像你手里拿着一块石头。你是拿着这块石头站在原地,还是爬上山顶把它推下去成为千钧之势。

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你的选择应该是一条要“线”、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的收益 。

10、如何从三个点找产品机会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痛点是恐惧,爽点人在寻求中,得到即时满足。

今天你点个外卖 ,你在家用手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在河狸家上下单,美甲师就上门给你做美甲了。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如今大家热追的网红奶茶、网红酸奶、网红曲奇、网红洗发水……这些其实是网红为我们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我们通过购买行为,部分地实现 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淘宝第一网红雪梨,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那些看似随意的街拍,45公斤的雪梨都要提前一周节食,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进行精修细选。她说:“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入手点。

比如说,饿了要吃东西。可”吃饱了“和”吃得很满足“是不同的概念。吃个馒头能饱,但仅仅是满足了功能需求 ,还未达到好产品的概念。

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海底捞火锅,大汗淋漓,吃得爆爽。这就抓住了爽点,这是好产品。

怕吃火锅升腾,抓住这一点恐惧,抓住痛点,也有产品空间。

或者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像雕爷做的薛蟠烤串。用户点一份干冰爆米花,吃一把,两个耳朵往外冒干冰的白气,人人都会拍照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11、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与草地

这里有几个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头羊、狼,草地是你的产品。

你的草地上来了第一只羊,接着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死了。这时需要回来解决你自己的草的问题。

接着你有一片草地,迎来了第一只奍,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没死,但是玩得不开心,这依然是你的草的总是,你的产品的问题。

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有一本书叫《五轮书》。他说:“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你要斩杀的其实只有你对面的一人。”

第一只羊是关键的角色。他可以在这里得到即时满足,玩得开心。

第二个关键角色是头羊。当你的草地上出现了头羊,头羊开始自己管羊群的时候,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 ,你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评估一个产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网络效应有多大时,就是数一数它有多少头羊。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和小闲

大明对自己的需求 非常了解及清晰,他就做两件事,搜索自己要的;比价格。大明没有忠诚度。

笨笨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小红书就是服务笨笨用户的。

小闲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 ,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腾讯是服务小闲。

大明、笨笨、小闲都是羊,你想服务具体哪种羊,你得按照三种羊不同的需求 ,来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

对于B2C的企业来讲,如果向B端收费,狼就是B端。像京东、淘宝,商家是狼。

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在C端,它会把少量的羊卖给狼,但它其实是靠剪羊毛成为巨大的公司的。

12、设计产品时离不开场景

场景,就是场和景。

场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空间里停留和消费。

景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 里,要有情景 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场景的核心是在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

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

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互联网商业其实就是三个核心词:产品、流量、转化率,也就是产品的比拼、流量的争夺、转化率的优化,这就是互联网商业竞争的全部。

你要规划一个产品,需要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我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第二,我在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刻满足了吗?这是用户画像的问题。

第三,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市场规模的问题。

第四,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是竞争分析的问题。

第五,我的竞争方案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你不要简单地看单点的竞争力,而是要看点线面体,谁给你赋能。

第六,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场景问题。

第七,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哪个名字呢?

以上就是梁宁《产品思维30讲》思考笔记,强烈推荐你到《得到》订阅这个课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的底层能力: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