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娱导读: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如何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同样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惑。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带领观众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
《他乡的童年》将各国的教育客观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不刻意溢美,也不回避问题。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如何传递给孩子成功的概念?生活在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社会的孩子如何在学会分享的同时守护属于自己的权利?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如何借助线上教育缩小教育差距?这些问题在纪录片中都一一得到解答。周轶君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出发,亲自走进各国的课堂,与当地孩子、老师、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寻求最好的童年教育方式。
展示教育初衷:除去利益之外的责任感
教育是一个各方面互动的结果,成功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单枪匹马,而是各个群体的众志成城。无论是《他乡的童年》的主创人员在明知经济效益一般的情况下出于文化责任感坚持完成纪录片的制作,还是片中不同国家的老师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牵挂着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他们汇集微薄之力只为看到孩子们在学校灿烂的笑脸。
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周轶君在谈及自己制作这个纪录片的初衷时说道:“这个是我最初(为了)解决我个人的困惑的,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困惑。”周轶君身上母亲与职场精英的双重身份让她对童年教育这个问题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周轶君在找到制片人干超时,干超直言这部片子可能一开始不会得到太大的关注,并提醒周轶君商业预期值不要太高,而是“出于文化的责任感,我们应该做。”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关乎着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教育的基石。芬兰三年级的老师拉尼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在大学继续进修,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内容。她认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学生,因为她获得的所有知识就是她能给学生的东西。
地域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但是始终有一群人在默默努力,力争缩小这一差距。印度的苏卡塔教授1990年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印度的贫困地区安装电脑,建立“云中学校”,通过互联网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印度每一个地区。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利用学校的互联网资源自学成才,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而远在英国的资深新闻编辑马丁多年来一直坚持帮助印度和阿富汗修建学校,通过一己之力为当地人提供最需要的教育场所。
正是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的共同努力,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才可以享受到先进的教育,拥有了看向世界的能力。
教育方式差异的背后:教育目标的殊途同归
地理环境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各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但当观众真正走进不同国家的课堂,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后,便会发现,教育的方式虽然千姿百态,教育的本质却殊途同归。引导学生接近自然,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思考能力是教育始终不变的目标。
位于日本大阪的莲花幼儿园,学校的工作人员在学生到来前进行晨练场地的准备——平整沙子并喷上水,打造人工的土地。学校的校长秋田光彦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晨练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最适合孩子运动的场地,让孩子能够在一天中最好的时刻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
同样位于日本的藤幼儿园,圆形建筑的独特设计让孩子们能够进行活动,建筑中央巨大的圆形草坪则是园长加藤积一一年四季进行耕种的场地。在孩子们活动的区域进行种植,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株植物的播种、生长、开花与结果。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让这里的孩子更早地认识到原生态的东西,在观察自然万物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与奇特。
芬兰的卡苏卡拉小学正在没有围墙的教室进行教学活动,劳拉老师是这堂名为森林课的老师。劳拉老师带领孩子在自然中学习,认识自然万物,真正融入到自然中,甚至将书本上的课程带入自然万物中,在森林中教授课堂内容。劳拉老师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和理念。独立思考能力对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都至关重要,而在不同的国家,传授这一理念的方式各不相同。
日本藤幼儿园通过各种精巧的设计,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思考,从而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行为。藤幼儿园教室的门经过专门的设计轻易无法关严,而在冬天时靠近门的学生会因此感受到寒冷,通过这一设计引导孩子思考自己不经意的举动会为其他人带来麻烦,进而学会努力把门关好,把事情做好做彻底。
而在没有竞争压力的芬兰比起学到多少知识,如何学习是芬兰教育更加看重的部分。芬兰的教学将知识与现实生活充分结合,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同样位于欧洲的英国小学的墙上粘贴着许多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十分“大”的问题:什么是自由?尝试以后失败好还是不去尝试好?爱与被爱哪个更容易……正是这些可能超出孩子理解范围内的问题时刻提醒着他们去思考。
思考的空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完美教育
《他乡的童年》始终保持一种克制的叙述方式,不轻易下定结论,将不同地区的教育方式原原本本的展示出来。提供信息的同时却不评判,聚焦观察却不定论,提供给观众一个多义空间。
该片在展现日本倡导身体教育,提倡自主思考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日本集体教育下孩子的个性发展容易受到压制的问题。日本国际广播电台、国际事业部组长太和田基在提及日本的集体教育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担忧:“我有点担心在日本的学校里面孩子学习的个性没有了,小孩子应该有很多选择。”
同样是广受国际赞誉的英国贵族教育却在英国国内备受争议,英国社会认为其导致普通人无法获得最好的教育机会,拉大了社会差距,造成了精英教育下阶层固化的现实。
而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却在自身发展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教学方法—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这一从贫困地区“云中学校”发展而来的教学观念很快被其他学校采纳,教学效果显著。而印度社会对孩子极强的容忍度也在不知不觉间吸引了其他国家学子前来求学。在台湾上学因有轻微多动症被同学嘲笑的陈子齐在印度将潜在的创意充分施展,一点点重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信心。
《他乡的童年》用一种相对克制的表述方式表现出了不同地区教育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从而引发观众对自身现实的观照,在观看中反思,吸取不同教育方式的可取之处,从而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教育方法。
与其说《他乡的童年》在探寻一个完美的教育方式,不如说它在展现各国不同的教育观念,提供给观众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毕竟普世性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在结合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孩子成长天性的教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