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四个基础原则

最近得到APP新开了一门课是《跟熊浩学沟通30讲》,这门课我也是犹犹豫豫的买下了,之所以会由于是觉得担心这门课对自己可能没有什么用。但是自己看了发刊词之后,想了想自己最近的工作情况,觉得这门课肯定会对自己有用,所以就买下了。为什么看了发刊词之后就觉得这门对自己肯定有用呢?因为这门课中所讲的沟通是指:带有一定目的的沟通,也就是说我对沟通是要达成一定的效果的。不是那种闲聊。而我回顾了一下自己最近的工作,包括跟用户沟通,跟下属沟通,跟领导沟通,都是需要达到一定目的的,所以自己就下定决心买下了,而认真看完最新的四讲,并且做完学习笔记之后,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把这门课学完。

在和别人沟通之前,我们应该想一些什么呢?我给举四个具体的场景,你好好想想:

场景1:如果你要和老板谈一谈加薪或升职,请问,在你和老板碰面张口提出具体要求之前,应该思考和准备一些什么?

场景2:如果你要和下属谈一谈他最近的工作情况,你会怎么和他谈?

场景3:如果你的爱人,非常坚持让他/她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祖辈,介入孩子的教育,你不能接受,你接下来会怎么对应。

场景4: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在街上走,你们同时发现就在不远处,地上有100元人民币,如果是无主财产你们可以自由分配的话,你会怎么处理?

如果你已经仔细想了一下,下面我们具体的说说沟通的四个基础原则。

对于场景1,其实你最应该想的不是什么领导心情好不好,我最近的工作表现怎么样,而是决定我能不能加薪的权利在谁手里。也就是说,在沟通之前我们要想清楚,到底是谁求谁。所谓的求谁,也就是说权利到底在谁的手里。根据沟通的双方来区分,一共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权利在对方手里,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了,如果我们沟通的目的是要经过对方同意什么事情,那沟通时就要找到让对方接受的理由。

二是:权利在他方手里,也就是在第三方的手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争取经过第三方的同意,大多数情况下,法庭辩论,辩论赛等都是这种情况。当然公司中你和同事有争端或者冲突,需要领导协调,这也算是一种情况;

三是:权利在双方的手里,这个时候就要想一个共赢的办法,让双方都能够接受,其实找老板升职加薪就是权利在双方的一种情况。你想吧,虽然加不加薪在领导,但是如果领导不同意,我可以离职呀,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只要自己有能力,害怕不给加薪吗?!我现在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对这个感触是最深了。

对于场景2,领导和下属沟通,最忌讳变成闲聊,因为你是领导,你可以控制这个沟通的时间和话题。所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沟通中第二个大的原则,一定要设定沟通中目标,目标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愿景性的目标,这样能够让沟通的双方有一个更好的氛围,从而让沟通更有可能达成一个共识。在设定目标时,最好让自己能够设定一个善意的,对“我们”都有利的目标,设定目标时最怕用你、我、他把沟通的双方割裂开来,这样对达成目标非常的不利。

一种是:现实性的目标,如果每次在沟通时都能够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那即使是非常短暂的沟通,也能让你有一个初步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聊两句。

对于如何设定目标,沟通中更怕没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你就无法矫正自己在沟通时的行为和情绪,甚至是忘记了自己到底是干什么来了,最后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甚至有可能让自己情绪失控,以后再去沟通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对于场景3,其实你自己都可以想想,最怕变成什么,变成争论,无论你怎么讲大道理,理性分析,对方就是不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其实往往都忘记了,我们沟通中肯定是有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分歧。我们可以把这个分歧分一下类,其实就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现实利益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满足对方的利益诉求就行了。如果我从心里就不想满足他的诉求,那其实这个沟通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一种是:认知上的分歧,这种分歧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如果你给对方讲大道理,理性分析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那这种分歧应该怎么办呢,基本只有一种办法:从感情上让他觉得,我应该理解你和同情你。说的诗意一些其实就是,你要给对方讲一个故事,让他认同这个故事里的价值观。

其实,这个场景对与我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基层经理的话,也要好好想想了)最大的提醒就是,如果你的领导已经不认同你的处事方式了,或者你做了一些事情,让领导觉得你根本就不适合公司的价值观了,这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错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讲故事,从感情上把你的领导拉回来,让他重新对你产生信任。

对于场景4,其实不管你们怎么处理,都没有对错,都只是一种风格而已,要想清楚自己沟通的风格是什么。作者把沟通的风格分为了五种:

竞争型、退让型、妥协型、回避型,以及合作型。

从这五种沟通的风格来看,我非常可以肯定自己不是竞争型的,因为自己几乎没有这样思考过问题:即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舍弃和别人的关系。我也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不是回避型,因为自己也几乎没有因为怕什么事情,而不敢去和别人沟通。而且最近通过学习一些沟通的课程了解到,因为惧怕沟通过程中的冲突而不敢去沟通,是沟通的一个大忌,经常犯这个大忌的人,应该就是回避型的人。

至于退让型、妥协型,还有合作型,我们第一眼看过去肯定是觉得合作型更好,但是合作型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思想不仅要意识到自己要尽全力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方案,让沟通的双方都能够获得满意的、更大的利益。但现实情况是,建设性的方案那有那么好想出来呢?如果提不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我自己倒是觉得,因为一些利益的考量和后续合作的考虑,采取退让型和妥协型的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沟通结果。

这就是我们在沟通之前要想清楚的沟通的四大原则:

一是:沟通的权利在谁那,要想清楚;

二是:沟通的目标是什么,要想清楚;

三是:沟通的分歧是什么,要想清楚;

四是:沟通的风格是什么,要想清楚;

只有把握好了这四大原则,我们在沟通中才能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不断纠正和比较,自己沟通的初衷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如果初衷都失去了,那沟通的任何技巧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117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的四个基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