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的耐力是一生平庸
没有耐力的能力是一时之勇
让能力和耐力成为你厚积薄发的底气
——《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
前几日,我闲来无事翻看《三国演义》,翻到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故事讲的是周瑜要求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即可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前两天毫无动静,第三天夜里才带着鲁肃借的二十条经过修整的船来到江面,只在浓雾中做出击鼓前进的动作,曹操思量浓雾较大无法探知敌人虚实,调派弓箭手朝着声音处放箭。天亮后,诸葛亮所借船上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完成了三天十万支箭的任务。
故事中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很好地预测到三天以后天时地利人和;了解曹操的疑心,把握对方心理走向,才能够准确的借到箭。诸葛亮不仅仅是军事家,放到现在还是天文学家、心理学家、谈判高手,这是诸葛亮的能耐的体现。
日常中,如果对某个能干的人进行夸奖,人们常常使用“能耐”一词。能耐是什么?能耐就是能力加耐力,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人不仅仅才华横溢还有持久性和持续性的付出,这才是能耐,也是成功成事的最基本原则。
“小强职场说”的创始人陆强在《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一书中提到“能力的上限与耐力的底线,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空间”,这是任何一个人最终成功成事的前置条件和关键因素,并且也是个人得以发展必备的基础。你的人生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能”有“耐”,二者配合、扶持。
为什么出现职场瓶颈、个人迷茫,这种问题真的无解?
“我都已经在公司10年了,为什么这次晋升选了那个来了才半年的小伙子,难道就因为比我年轻?”
“我想要提升自己,但不知道该怎么精进?”
“我天天忙于职场的各种琐碎事情,有点厌烦”
……
这些都是职场中很常见很典型的例子,不是不努力,但有力无处用,不是不想晋升,但不知道为什么年年都不“达标”,这是为什么,是否真的无解,是否真的只能就这样浑浑噩噩?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想获得成功,即使不能够如成功人士一样成功,但至少也会让自己问心无愧。职场出现瓶颈、个人出现迷茫,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但主观因素依然是个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
普通人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办,然后想办法,最后解决问题,此事到此为止;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问题怎么产生的,寻找根源,针对于根源进行相应的办法解决,最终解决问题,但同时也会思考在哪些地方还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又该如何进行避免。
同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可能大差不差,但是收获却完全不同,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不大,但具体的思考和行动过程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是职场瓶颈、个人迷茫的关键因素,对于如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何解除职场瓶颈、个人迷茫,可能需要的就是人的变化,比如增强能力,比如加强耐力,比如更好的把握整体变化。
如何把握人的变化,获得成事的“能”、“耐”?
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一些客观因素,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没有人天生希望自己失败,更没有人喜欢被人看不起,所以才有了奋发图强,才有了挑灯夜读。
成事是少数人,持续成事之人更少,持续成大事之人是少中又少。作为普通人,不仅仅拥有一个远大目标,更要有一个远大的思维,想要获得最基础的成事,“能”与“耐”不可或缺。
“能”=能力
“我能做吗?我不会,我可能不太适合”
“这项工作有点与自己专业不搭,还是算了”
“找工作怎么就没有对口的呢?”
……
你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吗?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清楚,他们只将自己限定在一个小框框中,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片水洼,忘记了稍微远处还有一片汪洋。
1.个人定位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喜欢某项工作才去从事某一项工作,更多的情况是干一行爱一行而非爱一行干一行,当初踏入行业也并非自己的主动,可能是一些因素的推动,一旦遇到了困境,就开始自怨自艾,就开始抱怨当初的选择,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里?
如果不合适,一般有两条路选择,要么死磕,留下来,要么轻松,走人。
留下来,那就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如何更好的寻找到工作的关键,解决掉出现的困境,顺便将自己的位置好好的看清楚。
走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曲线”,这是美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的理论,本意说的是企业发展,运用到个人发展上面就是在一条路上走不通,换一条适合的路。
个人定位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基础认知,了解自己可以发展的路线,可以更好地去奋斗去前进。
2.思维升级
人与人之间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取决于思维的不同,思维的不同从何而来?
如果一个喜欢事事追求根源的人与一个只需要做好布置好的任务的人,两个人谁会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呢?显而易见,是一个愿意思考的人。他的思考并非仅限于当前的事情,他会将这种事情进行扩大,变成一种思维套路。
思维升级不仅仅靠思考,可能还需要一些内容的输入,需要一些实践的积累,当然更需要个人在这些综合因素之下进行消化、总结、反省,直到将这些内容变成个人的财富。
有的人说下班时一天中最幸福的时间,可以刷刷手机,看看电视,有的人会说下班比上班还累,各种赶作业各种知识输入,所以职场人之间的差距也由此拉开。
3.制定目标
目标不仅仅用来制定,还需要用来实现,制定目标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实现。很多人会制定一个很大很浮夸的目标,以至于穷其一辈子都无法实现,还一直当做吹牛的资本,殊不知多少人在背后将其当做笑话。
有的人制定的目标过于短浅,比如我就想有一份工作,踏踏实实等退休,这样的人太过于平庸,注定无法成事和成功,公司的各种晋升也会与之无缘。
还有一种人,他们制定目标,看似很高远无法实现,但实现这个目标的每一个阶段每一步,这种人都很清楚,就像剥洋葱,一层层的,有序不紊的持续推进,直到最终自己的目标实现或者距离目标很近。
个人成长需要目标,个人能力发展和提升更需要目标,目标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激励,让每个人不会每日“无所事事”。
“耐”=耐力
耐,耐久、持续,是一种延续。短跑需要爆发力,而跑过马拉松或者中长跑的人都知道,这种比赛更多时候考验的并不是跑的多么快,反而是考察的耐久性,耐力如何,这与我们的个人成长如出一辙。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来”,我们的个人成长才有“终身学习者”,才有了耐力比拼,日常中,该如何获得耐力呢?
1.反其道而行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正常轨迹中前行,有的人可能某个节点“加油”一下,他们跑在了前面,有的人因为脚一滑,掉在了队伍后面。记得看电影《大玩家》,他们过第一关的时候,主角根据线索反其道而行,当所有车正面冲向终点的时候,他反而向反方向开去,最终他获得了第一关的线索和奖励。
并不是所有的路都是正常前行,有的时候,还要比拼一下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运用。职场中,很多人能力超级棒,但一直得不到提升,可能原因出在了自己的情绪控制上面,出在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上面,甚至出在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拖拉上面,等等,为什么不将十强反过来思考一下,寻找解脱之法?
耐力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沿着一条自己无法成功地道路追赶别人的脚步,反而是换一条荒无人烟的道路,检索自己不成事的原因,进行各种修补,这样反而比其他人更接近于成事成功。
2.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哪怕进步的只是一点点,当然前提是找对了前进的方向,而不是钻进了牛角尖。
我们都听说过复利效应,这种效应之下,经过长期的累积,就会远远的超过当时的投入,而耐力就是一种长期累积,将每个人自己的努力,每个人的勤奋,每个人展示的能力综合,最终达到那1%。
3.但行其事,不问前程
如果一个人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考虑未来,或者说就将自己定义在一个狭隘的可见的目标中,他最终反而不一定能够实现目标,但对于那些只管找准目标安心做事的人来说,坚持下去,反而积累了更好的前程。
一次爆发式成长,都是蓄谋已久的积蓄。
这是陆强在《能耐》中写的一句话,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相符。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瓶颈,有迷茫,但是在这个时候,你是放弃还是死磕,就决定了你的下一个阶段是提升还是退步,同样在遇到下下次的瓶颈的时候,你还会继续打破瓶颈,继续前进,一步步的闯关打怪,直至获得自己的想要的目标。
很多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殊不知自己脾气不好,情绪不稳,公司领导如何将工作放心交给你?相反,如果只是拥有老黄牛的勤恳,一直吭吭吭的使劲,却从来不抬头看路,公司如何敢让你决策事宜?
只有能力加上耐力,才是将来不管在哪里站稳脚跟的基础,也是将来成事的最简易最简单法则。
【 文/职场胡同】源于大学路,八方延伸,专注职场沟通、案例分析、职业规划等,为小萌新老油条提供职场法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