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熬夜整材料  开心写日志

  9月24日那天,如果不是我一再坚持,我极有可能错过古老的、神往已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其实,早在去青城山之前,我就建议先去看都江堰。可小杨一再声称都江堰没啥看头,去了也看不懂,看了直后悔,还不如不去。

  从映秀回来,我再次提出去看看都江堰。小杨继续坚持他的观点,说是不如回成都市区看看那些知名的景点。

  我一再坚持,绘声绘色地讲着那些道听途说的与都江堰有关的信息,力争改变小杨对都江堰的成见。

  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去过的地方都能再去。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有些人,错过了就错过了,很难再有重新见过的机会。

  见我如此坚持,小杨彻底服了气,从都汶高速下来后,再次驱车穿越都江堰城区,直奔李冰父子缔造的那个史上最牛的水利奇迹。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这在古今中外的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传奇,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据统计,两千多年,除了防洪减灾,都江堰还灌溉了成都平原40余县、超过1000万亩的良田。

  如此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我实在没有错过它的任何理由。

  我们抵达都江堰水利工程风景区入口时,已是24日下午四点多钟。但景区区依然人流如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感悟这个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

  进了景区,沿着长长的通道走去,两面全是历朝历代关注和支持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名人名士,比如诸葛亮,比如李鸿章……

  通道两旁,还能看到上千年的银杏,还有造型别致的大小喷泉。

  原本想去看看供奉在二王庙里的李冰父子,但自“5.12汶川大地震”遭遇毁灭性损毁以来,二王庙一直处于修复状态,至今仍未对游人开放。

  终于进入核心景区了,终于看到向往多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

  进了核心景区,才知道小杨之前的说法并不为过。如果没有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自个儿真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祸害千年的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我们抵达的第一个景点是鱼嘴分水堤。

  所谓“鱼嘴”,是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接下来是飞沙堰。其实就是“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着功能。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常,像我这样的外行甚至看不出什么道道,但听说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和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甚至引发洪灾危害下游。飞沙堰很好地能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后看到的是宝瓶口,也就是起“节制闸”作用的地方。

  宝瓶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为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着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除以上景点,就是后期陆续修建的辅助工程了。

  这些辅助工程虽然规模更为宏大,看起来也更为壮观,但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政绩工程”这四个字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久久不曾离去。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5日06:41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遍河山】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