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美又有部大片扑街。
不是《自杀小队》。
是它——
宾虚
Ben-Hur
这部片实在太惨了。
不光口碑差——
烂番茄只有28%新鲜度。
外媒骂声一片。
《好莱坞报道者》:
他们脑子瓦特了么?
票房更惨绝人寰——
投资1亿美元。
上映六天,北美票房……1200万。
才十分之一。
成功入围近20年北美影史开画票房最差前100名。(第63)
The bestshittiest……倒也算第一哦?
好吧,这部片到底造了什么孽?
假如你稍微熟悉电影,一定听过《宾虚》的大名——
用时髦说法,这是个超级大IP。
原著小说就很牛逼。
卢·华莱士撰写,出版于1880年,是美国19世纪最畅销小说,销量仅次于《圣经》(是的,这个比喻又来了……Sir已经不信了)。
上世纪初开始,它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电影、动画、电视剧……
至今共有十多个版本。
最早一版在1907年,是一部15分钟的黑白默片。
那会儿,电影诞生都还没多久。
这些版本里,公认最牛的,是1959年的电影版。
由威廉·惠勒导演。
在第32届奥斯卡上,提名12项,获奖11项。
男主角查尔登·海斯顿拿下当年影帝
什么概念?
那之后,奥斯卡再次出现独揽11奖的“怪物”,是38年后的《泰坦尼克号》。
豆瓣评分8.5。
IMDb评分8.1,“IMDb Top 250”俱乐部成员。
当年这部《宾虚》,片长212分钟,近4个小时。
一口气看完可能体力不支,但绝不会无聊。
不夸张,这部距离现在快60年的电影,即使放到今天看,也毫不过时。
色彩比油画还好看。
故事也足够惊心动魄——
关于复仇。
古罗马,男主角宾虚原本是犹太贵族。
被曾经的基友,罗马人米撒拉摆了一道。
宾虚的家人身陷牢狱之灾,自己也被发配到军舰当苦力,被折磨了五年。
惨。
看看导演怎样用镜头讲故事。
宾虚和一群死刑犯被关在船上划桨。
长官亲自监督。
催促奴隶划桨的急促鼓点、奴隶们精疲力尽陆续倒下、长官的冷漠脸、以及宾虚仇视的眼光,反复交替出现。
鼓点越来越快,划桨速度越来越快,倒下的奴隶越来越多。
镜头间的切换,也越来越急促。
最后定格在宾虚与长官愤怒的对视中。
简单几个画面,将宾虚不断累积的仇恨,推向顶点。
五年后,军舰在战斗中被毁。
宾虚被冲到岸边,重获自由,并决定向昔日朋友展开复仇——
就是那场全片最高潮、影史经典的马车大战。
当时的1959年,绿幕技术还没出现,连微缩模型都没有,怎么办?
造!
于是,《宾虚》造出了当时电影史上最大的场景——
一个古罗马竞技场,占地18英亩(约7.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一座高达9米的雕像。
整个场景由1000个工人造了整整一年。剧组从墨西哥运了3.6万吨白沙过来铺地。
负责欢呼呐喊的群众演员,多达8000人。
而真正的马车大战,11分钟动用了15000名演员。
人仰马翻。
惊险躲避。
高潮处,宾虚和米撒拉的两组马车、八匹马并驾齐驱。
车上两人在肉搏。
下面的马车也摇摇欲坠,险象环生。
惊险刺激程度,完全就是人肉版《速度与激情》。
更可怕的是,这场戏几乎完全由演员亲身上阵完成。
40年后,即便是用了大量电脑特效的《角斗士》,在真实度上,都无法与之媲美。
但如果《宾虚》只是一个刺激的动作片,绝对无法征服高冷的奥斯卡评委。
它牛逼的地方在于,在复仇故事的外衣下,又表达了关于信仰和宽恕的内核。
看完整部片你会发现,故事主角,不是宾虚。
而是片中连正脸都没露的——
耶稣。
背向镜头的就是耶稣
宾虚复仇成功,却仍无法换回母亲和妹妹的快乐。
直到他亲眼目睹耶稣被钉死,才终于理解耶稣口中的“宽恕”。
宾虚从“为仇恨活着”中得到解脱,完成自我救赎。
耶稣殉道这一幕美爆了!
所以,无论从思想性上还是娱乐性上,1959年的《宾虚》绝对称得上神作。
新版呢?
实际上,从确定开拍起,新版就充满各种不靠谱。
原本要找抖森演男主角——
黄了。
接着瞄准“神奇女侠”——
又没戏。
最后,主卡司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杰克·休斯顿(曾出演HBO电视剧《大西洋帝国》),和伊朗女演员纳赞宁·波妮阿蒂(曾出演美剧《国土安全》)。
Level降了一大截。
根据《好莱坞报道者》的评价:
男主角在有一幕中换上了现代发型和衣服,看起来完全就是个都市型男啊!
而且他表现出的过度热情,一点都不像经历过悲惨命运的宾虚。
演员不靠谱。导演呢?
俄罗斯人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Sir对这个导演并不反感,甚至还有点喜欢。
来好莱坞之前,他拍了两部俄语奇幻片——
《守夜人》和《守日人》。
脑洞奇大。
异能小孩的“摄魂眼”。
反手就能从脖子后面抽出的“脊柱光剑”。
有妖气。
这种风格同样延续到了他的两部英语片《通缉令》和《吸血鬼猎人林肯》里。
用键盘抽人大嘴巴子,还能抡出个f**k you。
还有酷炫无比、会拐弯的子弹。
说白了,贝克曼贝托夫擅长开脑洞,爱在影片中使用大量特效。
这种拍摄方式放在《通缉令》这样的漫改片中,加分。
但对《宾虚》来讲,并不合适。
新版《宾虚》里,海战戏、马车追逐戏都用CG做出不少大场面。
人物都被撞到飞起
但当年实拍带来的震惊,早就不见了。
时光网影评人Todd Gilchrist称:
导演总是让摄影机飞速运动,从不停下来拍摄动情时刻。
让片中原本最重要的角色“耶稣”,变得好没有深度。
最后的死亡就像一场“作秀”,远远没有get到原作精髓。
原著精髓到底是啥?为什么一翻拍,就会没深度?
Sir理解,精髓或深度,是因时而异的。
好的历史剧,其实都是时代剧。
翻拍旧作要想让现代人喜欢,必须注入时代特征。
一个成功的例子,《金刚》。
1933年的版本里,金刚是怪兽。
它象征当时让所有人吓坏的社会大萧条。
最后金刚被击毙,正好为观众提供了一条释放生存焦虑的出口,甚至大快人心。
这样的寓意,无疑迎合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的心理。
到了现代再玩这套,呵,肯定过时。
所以2005年彼得·杰克逊的翻拍版,就丢掉了金刚的野性,增加了他的人性。还暧昧地让金刚与美女产生了感情……
它不再是丑陋的怪兽,而是为爱牺牲的英雄。
翻拍版重塑了一种女性对男性的审美,更符合现代观众在浮躁、快速、虚伪的现代社会中,渴求真爱的欲望。
这两年《全面回忆》《机械战警》的失败已经告诉我们,翻拍不是光把特效做到更大更强,就算赢。
《机械战警》1987版和2014版
你戳不中我,场面再大有鸟用。
Sir特别害怕有一天,看到翻拍版《阿甘正传》或《霸王别姬》。
阿甘在现在,说不定会更迷惘,绕地球跑三圈都没用。
虞姬在现在,搞不好会去走穴,才不会自杀。
翻拍片的主角再精彩,也都是历史。
给他一点现代基因,观众才买账。
电影说穿了处处是心理学,搞不懂观众心理……
鬼才理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纸巾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