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

一把剑要反复折叠锻打32000次; 一副缂丝要用数十万根丝线通经断纬;一座武则天明堂模型,需十万个部件......这些数字,很清晰让大众了解匠人的艰辛与伟大。

入夏以来,匠妹一直与入驻匠客街的匠人约稿,一周内竟收到数百位匠客的回复。最让匠妹意外的是,其中多半是90后。他们做陶瓷、旗袍、皮具,甚至包括不含防腐剂的辣椒酱。

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_第1张图片

这些年轻手艺人与传统匠人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玩微博、玩直播,圈粉无数。老一辈手艺人认为他们“玩物丧志”,耐不住寂寞,很容易被利益驱赶,被市场奴役。

世人习惯于感叹传统沦落,后继无人,舆论也时常随声附和,这种悲天悯人的退化论,似乎很容易引发共鸣。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俞璐,90后手工旗袍师,俞璐从小受妈妈的影响,自懂事起,便爱上了旗袍。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会。长期的经验已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用眼睛进行测量,数据与尺子量的基本相同。

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_第2张图片

汪智渊,90后砚雕师,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刀法,摸索雕刻时手的力量和感觉。一方上好的砚台,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他说,“每一方砚台里都住着一颗匠人的心。”

常楼,98年的玉雕师。14岁就拜师学艺,他尝试与众不同的雕刻技法,大胆采用简洁勾勒的方法,力求每一件作品都具备独特性。由于他的创新、努力钻研,在玉雕界也小有名气。

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_第3张图片

像上面举例的匠人,匠客街还有很多!他们的作品很独特,彰显个性,备受年轻群体的喜欢。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兴趣驱动,如发愿般创造,同样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富于野心,善于计划,敢于行动,乐于钻研。与前辈相比,他们拥有更国际化的视野,更多元开放的思維,也更愿意与当下日常接壤。

在当今传统被继承的时代,更需要被颠覆和超越。当技术创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新的材料、冶炼技艺和设计理念已经成熟,甚至人工智能也能运用到传统产品里。故中国这一代年轻手艺人,也许比老艺人们走得更远。

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_第4张图片

他们不是柳宗悦那样的伟人,也不是默默无闻耕耘的老手艺人,而是守在自己的一方世界里,打磨一个个平凡物件的手艺人。没有光打在他们身上,他们自己就在发光。

我们未来的生活,可能就在他们失神思索的瞬间,显出轮廓。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平台,将他们集结起来,给予他们更大的支持与激励,合力发出真正的大海潮声。

而此时,匠客街——匠客自品牌展示交易平台,已经做好准备,欢迎各位的到来!

图片为匠客街入驻匠人,无授权,不可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人说,80、90后的手艺人不算匠人,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