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ly“中断”教学设计

作者:第十六组-----张晓君 刁梦雅 王璇

案例名称:中断

科目:Mixly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课时:9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断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中断被触发的四种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自主探究的创新学习方法;

(2)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长,对计算机充满好奇,运用视觉上的冲击和实际动手操作让他们短时间内拥有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基础概念,还要设计更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断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mixly来实现中断操作

难点:理解中断被触发的四种条件并对其进行实现

四、教学环境设计:

硬件准备:基于arduino的互动电子套件、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Mixly、Arduino应用软件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任务驱动法:在引入新知识点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互赏评鉴法:学生自己互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中间穿插教师的师评,正确引导学生对中断概念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范例展示法:在学生自主创作时,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mixly中断实现的优秀实例,及时把能力较强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收集起来,用电子屏幕展示出来,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启发。并鼓励这些同学去帮助他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模式。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知识。

第二步:教师讲解、引导思考

第三步: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第四步: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教师活动:

第一步:讲授新课之前先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使用按钮模拟开关---按下长亮,再按下一秒后灭。视频播放完之后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第二步:教师阐述中断的概念,讲解中断的原理并演示操作,引导学生思考所学过的知识,并根据所学过的知识推测每一步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断触发的条件,给出触发中断的四个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实验。

第三步:教师通过在教室中观察学生操作,并记录常出现的错误,加以指导。

第四步:让学生自主发言,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让进行同一任务的小组进行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

学生活动:

第一步: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自主发言。

第二步:小组选择条件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步:学生小组自主探究进行操作,并针对教师的指导进行改正。

第四步: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把操作过程和出现的错误以及心得体会写出来。

设计意图:

第一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讲授。

第三步:经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概念。

第四步:学生自己互评,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中间穿插教师的师评,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七、教学流程图


Mixly“中断”教学设计_第1张图片

八、评价量表


Mixly“中断”教学设计_第2张图片

九、教学总结

本节课讲授的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注重了导入时的激趣引导、讲解时的浅显易懂、操作时的悉心指导、实践中的师生互教、生生互学,以及评价时的中肯准确,遵循了“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这个教育教学工作宗旨。逐步使学生步入了“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这样的良性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Mixly“中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