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匠严选 | 人物大事记 天空中最亮的星 商界中最桀骜不驯的二公子

霍金:天空中最亮的星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于2018年3月15日过世,随他而逝的,当然还有他关于人类,关于地球的各种“预言”。

智匠严选 | 人物大事记 天空中最亮的星 商界中最桀骜不驯的二公子_第1张图片

霍金生前热爱预言,但是“逢赌必输”也早已是他的个人标签之一,但是他的预言,显然不会像这样的“预言”一样,毫无技术含量。不信?我们来看看在过去一年里,霍金都作出了哪些虽然耸人听闻、但合乎情理的预测:

我们在地球上的时间,只剩下100年

由于现代医疗条件改善,一个人想要活过100年似乎也没有那么艰难,但在去年5月,霍金指出,人类可能仅能在地球上再待100年(《连线》(Wired)杂志报道)。这个期限与霍金在2016年预测的1000年相比,有了明显的转变。

霍金在他的BBC科学系列片《明日世界》(Tomorrow’s World)中表示,气候变化、早就应该发生了的小行星袭击,流行病以及人口增长,都有可能会是百年后世界末日的罪魁之一。

人类必须尽快殖民另一个星球

在去年BBC发布的新纪录片《斯蒂芬·霍金:远征新地球》中,这位物理学家解释了他的预言:很快,人类这个物种将不得不离开地球,在宇宙飞船或其他星球上生存繁衍。他警告说,如果人类不努力发展出多行星文明,并落户于其他世界,我们这个物种可能会在下个世纪内消亡。

霍金最早在2016年提出了这一严峻的预测,去年他又重申了一次,并提供了他为什么认为这项预测即将成为现实的支持材料。

霍金在纪录片中报道说:“虽然在某一年地球上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很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累积下来,在接下来的一千或一万年内变得接近确定。”(weather.com报道)

地球会变得像金星一样热

去年7月,霍金告诉英国广播公司,人类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全球变暖的结果将会非常糟糕,地球将“变得像金星一样,气温高达250°C,天上下着硫酸。”

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对金星有所了解的科学家都知道,在那里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霍金还预测说,人类的贪婪本性会阻碍我们正确应对全球变暖,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彻底离开地球。

2600年,地球将无法供养持续增长的人口

色的星球变成火红色。根据霍金的说法,全球人口每40年翻一番,而我们的地球能承受的,只有这么多。(据GeekWire报道)去年11月的一次年度论坛上,顶级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聚集一堂,分享科技创意。在这次论坛上,霍金预测说,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到2600年,世界电力消费将让我们一度呈蓝

霍金表示:“人口的指数级的增长无法持续到下一个千年,到26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极限,那时的电力消耗将使地球变得红热。”

AI将取代人类,接管世界

2017年,史蒂芬·霍金似乎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格外上心。 去年11月,霍金表示他相信人工智能将会达到一个高度,使其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超越并最终取代人类。(CNBC报道)

霍金告诉《连线》记者:“我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完全取代人类,就像人类设计出的计算机病毒一样,一定会有人设计出不断改善和复制自己的AI。”

霍金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片片叹息声,还有无限的遐想,预言是根据当前的大环境推测出的一种结果,或许预言不会真的准时发生,但是警告之意还是存在的,人类似乎该做些什么来阻止预言的发生。霍金想看见的并不是自己的“一诺千金”······愿这颗星星照亮人类的前路。

李嘉诚长子接任,二公子李泽楷“令人堪忧”

除却李嘉诚二公子这个标签外,“叛逆”是李泽楷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李泽楷小的时候热衷于开快艇、驾飞机、潜水打鱼等这些被父亲认为是高危险的运动。

智匠严选 | 人物大事记 天空中最亮的星 商界中最桀骜不驯的二公子_第2张图片

1984年,和其大哥李泽钜一样,18岁的李泽楷也考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不同的是,李泽钜接受了其父亲的安排,攻读土木工程系。而李泽楷则受到创造了新经济财富神话的吉姆·克拉克和杨致远的影响,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工程,而不是父亲李嘉诚所希望他就读的商科、法律等适宜管理综合企业的专业。

1990年1月其母亲庄月明病逝,据传,在李嘉诚坚持不懈地规劝下,回港奔丧的李泽楷才勉强留在香港大力李氏家族产业。但最后,哪怕李嘉诚以和记黄埔行政总裁的职位挽留,他也未曾动心。并信誓旦旦地说要在事业上超过李嘉诚。

1991年,香港政府开始发放卫星电视牌照,在和记黄埔“怀才不遇”的李泽楷就向李嘉诚借了1.25亿美元(约合5亿港元),成功获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牌照。同年3月,李泽楷正式成立卫星广播有限公司(Stany),此时李泽楷才25岁。

1994年,李泽楷成立盈科数码,正式与家族事业分道扬镳。但短短数天内从4家银行得到上百亿美元贷款,与其说是李泽楷创造了神话,不如说贷款各方是出于对李嘉诚背书的信任。

1997年,李泽楷以80亿港元投资东京地铁站,成为日本当年单一外资投资者最大交易。不料遭遇金融风暴,在其危难之际,李嘉诚的和黄集团决定以29亿港元买下地皮45%的权益,并给盈科1.7亿港元管理费,令李泽楷幸免于难。

2000年,年仅34岁的李泽楷通过“收购香港电讯”,在资本市场上一战成名。2001年2月22日,电讯盈科发布消息称,以8.03亿港元收购和黄旗下的一家卫星数据服务公司。而后者是李嘉诚旗下产业之一。

2000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泡沫随即被冲破,原本一帆风顺的李泽楷也没能幸免。2006年,李泽楷有意出售盈科资产,引来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和美国TPG-新桥两大财团。实际上,由于该交易涉及国有股东网通以及其背后的政府部门,因此,李嘉诚一直在暗中密切关注此交易,李泽楷的举动亦让他感到不安。随后,李嘉诚提出方案。据称,该方案是在不动用其名下上市公司和李嘉诚基金会的资金的前提下,另行拿出个人资金,收购李泽楷手中的电讯盈科股份。但据说,叛逆的李泽楷以“不说话,不来往,不见面”的“三不政策”,回避了其父亲李嘉诚的提议。《财经》向李泽楷求证此事时,李泽楷仅以“没有收过任何书面文件”回避了该问题。

最终,李泽楷决定将股份出售给梁伯韬。然而,梁伯韬将12%的股份出售给李泽楷之父李嘉诚旗下的私人慈善基金,接近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的人表示,李嘉诚基金的介入,令希望脱离父亲影响的李泽楷感到震惊。

到了11月底,正当新加坡盈拓公司的小股东在准备是否投票赞成入股方案时,李泽楷突然向外界表示:“如果盈拓小股东投反对票,我会很开心。”间接拒绝父亲在事件中帮忙,令李嘉诚无法收购电讯盈科的股份。这件事令父子俩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就像李泽楷所言,在电子商务世界,竞争者在快速扩张的宇宙里只是些小不点儿,所以要互相合作,不要互相倾轧。

不过,尽管父子之间的摩擦一直不断,但李嘉诚在退休之际,依然给他留下了足够折腾的资本。

相较于李泽钜的“老实本分”,李泽楷更加“桀骜不驯”,但更是这股桀骜不驯的本性,才能够让李泽楷更有激情、更有余力在商界中游刃有余。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匠严选 | 人物大事记 天空中最亮的星 商界中最桀骜不驯的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