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教育更需要的是爱

1949年的法国乡村,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一间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学监,接着与这里的孩子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更需要的是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电影的开始马克森斯大叔被顽皮的孩子们恶作剧伤了眼睛,当马修揪出那个恶作剧的孩子准备把他带到校长那里。可是,当孩子知道要去校长那里的时候,是奋力的抵抗。

为什么呢?下一幕,当校长揪着另一个孩子的耳朵进到他的办公室之后,孩子的喊叫和打骂声为我们和马修揭晓了答案。一味的以暴力手段处理问题和惩罚孩子,只会令孩子畏惧,并没有让他们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感谢马修的仁慈,没有把孩子交给校长,而是告诉孩子马克森斯大叔伤的很严重,他必须为他的错行受到惩罚,去照顾马克森斯大叔。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在医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懊悔,他害怕善良的马克森斯大叔会死掉。

孩子是顽皮的、无所畏惧的,可是他们并没有害人之心,他们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是非判断观,我们应当学会用仁慈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错误。有错必须惩罚,但不是打与骂。

02

校长的一系列言行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不称职的教育者。

且不说他如何颠倒黑白为自己邀功请赏,就他对待孩子的态度,我就觉得他不适合也不配身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尽管这是一所“池塘之底”,是一个问题孩子的集聚地。

在我看来,身为一个教育者就要有着职业的素养和道德。起码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就算对自己的职位有着各种怨言,也不应该发泄给孩子们。

凭什么孩子们要接受他“行动与反应”的原则,凭什么孩子们只能接受他的毒打和禁闭,凭什么孩子们的行为是由他断定错对……只因为这些孩子们无法选择,没有人会认为问题孩子会善良、会说真话、会懂得感激。

看到哈森校长不断打骂蒙东的时候,我只感觉到了他的愤怒和怨恨,为自己丢的钱而愤怒、发泄。那一刻他完全就像一个疯子,没有丝毫的理智而言。就在愤怒之下完全认定钱是蒙东偷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这个孩子做的。

我想处于愤怒之下人很难平静下来理智处理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为人师者就必须要求自己要做到。起码要理智的处理事情,对待孩子的时候不能把个人的情绪带进去。

情绪是会感染的,仁慈善良的马修老师和马克森斯大叔教化了在哈森校长严管之下叛逆的孩子们,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快乐。

03

马云曾说过关于自己对教育的一点看法,他说: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基本奠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基础。幼儿园的孩子一定要学习音乐(激发灵性)、舞蹈(懂得节奏)、绘画(开启想象力)……这些是种子,埋在孩子心里,长大了文化也就有基础了。小学教育重要的是对价值观和做人道理的培养。通过让孩子们学习1000个东方文化经典故事以及1000个西方经典故事来了解东西方文化和魅力,培养他们对做人做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对学习的兴趣尤其重要。

不可否认,电影中的马修老师正是发现了孩子们对唱歌的喜爱才组成了合唱团,教给孩子们音乐。而孩子们也是因为兴趣才能够唱的很好,从心里接受了音乐,爱上了音乐。同时,马修老师的举动无疑是给孩子们播下了音乐的种子,不然皮埃尔也不会去学习音乐,也不会把音乐坚持到底。

兴趣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如今的家长个个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各种辅导班压得孩子早已对事物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

古人都说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施教,也要因孩子的喜好来进行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只有调动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天性,让他们能够自己主动的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愿意学习才能真正的使他们学到东西,记到心里,有所感触和收获。所以,一定要播好这颗兴趣的种子!

最后,我觉得作为一位老师必须要有仁慈宽容的心。包容每个孩子,包容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无用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满满的自豪感,让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让每个孩子都是开朗活泼的!

04

马修与学生的故事有很多,他对于所有人都是宽容与鼓励,同时不失时机的随机应变与幽默风趣,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近。

其实很喜欢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源于马修令人倍感舒适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中国很少有老师可以做到这样。只有深切的爱、真心的尊重,以身作则,才能使孩子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

希望我们的老师都可以做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牛班的春天》|教育更需要的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