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

这是一篇在Medium看到的文章:《Embodied Interactions, Emotions, and Design》。浏览设计类文章时,标题中带有“情感”的,我都会多留意一眼。作者Erik Dahl是一名关注文化、社会、科技的交互设计师。在这篇文章中,他引用了一套表演艺术理论来讨论科技产品的设计,很有意思,也没有牵强之感,于是我简单翻译了一下,并找了其他一些资料,整理如下。如果翻译和理解有误还请指出。

翻译开始的分割线 --------------------------------------

2013年我和Scott Sullivan为设计师们创办了一个workshop,来探索产品的实体表现(physicality)与情绪之间关系。(physicality,我译为实体表现。个人认为它指产品传递信息时有形的信息,如闪光、提示音,区别于视觉界面内单纯通过阅读去获得的信息。)本文是对相关想法和workshop中实际案例的小结。

介绍

物联网的兴起令数码产品的实体表现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讨论“Laban运动体系(Laban Movement Analysis)”,对产品的实体表现及其对用户情绪的影响加以探讨。

艺术理论家 Rudolf Laban 关于人类运动的理论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包括舞蹈、表演、视觉艺术、教育乃至工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他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开创了欧洲现代舞、Laban运动分析理论以及一套复杂的舞蹈符号。他坚信人类的身体与心灵,是交织着不可分离的。对他的理论加以抽象,我们可借此去设计产品的实体表现,或仅仅去认识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通过细微的运动对彼此产生着影响。

第一个例子:Fitbit One记录器

我曾使用Fitbit One记录自己的睡眠行为。每晚我都会在睡前将它别在手腕上,然后按住记录器表面的按钮将它调成“入睡模式”。这时它就闹腾起来了:亮光会以几毫秒的频率开始闪动,示意入睡模式即将开启。这个过程每次都令我痛苦不堪。我感觉到这不是个好的交互,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_第1张图片
Fitbit One

而Laban运动分析理论解释了其中原因。理论将人类运动以3个因素进行考量:强度、空间、时间。每个因素中都具有2个相反的性质:强度/Weight(强烈/Strong - 轻微/Light)、空间/Space(直接/Direct - 间接/Indirect)、时间/Time(突然/Sudden - 延续/Sustained),总共可以构成8种基本的运动类型。

以此来衡量手环的反馈,可以看到,它是强烈的、直接的、突然的,对应着Laban所称为“击打(Punch)”的运动类型。这样说来,每晚我要入睡时,它都以数毫秒一次的频率击打着我……

有了Laban理论,我们就能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审视科技产品中那些有形的交互体验。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标准去改善手环的糟糕体验:把它变得轻微、间接、持续,就成了Laban所谓的“漂浮(Float)”运动类型。这不是更贴近入睡时的状态吗?

第二个例子:Fitbit Flex手环

Fitbit Flex也是Fitbit产品。它没有按钮,如果要切换模式,得不停地用手指点击手环表面。

跟Fitbit One相比,它确实变了。但是不是变得更好了?不敢说。现在,我们之间的交互依然由“击打”完成——只不过换做了我击打它。体验依然糟糕。我可不想每天睡前都要对我的手环一顿暴打。

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_第2张图片
Fitbit Flex

第三个例子:自动皂液机

说了2个Fitbit产品,再来看看其他的例子:自动皂液机。就是那种手伸过去就会自动流出洗手液的机器。

几年前,我工作的地方有一台自动皂液机,每次我去使用时,它都会“悠闲地”流出洗手液,过程平缓而安静。按Laban的理论,这个过程属于“滑行(Glide)”动作类型:轻微,直接,延续。一直以来我都没怎么注意到它的这些特点。它如此不声不响地融入了环境,正是其设计的成功之处。

直到后来某天它突然性情大变——我才明白,它之前的平静八成来源于就要没电的电池。除了更换电池,我想不出其他的解释了。现在的它在流出皂液时,显得十分蛮横——强烈、直接、突然。曾经安宁祥和的它,如今每天都会“击打”我数次。好吧,没法做朋友了。

这些细微处的交互贯穿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可以想想,你设计的产品和服务有没有增加人们的压力?对情绪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本文结束,还有下篇

下一篇文章中,我将展示Laban workshop的一些成果,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关于实体性和情感体验的认识。欢迎访问我的网站。

译文结束以及更多资料开始的分割线 -----------------------------

Laban运动分析理论

Laban运动分析(LMA,即Laban Movement Analysis)是一套用来描述、表现、阐释、记录一切人体运动的方法,最初由Rudolf Laban提出。Rudolf Laban(1879-1958)出生于奥匈帝国一个贵族家庭,曾在法国学习建筑,期间对人体运动形式与空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后来他的研究开始集中于人体运动形式,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Rudolf Laban

这套理论结合了解剖学、运动机能学、心理学、拉班舞谱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用于舞蹈、表演、音乐、运动、治疗、商业咨询、人类学研究等领域。

理论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Body
Effort(或称Dynamics)
Shape
Space
这里就只关注跟设计最有关系的Effort部分吧。

LMA理论中的Effort

Effort也称dynamics,是一种理解运动中更微妙特质的体系,其中考虑到了运动者内在的意图。举个例子:“愤怒地击打某人”和“伸手去拿杯子”——二者都是伸出了手臂,那么它们有何区别?正如Effort所阐释的那样,二者中动作的强度(Weight)、对运动的控制(Space)、运动的持续时长(Time)是极为不同的。

Effort以4个因素来考量运动,每个因素含有2个相反的特征:

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_第3张图片
Laban Effort表
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_第4张图片
Laban Effort示意图

空间(Space)、强度(Weight)、时间(Time)这3个因素构成了Effort Actions,或称Action Drive。3个因素中共6个相反的特质两两组合,得到8个动作类型,可被描述为漂浮/Float, 击打(刺入)/Punch (Thrust), 滑行/Glide, 劈开/Slash, 按压/Press,拧绞/Wring, 轻弹/Flick, 轻拭/Dab。由此,Laban运动体系阐释了代表内在情绪的6个特质与8种肢体动作的联系。这套理论最直接的应用,当然就是表演艺术了。

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_第5张图片
8类动作表

另外,除了上述3个因素,Laban中还有第4个因素Flow,它用来衡量一系列动作的延续情况(区别于Time去衡量一次动作的延续情况)。

更多资料结束的分割线 -----------------------------

其实,译文的作者Erik Dahl并非第一个将Laban运动分析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领域的人。2010年,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就产品对用户行为的引导,讨论了Laban理论:《Designing Behavior in Interaction: Us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a Mechanism for Design》

交互设计必然不等于画线框图。随着物联网、可穿戴的发展,交互方式会更加多样,人的各种感官将被调动,而不只是通过视觉阅读获取信息。然而要针对某个感官进行设计,就需要了解这个感官工作的原理,否则会感到一头雾水。Laban理论中的Effort Actions虽然不能给我们认知科学的知识,但至少令我们可以从一个稍稍定量的方式去思考,产品怎样去带给用户特定的情感体验。比如:夜间模式除了降低图像界面的亮度和对比度,还能有什么玩法?——让产品的一切行为和界面变得像浮动(Float)那样持续、轻柔而间接;成功删除的反馈可以是怎样的?——像轻弹(Flick)掉了一片纸屑那样,给出突然、轻柔而间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反馈……

不过我也感觉,这套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局限于细节的推敲,在产品已可用的情况下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与交互设计更基础的一些层面可能就没什么关系了。

Erik Dahl的文章还没完。继续期待下一篇文章中,他用Laban理论玩了些什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的实体表现与情感体验:Laban运动分析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