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生命的轮回,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

打破生命的轮回,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_第1张图片
拥抱内在的那个小孩

1.亲密关系中的痛苦

关于婚姻情感,婆媳关系的话题总是被不厌其烦地提起。我们多多少少听说过处在水深火热的婚姻中的人,特别是水火不相容的婆媳关系给人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伤害。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幸福的婚姻,也有相处和谐的婆媳。

在没有走进婚姻之前,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一个未来的好婆婆,如此宽容大度,如此温暖人心;但是经过几年的相处,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宝贵的注意力。为什么事情会有如此结局?

2.探索真相途中的迷雾

当我为此深深苦恼时,我遇到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在一篇文章中,他告诉我们: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而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遍认可,才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觉得自己好,别人也好。

我把这句话谨记在心,希望获得新生。我压抑自己内心的委屈,去宽容身边的人;我开始努力将宝贵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成长上,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然而,我仍然没有能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反而,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是不是我不够优秀,不够聪明,不够努力?

是不是我的道德修养不够,不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是不是我情绪管理能力不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优秀聪明努力富有的人,就可以有和谐的亲密关系?是不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就可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不是能够控制好情绪的人,就可以免受其他人和自己的互相伤害?但是想想那些符合条件的人,也未必就拥有了和谐的亲密关系。

比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他在拥有众多粉丝,拥有一定的财富之后,仍然会看不到妻子的好,殴打妻子;

比如早年的张德芬顶着知名主播的光环,仍然在人际关系上一团糟糕,甚至为此抑郁了一段时间;

比如知名的富二代王思聪和汪小菲会因为某意见不合公开撕逼,彼此伤害;

比如南非总统曼德拉意志力坚强,情绪控制力一流,对大众永远面露微笑,可是对家人不苟言笑;

......

与此相反,有些人并没有那么优秀,没有那么聪明努力,也没有那么富有,也不是永远温和没有暴风雨的脾气,但是他们人际关系非常和谐,能够开心做自己,不纠结不拧巴,相信你我身边都会碰到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是否拥有和谐的亲密关系,与外在条件无关,与个人内在的某种模式有关。

那么就是说:解开这把锁的钥匙不是这一把,钥匙在别的某地方。

那钥匙是什么呢?

3.影响亲密关系的真相

武志红老师说: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比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属于这一类看起来很美的人生哲理。但这个哲理,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的外部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按照这个道理,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待自己苛刻的人,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

因此,当我们要求自己提高道德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我们理智的大脑在说话。但是从潜意识层面,我们很抵触,这样并不能让我们做到真正从心底宽容别人,反而陷入痛苦的纠结。

这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投射。也就是将自己内心的一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因为觉得对方身上有和自己内心相似的部分,于是就用对待自己内心一部分的方式来对待那个人,那个人成为你内心的代言人或者说替罪羊。比如说:

当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你会认为大家都是诚实守信的。

当你是一个欺骗惯犯,你会认为大家都不值得信任。

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我们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认知又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观念,随即形成不同的投射。所以当夫妻吵架,婆媳不和,朋友误解,我们多数是在投射自己的情绪和观念。

因此可以说,你喜欢一个人, 讨厌一个人,与自己的情绪和观念有关,跟那个人真的无关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充满惊喜,钥匙找到了,原来问题在我自己的情绪和观念这里。是不是我找到自己看问题的观点和产生的情绪,然后转变这个观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但改变谈何容易?

可能你有一天会发现:“我明明知道我也有问题,我就是无法开口承认错误,我就是无法从这个糟糕的情绪中走出来。”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没有管理情绪的能力,而是因为跟着我们从小长到大的身体早已经将所有的情绪体验记录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而那些特别深刻的情绪体验,一直自动化地,一遍一遍地,反复冲击我们,甚至理性的大脑也阻挡不了如火山喷涌而出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难以走出糟糕的情绪,它们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仿佛是命运在捉弄我们。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常见现象,意指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不断重复我们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创伤或者创伤发生时的情景。

我们成年后,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修复童年的创伤,这种修复过程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我们会很容易被某个类型的人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爱和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如愿以偿的一些心理需求。我们会不断重复曾经受到伤害的场景,就像每天都被同一条路上的同一个石头绊倒。只有这个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才会要改变。

其实,“强迫性重复”的不仅是创伤和痛苦,任何一种重要情感也都会被重复。这就可以导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

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

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复制痛苦;

如果你学会了敌意,你就重复敌意;

探索到这里,我们发现真相原来是这样的:我们的痛苦和喜悦来自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情绪,与他人无关。而那些或痛苦或喜悦的观念和情绪来自我们孩童时期曾经有过的刻骨铭心的情绪体验。我们只不过是在无意识地强迫性重复经历体验同一种场景。

4.我的轮回故事

曾经我是一个一个多月大时,被人遗弃的女婴。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因为他们的贫穷无力抚养,我被一家渴望养女防老,但是无法继续生育的年轻夫妇收养。实际上,我并没有跟着养父母生活,而是跟着养父母家的爷爷奶奶一起,在一个小山村长大的。我非常幸运,心地善良的两位老人给了我世界上最无私的爱,让生命孱弱的我,长成一个身体很健康强壮,非常有生命力的孩子。在我生命的头15年,我觉得我总是被好运包围着,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总觉得我是被这个世界欢迎着。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原来是在体验着爷爷奶奶带给我的喜悦之情。我从他们那里体验到了喜悦和幸福,我就重复着喜悦和幸福。他们无私地给予我最宝贵的爱,我也向世界分享着我满满溢出的爱。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的爷爷奶奶并不富有,甚至很贫穷,但是他们都是第一个帮我交学费,从来都是很奢侈地满足我的不合理要求。记得过生日的那天,我总会穿上新衣服;记得我非常喜欢笔记本和钢笔,他们从来没有拒绝给我买;记得同学到我家吃饭,他们总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


但是当爷爷奶奶不在世的时候,我的生命力锐减。因为我从小没有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当我和他们在一起时,我感受不到爱与温暖,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冷漠无情,他们的吝啬和虚伪,感受到是赤裸裸的投资与回报交易。我也感受不到他们对我的欣赏和喜爱,却时时刻刻听到了他们对我的挑剔,觉得我长得不好看,口才不好,成绩不好。

在他们面前,我就知道我是欠他们的。因此,即使内心有千般委屈,话堵在嗓子眼儿,也说不出来。在他们面前,我不能做自己,我没有自己的情绪,我木乃伊般做着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以换取他们有限的喜欢。渐渐地,我失去了我的思考能力,因为我在他们面前丧失了表达真实感受和真实想法的勇气。

我最讨厌节假日,因为我最恐惧的就是回家。回家就意味着我要委屈自己,在家里默不作声,言听计从,一直忙忙碌碌地做事,以体现我对他们的回报。

我也听说过其他抱养的孩子,令我羡慕的是:他们有些人和养父母有着很好的关系,养父母对他们很好。以前,我总觉得是我长得不好看,成绩不够好,所以父母不喜欢。现在的我在李中莹老师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一书中找出了答案,解开了我的心结。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通常想领养孩子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正去考虑孩子的利益。典型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小孩或者没有他们想要的小孩而领养。这是要求下一代去满足上一代的需要,是违背了系统里关于施与受的基本流动方向以及父母与孩子的次序的,养父母和孩子都可能有不好的结果。养父母的领养意图将决定领养是否会给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带来问题。如果养父母是诚意地为了孩子的利益着想,领养会有好的结果。

后来大学毕业了,我拼命地想远离他们对我的控制,我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但是命运就是这样轮回的,我潜意识帮我做了选择。我选择了和我原生家庭里父母一样强势的男人作为我的人生伴侣。


这个轮回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害怕强势的人,但是我也需要一个比我父母更加强势的人来保护我的软弱。回想那时的我,最喜欢的就是霸道强势的人,可以为我的委屈感到愤愤不平,认同我感受的人。这样我就可以体会到:我所有的感受都是正常的,合情合理的。于是,我遇见了我心目中渴望的那个自己,那个现实中很懦弱,可是幻想中很强势的自己——我的另一半。

同样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是在重复着与原生家庭相同的模式。

在原生父母那里,我缺乏尊重,我缺乏关爱,我缺乏肯定,我缺乏自主,我缺乏独立反抗的勇气,缺乏无条件的爱。于是我企图在新的家庭中找到这么多一度缺失的东西。

我内心希望在新家庭的人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尊重我,关爱我,我希望得到他们无条件的爱。但是在一次次地互动交流中,一次次地等待中,我失望了,我绝望了。

于是,我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得不到我匮乏的东西之后,我先是大声反抗不公平,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地讨好你们,你们却视而不见?我以前不敢在养父母那里说的话,不敢在养父母那里爆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但是我仍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关爱和包容,于是我拾起曾经的武器—用沉默和生闷气来对抗。这种情绪体验就是我和养父母之间反复重复的互动模式——你不关爱我,我也不关爱你。

就这样,我自己亲手创造了一个和我原生家庭一模一样的,我最讨厌的冷漠互动模式,哪怕我曾经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欢声笑语的家庭。


但是我不知道的是,不管是两位生命中的母亲,还是我的父亲和丈夫,他们也是从一个缺乏关爱的原生家庭长大。他们没有得到继续读书的机会,为了谋生,历经磨难,也是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十分匮乏的人。他们身上也在重复着他们的命运轮回,但是由于他们没有阅读的习惯,没有足够的心智可以反省,于是痛苦地重复着命运的轮回而不自知。

毕淑敏在《寻觅优秀的女人》中说,

善良的女人知多少?这个比例实在不敢高估,女性是极不易保持善良的。她们遭受的屈辱多,她们自身的负担重。在被伤害后,易滋生出火一般的报复。在悲伤之余,常在寒冷的黑夜咬牙切齿,对整个生活发出女巫般的诅咒。

原谅我,女人们。虽然我很想说出一个有关你们善良的高比例,犹如我们面对一块待检的金石,报出它是十金足赤。但事实是,历经磨难而终不改善良本性的女人,像一道穿污浊仍然清澈见底的小溪,其实是很罕见的。苍老的夫人多见是狞恶之色,琐碎之色,猥琐之色,就是证明。

在走进婚姻中的这几年,我突然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能够在生活的磨难中保持一份善良,虽说难得,其实是一份幸运,是生命的一份厚爱,是自己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如果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并不会比那些有狞恶之色的老妇人好到哪里去。也许我也如同我的两位母亲一样,会没有反省的机会,也陷入到报复和诅咒的深渊里去,爬也爬不上来。相对于她们,我是幸运的,我应该对她们充满了感谢,尽管我们都伤害过彼此,但是我们给了彼此疗愈伤口的机会,我也没有被完全剥夺受教育的机会。

5..打破自己的命运轮回

我不想一直呆在这个痛苦的深渊里,不想成为这个深渊的一部分,我要打破这个命运的轮回。我怎样做才能打破这个轮回呢?

第一,觉察自己,拥抱自己的感受。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你必须去感受,才能够疗愈。也许我会时不时地感受到我是不被爱的,我是被忽视的,我没有被尊重,我的意见没有被肯定,但是我不会再由委屈和愤怒,变成指责对抗或是默默生气。我会接受自己难受的身体,转向自己,安慰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告诉她,别害怕,我陪着你,你没有错,你只是很难受而已,这里永远有一个耐心的自己在这里陪你。

第二,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当我产生情绪,我明白情绪来自我的观念和认知,与外面的人和事无关。我不能因为自己觉得委屈,觉得愤怒,就寻找一个替罪羊,让他为我的情绪负责。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孩童,我是一个不断成长,可以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这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的。面对事情,看破不说破,说真不说全,做到冷静面对自己的情绪。

第三,心安理得做自己。

我并不欠谁的债,我的人生就是为了做自己。不被他人的期待绑架,不为愧疚做出牺牲,不被恐惧所裹挟,不被“为你好”所桎梏。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只做遵从内心的选择。

6.回望过去只是为了成长

回望过去,不是为了让原生家庭替我背黑锅。我要在阳光下接纳过去的影子,而不是在阴影下抱怨过去没有得到的阳光。

回望过去的幸福,感恩亲人的付出;

回望过去的伤害,释放潜意识里积压的不良情绪;

我们回望,是为了知道我们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是为了今后的改变和成长。这是一个自我突破,再次重生的人生拐点,从今以后,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破生命的轮回,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