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离职之后

                                                                                            -落木萧萧 2016/8/26

(附:文中均为化名)
2016.8.26日,我来到这家公司做产品的第415天,然后,我要在今天走了。
时间一晃而过,就好像风中的流沙,顺着手缝一点一点溜走。在这一年中,有太多的人帮我成长,帮我指引道路,在这交接的最后几天,一直有一种很难过的感觉,说不上来为什么…
一年的时间,产品的部门经历过各种风霜坎坷,从最开始的所有部门不认可,甚至严重到部门即将被砍的地步,到现在很融洽的在各个部门之间沟通,跟进,处理和解决问题。一年的时间,回头望去,有一种淡淡的琉璃感,模糊不清。只留下了自己提升的能力,一直在隐隐的提醒着过去一年的成长。
一年的时间,产品部门也经历了诸多的变革,历经3任leader,公司也由最开始的20多人,扩张成了现在的100多人……
依稀记得最开始,是通过pmcaff的一个o2o分享会,与第一任leader相遇,Niny,这个集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子,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面试、入职,在两天内全部搞定。对于一年前,能力很弱的我来讲,不亚于知遇之恩。
对于我而言,最害怕的不是别人对我不好,最害怕的是别人对我好,总觉得,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虽说当时能力不高,但是加班啥的,从来没觉得苦或者累,总觉得,你得对的起别人对你的信任,那时候,几乎每天晚上11点多才到家,没有加班费,但是却还是感觉很开心,自以为自己在通过努力再进行回报。晚上10点后打车公司是给报销的,而我,每次都会去赶最后一班地铁,没有什么原因,只是觉得,公司作为初创公司,比较缺钱,我能赶上地铁的话,至少会给公司省不少钱吧。(当时,打车回去,出租车要100,快车的话60+,但是快车无法报销……这是凌晨2,3点回家时统计的数据~)虽然,这种做法和想法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公司一步一步发展,虽然开始时很努力,但是磨合总是痛苦的,在经历了各种产出无法满足公司业务部门需要之后,产品部被搁置了,需求方和研发直接对接需求,进行产出。那段时间是在这个公司最迷茫的时候,恰逢高层想砍掉产品部的事情,也被有意无意的透漏出来~整天在公司,都不知道在干嘛,不过也许也是一种成长,在那段时间,自己也进行了一些反思,那段时间,可能是反思的最多的一段时间了,因为,你每天除了干这个事,别的就没什么事可以做了。
需求方和研发直接对接需求后,一个月的时间,研发的产出,大改四次,依然无法满足业务方要求。在最后,研发部leader实在是扛不住了,Qianz,要求所有会议必须有产品部介入进行支持。Qianz,也是在后来对我帮之非常大的人之一,后续再表。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产品和研发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才开始越来越多,慢慢的开始良好的合作。现在想来,这件事,最后要求产品必须介入,或者也是Qianz故意的?只是不想产品部门就此消亡?
Niny,产品部第一任leader,招我入公司,有知遇之恩,在领导层想砍掉所有产品时,竭力维护我们所有人(当时,两个产品,一个助理),工作效率超高,对用户体验追求完美的产品人。跟着她,学到了很多,逻辑能力、工作效率、用户体验方面的东西,而我,恰恰也是更擅长于用户体验方面的~
Qiny,前产品之一,年后离职,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性格咨询方面(应该是吧,具体事物不了解~),创业是困难的,但是现在做的很不错。数学系学霸一枚(每次吃完饭,秒算出每人应付AA金额),逻辑思维活跃,缜密,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想法,对于某些企业内提出的不合理的产品方式或逻辑,敢于直接提出反对意见。ToB的业务,或者真的在业务上,逻辑是走得通的吧~跟她一起共事,思维逻辑层面提升了很多。很感激。
Qianz,研发部门leader,2015.9月入职,到目前为止,带领研发团队完成了诸多大型项目,在这个期间,我作为公司的产品经理之一(在2016年后,成为了唯一,还有两个助理,虽然助理都是干的产品的活~总监不算~),有过太多的配合,也逐渐的有了一些默契,在产品/项目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照顾我,偶尔一块谈心,虽然不多,却真心实意的在帮我走向更好,变得更强,很感激。
Binf,前产品助理,本月刚走。15年8月入职公司,一起加班,一起干事,相处的很融洽的一位兄弟。Niny在面试他的时候,就觉得他和我很像,属于同一类风格的人。来了后,才知道,原来不像也不行啊,毕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啊。接触这一年以来,其对生活品质有极高追求,产品如是。公司属于初创型公司,所以,虽然是助理,拿的钱也是助理的钱,干的却基本上是产品的活,这一年中,我成长很大,他同样也是。兄弟,也祝越来越好~
随着业务的扩展,Qiny的离开,产品部门逐渐无法支撑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即时经常加班……在整体的宏观业务层级,虽然有对应需求的优先级排序,但是整体业务满意度均不高,同步做的并不太到位,总是需求在追着产品跑,人力相对薄弱。16年的3月份,Hasenc加入公司,任第二任产品部门leader。
Hasenc,产品部门第二任leader,为人豪放,大气,待人诚恳。沟通能力、执行能力、推动能力超强!来了两周,就改变了业务追着产品跑的局面,将所有业务需求,该立项的立项,该分配的分配。打开了产品在整个公司的局面,并将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紧密结合的很好。
在这段时间,跟着他学到了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有几次谈话,是一辈子会受益的事情。每个人,总会有一段时间,是情绪低落的时期,会感到一些迷茫,甚至惶恐。谈心的时候,印象最深的第一句话:“你要记得,你做工作是为你自己做的,不是为了别人。”Hasenc是一直坚定要以后自己创业的人,所以,不管他在什么环境,他都会觉得,我目前所经历的事情,一定也会是我以后创业会经历的事情,so,每次他都会以一种很积极的状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也正是他希望能教会我们的,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为自己去做。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种事情,的确是没想过这个观点。我之前的观点一直是,公司信任我,让我来做这件事情,我就需要把这个事情,尽最大努力做好,这是职业道德。现在想来,果然,层次还是差了几级。
印象最深的第二句话,“你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3年后或5年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照那个方向去努力。”听起来很老生长谈的话题,可能在初中,在高中,在大学,都有人在告诉你,你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知道以后自己要干嘛,然后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离开了大学校园,好像已经很多年没听到过这句话了。忽然间,再次听到的时候,感觉有点想落泪。这是真的在关心你,希望你能成长到最好。
关于目标,怎么说呢,其实不算是太明确吧。总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出一款产品,能让中国的十分之一的人感觉好用,或者就很有成就感了吧。所以,其实也一直再向那方面努力,从最开始接触产品时,学习工具,学习文档,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审美,到后来的提升沟通能力、执行和推动能力等,再到现在的更多的关注于数据,关注与系统性的搭建(推荐策略等)关注于如何才能搭建一个高自由度,强扩展性,易复用等模块,关注点在不断的变化,能力也在逐日增长。但是,对于目标,可能还是很模糊的吧,也可能真的是没有目标。。。或者说没有想清楚。
如果说按照正常逻辑,产品>高产>产品总监>创业?这样的路径,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目标和追求么?真的不是很清楚。前面路,黑洞洞,我辈只能紧握双拳向前冲~
在产品部门正在逐步走向更加成熟和稳健的时候,空降了现在的第三任leader。Yaod。
Yaod,研发出身,曾独立完成过一些大型ERP、CRM等系统,技术能力超强,为人和睦,略胖,待人诚恳,对于下属的指点尽心尽力,虽然更多的是从一种技术语言出发。对待我也很是看重,非常感激,唯一一点感觉遗憾的,就是没有在走之前帮他把产品团队搭建好…(离开与leader空降无关)
在这个公司,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设计小美女QiQ,负责测试的Yzhez(极度负责,虽然性格有点直),研发的诸多Huil、Qianl、Donj,等等。
感谢这一路上有你们!
对于要离开的我,或许对任何人来说,都很无所谓。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年的生活,一年的经历。这里的一年,是独一无二的一年~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你们。
感谢有你们~ 虽然有点难过……
要办离职手续了,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离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