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楚风传文脉 化繁为简绽书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灿烂多姿的文化艺术,迭延百代千年,勾勒出浑涵苍茫、博大浩瀚的中华文明。
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兴衰消长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书法艺术当是极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类。几千年来,伴随着文人的笔墨纸砚,中国书法艺术与民族精神逐渐融为一体,融汇成为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翰墨精神。
时至今日,随着硬笔等书写工具以及电脑的普及,毛笔书法的实用性已逐渐消退,但是书法这项古老的艺术,始终散发着美与想象的无穷魅力,令人为之迷醉倾倒。书法艺术,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如今倡导国学的新时代,更是勃发出耀眼生花的艺术光辉。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史,前后历数千年,篆隶楷行草渐相演变,各异其体。书法家也是累朝迭出,风貌性情,大异其趣,雅闻轶事口耳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眼中的书法家是个妙人儿:“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纯洁、质朴,却又洒脱、随性,笔意精妙入神。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与他双峰并峙,其眼中的书法家是另外一番模样:“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不拘礼法,放浪形骸,得真性情,其实也是妙人儿。吾观王羲之行书俊逸潇洒,张旭草书恣意狂放,笔为心画,字见其性,书见其人,或有其理。
书法家多是妙人儿,或奔放、或内敛、或雄壮、或柔和,各有妙趣。青年书法家刘祥彬便是一个妙人儿,清瘦少言,扎一个马尾辫,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仙气。他的字,远追蝯叟,暗含李邕笔意,草篆真行熔为一炉,自成一体。
浸淫书案数十年,洗墨为池,秃笔成冢,他对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准是很有自信的。观其作书,水墨淡浓,满纸枯藤云烟隐;锋毫顺侧,遍岗虬松龙蛇腾,绝非朝夕之功可成。然而相比其书法功力,刘祥彬还有一个更大的艺术追求和梦想:他想做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者和推广者。为了这个梦想,他创设了翰墨楚风艺术中心,职能涵盖普及书法教育、推动书法创作、联谊书坛贤士、弘扬书法文化等。中心下设书法院、艺术馆、艺委会,《翰墨楚风》书法杂志编辑部以及翰墨楚风媒体平台,他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提供交流、培训、交易、收藏、展览的艺术平台。
翰墨楚风书法院座落在武汉光谷书城内,闹中取静,古风盎然。室中寥寥几件家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其化繁为简之处,颇切书法之篇章布局,更合刘祥彬心中之丘壑。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作过一篇雄文《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翰墨楚风书法院便有“陋室”之妙。蜚声海内外的书法、篆刻名家,如韩天衡、何应辉、刘正成、石开、胡抗美、张旭光、陈振濂、王家新先生等担任专家顾问,满室墨宝,熠熠生辉。常有艺术界同仁携三两好友乘兴而来,或品茗聊天,消磨半日,或略作盘桓,尽兴而去。其性情作派恰如两晋名士“曾不吝情去留”,又如周作人所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陋室”之妙,妙不可言。
翰墨楚风始创于2007年,迄今十载有余,如今已是盛名在外,先后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考级中心武汉基地洪山区工作站和东湖开发区工作站、湖北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培训基地等。书法院一度发展到13个教学点,几乎覆盖了整个光谷区域中小学。名家指导、学风蔚然,隐然成为湖北省成人及少儿书法教育领域的领导品牌。
我常常觉得,书法艺术是有格局的。格局的大小,决定了艺术的高度。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难求。”其书法创作,重意境而不讲究章法。这是他的艺术格局,成就了千古以来“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东坡先生。
刘祥彬的艺术格局是什么?从他书法院的名字可窥一二:翰墨楚风。“寄情翰墨,见意篇籍”,他有一个“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崇高目标。成功的路很难走,但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青年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刘祥彬已经在湖北声誉鹊起了,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梦想总会照进现实。
如是,当邀同道好友,择一光影斑驳的小院落,沏一壶茶,看院中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便让落地窗,温暖了阳光,闻书香,穿越了时光。琉璃的瓦,粉黛的墙,兰草开在水中央。翰墨丹青,洇染了烟雨巷。
当翰墨才情如暖日清风,拂过荆楚大地的天空,将会生发一般怎样的百花盛开的雄奇景象呢?
文/殷恕忠
刘祥彬,别署翔彬、林铎,法号道达,斋号澄怀草堂。
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翰墨楚风艺术总监、书法院院长,《翰墨楚风》杂志主编,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榜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青年书协副秘书长。
书法作品及书学论文散见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等。长江出版社大型报告文学集《荆楚娇子》、《书法报》曾专题推介。
---------翰墨楚风官方微信平台---------
普及书法教育
推动书法创作
联谊书坛贤士
弘扬书法文化
翰墨楚风艺术中心简称“翰墨楚风”,位于中国光谷腹地武汉光谷书城。中心分设翰墨楚风书法院、翰墨楚风艺术馆、翰墨楚风艺委会、《翰墨楚风》书法杂志编辑部,自媒体设有《翰墨楚风》杂志、翰墨楚风微信公众平台及翰墨楚风今日头条媒体平台,全方位提供一个交流、培训、交易、收藏、展览的平台。书法院有书法、文学两部,名家指导,学风蔚然,立志培育楚地学子诗书并重、人文如一。“寄身翰墨,见意篇籍”是本院之精神写照,“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本院之最高目标。
翰墨楚风专家顾问:(按年龄为序)
韩天衡 何应辉 刘正成 石开 胡抗美 张旭光 陈振濂 王家新
翰墨楚风艺术委员会委员:(按年龄为序)
曾翔 王厚祥 于明诠 崔向君 韩少辉 刘京闻 梁炳伦 李强 陈忠康 陈海良 肖文飞 胡紫桂 周剑初 乙庄 鞠稚儒 栾金广 徐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