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女》这部影片将暗淡沉闷的现实包裹在绚丽的幻想中,用清晰的时间轴呈现了“月光女孩”艾丽莎不断被压抑却始终保持着希望的内心世界。
与都市人的扭曲病态相比,艾丽莎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她以奔跑表达情感,在命运的接连打击下依旧拥抱生活,散发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剧作结构分析
影片的剧作结构偏内向化和私人化,如贯穿影片始终的十三个篇章、七段梦境、几次奔跑与疾走,这种设置使得观众能够深入艾丽莎的内心世界,仿佛与她一起成长,最大程度上感受她的喜怒哀乐。
影片通过不同的篇章讲述了艾丽莎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与挫折,她不仅一直保持着纯真美好的内心,她的奔跑更体现了她对生活既拥抱又反抗的坚强态度。
1.贯穿人生的十三个篇章
正如《故事》所说,“每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仅仅挑选出几个瞬间,就能展示整个人生。”
《水仙女》中一共出现了十三个时间节点,使整部电影如同传记一般清晰地呈现了艾丽莎的生命脉络。同时,这些时间点上发生的重要事件,都对艾丽莎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轨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导演详略得当地选取了艾丽莎三个六岁的时间点和十个十八岁左右的时间点。
前三个篇章构成了剧本的第一幕,即艾丽莎的童年生活;第四到十二篇章构成了剧本的第二幕,即艾丽莎搬到莫斯科的生活。最后的篇章是剧本的第三幕,占据了将近30分钟的时长,讲述艾丽莎阻止沙夏登机的过程和结果。
影片的前20分钟重点叙述了小艾丽莎对父亲的渴望以及成为芭蕾舞者梦想的破灭。
第一幕的激励事件是她芭蕾舞梦的破碎,这打破了她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母亲、芭蕾与命运的迹象》通过芭蕾舞者选拔这一事件集中展现了母亲的好色、易怒、对艾丽莎感受的忽视,母亲正是促成艾丽莎人生种种悲剧的重要推手。
高潮部分则是小艾丽莎的失语,《光芒的终结》以日蚀隐喻没有父亲这一缺憾对小艾丽莎的沉重打击。对母亲的失望和对父亲的渴望贯穿艾丽莎的整个生命历程。
在第二幕中,搬到莫斯科的艾丽莎对生活再次充满希望,她身穿红衣穿梭在冰冷压抑的大都市中,努力探索生命中的诸多可能性。
很快,冷漠的都市、粗暴的老板和依旧好色的母亲让她对生活再次失去希望。在她打算自杀时却峰回路转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遇见沙夏后,影片中的每一个篇章都与爱情有关,她在爱情眼看触手可及时才发现瑞塔是沙夏的女朋友,情绪再次跌落谷底。
最后一个篇章《雨过天晴》中,艾丽莎想尽办法阻止了沙夏登机,雨过天晴之后她却意外丧生。
2.折射内心渴望的七段梦境
与影片莫斯科部分的低饱和度色调不同的是,艾丽莎的梦境总是带着童话般的明亮色彩,一扫现实中的阴霾。
她的梦境构图简单,人物也不多,每一次的梦境都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体现了她孩童般简单纯净的性灵。同时,这些梦境带着剪纸或简笔画的平面感,仿佛在那里时间是停滞的。
这些童话般的梦境是艾丽莎为自己保留的一片净土,她总是平静地看着几个不同时空的自己嬉戏,难以忘却的童年伤痛交杂着对生活新的希冀。
(1)00:12:46对父亲的渴望:
后景是海和停滞的轮船,中景是穿着芭蕾舞服的小艾丽莎,身穿潜水服的父亲逐渐出现在前景中,两人互视并进行简单的对话。“身穿潜水服的男人”是小艾丽莎对父亲形象的孩童般的想象,正是陌生水手的出现提醒了小艾丽莎父亲的不在场。
(2)00:35:09对朋友的渴望:
认识了截肢女后,艾丽莎再次做起梦来。后景依旧是蓝色的海水,艾丽莎坐在沙滩上看海,然后回头开心地笑。第二天艾丽莎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正是朋友的出现让她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3)00:40:30与母亲的隔阂:
艾丽莎坐在沙滩上看着穿着白色芭蕾裙的小艾丽莎与戴着手机玩偶的自己围绕着父亲嬉戏,母亲推着满满的购物车走了过来。“妈,看!父亲回来了。”母亲再次忽视了艾丽莎的内心需求,问道:“艾丽莎!为何要坐在石头上?我说过多少次了,你要穿上长裤!听见没有?”这个梦境展现着母女之间的隔阂以及父亲的缺失对艾丽莎的伤害(图1)。
(4)00:53:13对爱情的向往:
遇到沙夏后艾丽莎开始做梦,从这里开始艾丽莎的梦中不再有父亲。艾丽莎和沙夏面对面坐着,看着小艾丽莎与手机玩偶在沙滩上嬉戏。两人对话,艾丽莎为沙夏戴上帽子。
(5)01:27:15不再渴望父爱:
首次约会后,艾丽莎再次梦见了沙夏。她戴上了父亲的水手帽,坦然地说父亲死了,并且告诉沙夏有了他以后自己不再怀念父亲。这表明爱情的出现已经填补了父爱的缺失给她带来的遗憾。
(6)01:38:09预见飞机失事:
失恋后艾丽莎梦到沙夏出门坐飞机,梦中的画面是饱和的明快的。接着她与沙夏一起看飞机,结果飞机爆炸。这时他转过头来,这个人并不是沙夏,而是一个笑容诡异的男人。
(7)01:51:12她治愈了一切:
最后一个梦境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处,死去的艾丽莎一个人坐在沙滩上,回过头冲镜头开心地笑着。
3.追逐与逃离:艾丽莎的奔跑与疾走
最后一个重复出现的意向就是艾丽莎的奔跑,她为什么要跑?奔跑是寂寞灵魂的舞蹈,奔跑的时候也是观众最贴近艾丽莎灵魂深处的时刻。
她的奔跑大体分为两类,一为追逐,一为逃离。
追逐是积极的正面的,体现了她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逃离则是负面的,是她对生活的反感和对命运的抗拒。二者相互映照,彼此冲突,展现了艾丽莎充满戏剧张力的人生。
同时,艾丽莎的奔跑有着一条清晰的追逐-逃离-追逐的变化线,她从快乐的、充满渴望的,渐渐变成痛苦的、害怕的甚至是愤怒的,她在最后一次奔跑中重新找回了最初的平和与愉悦。
影片开头,小艾丽莎从水中一跃而出,在码头上尽情奔跑。六岁的艾丽莎天真可爱,充满热情与活力,她的奔跑正是她天性的释放。
当她看到水手们下船时,她奔跑到甲板上在人群中不断寻找,这次奔跑投射出她对父亲的渴望。
当小艾丽莎被母亲告知父亲不会回来后,情绪跌入低谷,她的奔跑开始由快乐转向痛苦。她一边在心中默念“这不是真的”一边疾奔,这里既运用了长焦镜头使她的奔跑像是原地踏步,又运用跳接不断变换着奔跑背。她似乎无路可逃,如何也跑不出父爱缺失对她造成的伤害。
第五次奔跑则是艾丽莎对自身欲望的逃避,她一边跑一边默念“这不是真的”“不是我”。然而,即使摆脱了在此处可指涉欲望的红色外套,在她奔跑途中接连映入眼帘的红色标语却将她牢牢困住。这里同样运用了一个长焦镜头,各种标语不仅给了特写,还不断出现在艾丽莎的奔跑背景中,手法与第三次奔跑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与奔跑相比,她的疾走在绝望之余带有对人生更明显的厌恶和更强烈的抵抗意味。
艾丽莎第四次是疾走而不是奔跑,十七岁的艾丽莎回家发现母亲正围着陌生男子献殷勤,儿时的不快记忆再次翻涌,她默念“我要远走高飞”愤怒疾走到海边。
对生活的厌倦和对母亲的反感一点点吞噬着她的内心,直到她们决定搬去莫斯科,艾丽莎才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她的再一次疾走发生在莫斯科,同样是对痛苦、不满和愤怒的宣泄。她在十八岁生日那天遭遇球迷暴动,又被老板一阵痛骂还扣了工资和驾照,她一边疾走一边在心中骂着各种脏话。当她发现母亲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豹纹内衣时,她对生活的厌恶达到了极点,做出最绝望的举动——自杀,这也是她对人生最消极也是最决绝的一种抵抗。
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幕,挽救了爱人的生命让她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她开心地在街道上游荡,或跑或走,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那种释放天性的感觉。她不再压抑,不再沮丧,她再一次渴望拥抱生活,拥抱生命。
人物性格分析
艾丽莎的形象特征及其变化能够反映出她对生活的态度,从她的不同形象中可以看出她在不同时期对生活或拥抱或逃避的矛盾心态。而她对生活既抗拒又拥抱的矛盾态度,与她欲望“萌生——破灭——再次萌生”命运式的循环有着极大的关系。
1.艾丽莎形象的矛盾性
《故事》中指出,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观众能发现了某种共通的人性,某些东西能拨动观众的心弦。我们之所以能在主人公艾丽莎的身上得到某种共鸣,正是因为这个人设少有其他电影的美化色彩,非常现实和接地气。
艾丽莎的形象是矛盾的,既能看出她对生活积极的一面,也有着消极的一面。儿时的失语是她在遭受了芭蕾梦碎、母亲不忠、父亲不会回来的多种打击下对生活失去希望的表现,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直到沙夏出现,爱情的力量才使她对生活重燃希望。
长大后的艾丽莎在家乡身着灰黑这种比较低调不起眼的颜色,这时的她对生活已然失去了兴趣。来到莫斯科以后,她时常穿一件红色外套,外套下是一件红色条纹的长袖衫,最里面是一件红色条纹的背心。红色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颜色,象征着她对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套在手机玩偶中的她好奇得观察着大千世界,是城市中充满童趣的一抹温暖黄色。套在啤酒玩偶中的她则笨重不堪,情绪低落,试图将自己封闭起来。
从体态上来说,长大后的艾丽莎总是含胸驼背,在体态上缺乏美感,这是她对待生活消极的一面。她时常戴着帽子,这也是典型的拒绝向生活敞开怀抱的表现。小艾丽莎一直渴望做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这个愿望却被母亲残忍扼杀。看着舞蹈教室里体态轻盈、线条优美的芭蕾舞教师,观众不禁会想象:假如艾丽莎如愿学了芭蕾,是不是她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呢?母亲对艾丽莎说过,“艾丽莎,背部打直!你不是想过要当芭蕾舞者吗?”艾丽莎却没有对母亲的建议做出任何回应。挺不直的背也许是艾丽莎对于母亲的一种抗议,同时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她,自己有一个做芭蕾舞者的梦想被扼杀了。
艾丽莎有过一次明显的改变形象的行为。在爱情的鼓舞下,她试图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头绿发是她特立独行的表现。同时,绿色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颜色,海草般的头发也寓意着艾丽莎不同于都市人的纯真心灵。
2.无法被满足的欲望
《故事》中提到,主人公将踏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与各种(内心的、个人的、个人外的)对抗力量抗衡,最后能或不能达成欲望。艾丽莎在短暂的一生中有着各种或大或小的欲望,然而却几乎都没有达成,造成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缺憾。
《故事》还提到,主人公必须对激励事件做出反应,不仅激发出一个自觉的欲望,还会激发出一个不自觉的欲望。“芭蕾梦碎”这一激励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小艾丽莎对父亲的渴望,而学芭蕾舞的梦想则被她压制下来,成为伴随自己十几年的不自觉欲望,让她只能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命运。当母亲告诉她父亲不会回来的真相时,艾丽莎的希望破灭,她决定不发一语来反抗这个世界。希望父亲归来这个自觉欲望也被自己压抑下来,与芭蕾舞梦一起成为她的不自觉的欲望。
海啸后全家人要搬去莫斯科,这时她才展露了笑颜。在莫斯科的生活也并不算好。遇到那个下半身截肢的女人后,艾丽莎有了一个新的欲望——到大学学习。她认为自己的欲望导致了他人的死亡,决定“就这样,再也没有欲望了”。十八岁生日那天,她觉得应该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之前看到的芭蕾舞课程的宣传单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打算重拾学习芭蕾舞的梦想。但是突然出现的足球迷暴动却破坏了她的计划,欲望再次被压抑。
艾丽莎遇到沙夏后对他一见钟情,甚至开口说话,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爱情成为她新的欲望,一度填补了她没有父亲的缺憾。然而瑞塔的出现让她失恋了,这个欲望最后也扑空了。最终,只有阻止沙夏登机这个欲望得到了实现,心满意足的艾丽莎在街上欢快地游走,最后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死亡的那一刻,她看见儿时的自己穿着芭蕾舞裙笨拙地学着芭蕾。
艾丽莎的一生都流连于这些无法实现的欲望,她迷惘着,痛苦着。即使如此,她也始终心怀希望。比如她在影片中的叙述语气一直是欢快的,充满童真的。即使自己因车祸而死,她依旧语气轻快地诉说着,还不忘安慰观众。
影片主旨分析
在艾丽莎一家搬去莫斯科后,影片以低饱和度的灰暗色调强调现实的冷酷与压抑,画面中的红色便显得极具冲击力,暗示着个人的挣扎和渴望被释放的欲望。与艾丽莎的赤子之心相比,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则麻木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正因如此,水仙女艾丽莎才显得更为可贵。她不同于流俗,把月光带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1.表里不一的现代社会
艾丽莎一开始对莫斯科充满了期待,她面带微笑将自己特殊儿童的手环扔到了海里,这表示她对自己旧有身份的抛弃,打算重新做人。然而,一开始五光十色的大城市场景以快速剪辑的方式匆匆闪过。接下来,镜头中出现艾丽莎一家人的新居所,画面一下子恢复了低饱和度的压抑,而且使用固定镜头拍摄,突出了居民楼的呆板乏味。莫斯科这个国际大都市看似多姿多彩,实则冷漠压抑。
同时,城市宣传海报的频繁出现更暗示着现代消费社会营造的虚假幻象。莫斯科这个现代城市遍布着形形色色的海报,它们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影片中的海报标语有着反讽和暗示两大作用。
首先,这些标语为人们编织着美丽的梦境,与之对照的则是丑陋的现实,虚幻的消费社会与冷酷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与现实严重不符甚至相反的标语,不仅让艾丽莎感到讽刺和困惑,更引发了观众对当下消费社会的反思。
当艾丽莎被母亲送到合唱团时海报上写着:“我们保证会让你梦想成真”。当艾丽莎一家人搬到莫斯科时,巨幅海报粗暴地挡住了公寓的光线,海报上则写着:“回家真好”。和截肢女在商场狂欢被老板赶出来时,艾丽莎冷漠地看着海报上的标语:“每个人都喜欢你”。当艾丽莎落落寡欢地走在街头时,海报上写着“辉煌的生活”“别等到明天”“给你自己买一双”。
海报的另一种作用则是对艾丽莎自身欲望的暗示,这些标语刺激和鼓励着个人欲望的滋生,打造着充满物欲的现代消费都市景观。艾丽莎一方面认识到标语的虚假性,另一方面也不由自主地接受了海报的暗示。拿到大学录取名额后,艾丽莎看到海报对她的种种暗示,如“胜者全拿”、“顺着你的渴望”、“凡事操之在你”“进步取决于你”“欲望的动力”“是你的抉择”“别怕你的欲望”“你形形色色的欲望”。这些以红色字体写就的标语十分醒目,体现着自己欲望的无处不在。
在沙夏家度过一晚后,艾丽莎看到轮船上的标语:“会没事的”。把头发染成绿色以后,她看到地铁海报写着“改头换面,如何在四周内改变自己”。沙夏带着艾丽莎去找凤梨的时候,各种标语也不断出现。比如“我们终于在一起”(图16)“事事尽其在你”。在她决定和宅男做爱时,标语是“如此的容易”。当艾丽莎成功救下沙夏后,她愉悦地走在街道上,海报:“跟着星光走”“明天会更好”“未来要靠你”(图17)“你很特别”。
2.人性的麻木与扭曲
影片并没有将视野局限在艾丽莎个人身上,而是描绘了许多如艾丽莎一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乃至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边缘人物。同时,影片重点探讨了大城市中人性在欲望下的扭曲。
首先,影片既将目光放在主流社会上,又关注的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即那些在世俗意义上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对群像的刻画将莫斯科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社会百态展露无遗。艾丽莎虽然对莫斯科充满热情,却在生活中屡屡碰壁。莫斯科看似给人以无限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艾丽莎越努力,越发现自己人生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坍缩。
与艾丽莎类似,她的母亲、截肢女和口交男都籍籍无名,干着不起眼的工作甚至在街上流浪。艾丽莎的母亲是一个肥胖的女人,她脾气暴躁,性欲旺盛,不太关心艾丽莎的内心需求。这一人设也打破了我们对“胖子往往善良懦弱”的刻板印象。艾丽莎唯一的女性朋友是截肢女,她总是满口脏话,不惧世俗对她的偏见,在城市边缘以自己的方式流浪着。
沙夏和瑞塔是在社会地位较高的主流人物,他们的身上带着许许多多的都市病。沙夏冷漠、自私、怪异,与人交流缺乏耐心,有酗酒的毛病,甚至有自杀倾向。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些负面人物,如大学委员会成员、艾丽莎的老板,他们自私、冷漠且麻木,对人对事缺乏同情心。
在大城市中人性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对性的病态需求,赤裸的性欲充斥着全片。他们对于性的病态需求与艾丽莎对爱情的忠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艾丽莎的母亲每次见到男人就难掩内心的兴奋,她肥胖的体态不符合社会主流审美,缺乏性魅力的她将对爱情的渴望转化为对男人的渴望。艾丽莎在大学遇到的男孩同样表现出了对性的病态需求。他是个典型的宅男,家中挂着巨幅的裸女海报,张口闭口不离性,甚至向艾丽莎提出了口交的要求。但是,当艾丽莎带着避孕套和伏特加找上门来,他却展现了自己温柔的一面,试图安慰失恋的艾丽莎。
对红色有着强烈执迷的中年女人在与一个年轻男子约会,他们的爱情更是充满了性欲的味道,无处不在的红色暗示着欲望对人性的扭曲。而沙夏与瑞塔之间的感情也有些类似,瑞塔对沙夏有爱情,沙夏对瑞塔则性需求多过爱情。
当艾丽莎因车祸而死后,影片的饱和度重新回到了正常数值,原本压抑昏暗的都市变得鲜活起来,沙夏和瑞塔依旧在一起,截肢女愉快地前行着,艾丽莎的母亲满足地推着购物车,红衣女与年轻男子在车里亲热,祖母安详地坐在窗前……这一刻,这个城市终于展露了她美好的安详的一面,似乎那些压抑的扭曲的人性都因艾丽莎的死亡而被治愈。
电影《水仙女》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既展现了社会残酷不堪的一面,将都市症候暴露无遗,又将它包裹在一种梦幻童话般的叙事风格中。正因为认识到了社会的压抑和冷漠,我们才更要向水仙女艾丽莎一样保持一颗如月光般纯真美好的心灵,为昏暗的现实抹上一层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