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

2016年9月6日晚上在朝夕日历平台听了印象笔记主办,李参老师主讲的万人在线微课,【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后整理笔记如下:

分享分为5大部分

1.碎片化时代应对海量信息的思维方式和存储方法

2.将印象笔记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

3.有用的信息才是知识——信息的组织与加工

4.用印象笔记建立个人经验库与知识库

5.基于个人知识库的思维方式重塑

【笔记】 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_第1张图片

内容主要分3个部分,主题是使用印象笔记重塑思维方式。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题目,叫重塑思维方式?现在周围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平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每天面临的信息又过于碎片化。在学习的时候,发现思维方式需要发生改变,需要根据现在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所以对我们来说印象笔记不仅仅是第二大脑,更多的是一种信息储存的方式。

【笔记】 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_第2张图片

为什么现在都在提碎片化时代?为什么都在说越来越多信息把我们淹没了?我们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产生者。每天拿手机拍照发微博发微信聊qq制造了很多信息,同时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容易控制,越来越没办法专注,所以需要进行学习。


以乐高玩具比作信息为例。买来的乐高玩具是盒子,里面是打散的一块一块。对于我们来讲,现在接收的知识就是一块一块没有组合好的乐高玩具,如果不组合,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如果充分发挥你的智慧,它可以变成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品。


在每个人心目中你拿到的都是一套玩具,但是你想把乐高组成什么东西是靠自己的意愿。你刚开始拿到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单元,你心目中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都会有些描述,跟你内心的目标是相关的。你去接收一些信息之后,你去吸收一些东西之后,你未来是做什么用的,这些是学习知识管理的前提,也是组织信息的前提。


我们最怕小孩子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真正想要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到处去找了。跟我们现在遇到的信息是一样的,各种各样方式都有,所以是碎片化。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就是把信息都存放在起来。不管信息来自于何方,首先需要找一个容器,把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全都存储起来,这是信息的存储,是应用知识去建立知识体系的前提,也是基础,所以存储是第一步。虽然这个没有办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却能够让你不再四面八方找东西。


这个收纳箱相对来讲就具化一点,已经进行了区分。虽然我们不知道每个抽屉格子代表什么意思,但是不同用途的乐高块会放在不同的格子里,已经跟一股脑收起来不一样。这个工具相比上一个工具不仅有存储的作用,又有相对来讲比较好的归纳作用,这样工具就升级了。对于我们来讲,实际上是第二步了,就是当我们信息存储完了还不算完,还要对它进行有效的加工,让它能够在用的时候被我们找到,这也是信息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图把所有东西都分得特别详细,而且就在办公桌旁边。你会发现当东西变得有趣的时候,看到的结果和刚才的又不一样,工具又升级,这也是他的工作方式。对每个人来讲,我们的工作方式相当于把信息变得有秩序。你看我们的外界信息很多,但是我们通过整理的方式,可以变得有秩序。你可以想象1000块玩具乱丢和拥有这样的收纳柜是怎样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带来的工作效率不一样,你对它的掌控程度也不一样。

这个图是一个乐高设计师用50万块乐高积木按照一比一的原型做成的蝙蝠跑车。其实不仅这个跑车,他身后的乐高玩具对我们也是特别有启发的。可能你感觉不到其中的奥妙在哪?今天我们就会讲到这里。我们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实际上就是收集->存储加工->应用的过程。

虽然现在信息很碎片化,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据说乐高积木通过排列组合有9亿种方案,所以说这是很了不得的,50万块乐高积木其实都有一些基本的形状,然后通过成千上万组合而成。对于我们来讲他的每一个组合也不是特别多,都是靠基本的单位,我们碎片化的信息也是学习基本单位。

大家都说我们要拒绝碎片化的东西,要学习就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比方说读书,尤其是有些标榜读书的人和有些标榜读书的书,说现在微信平台、手机上得来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然后你的脑子会越来越散,然后变成白痴,你总是接触这些东西,你的智力会越来越弱,应该多读书。但其实书籍也是碎片化的东西,即使是一

本书,再厚的书你也要一页一页的读,一句话一句话的读,你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你也是把整块的东西拆成小的才能吸收。

系统化体系化的东西实际上是写书人的体系。最典型的例子是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它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碎片化的东西,我们的语文课本几乎是在编的过程中集聚了非常多的精英们,把几千年中国文化中有帮助的地方浓缩成几本书,大家可以想象他其实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经典书籍中摘出一小片,这些都是碎片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堆乐高积木,按照他的逻辑编出来的。

碎片化的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很好的去使用它。在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应用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就真的是碎片了,但是如果你能够加以利用,你就会达成你的目标。所以这节课会有存储,加工,到应用的过程。

第一部分、碎片化时代信息的存储

需要去看目前主要信息来源来自哪里。比如手机,都是哪些App主要弹出信息,每天看的有哪些,把主要App都列出来,电脑邮件也是,把这些都列下来。如果把信息比作敌人的话,需要知道敌人在哪里。需要知道它从哪里来,你才知道怎样去应对。

需要知道目前大量处理的是哪些信息。比如国企和机关处理纸质信息就很多,互联网行业和外企处理邮件会比较多,还有一些企业使用微信或者qq这些即时通讯软件比较多。它们来自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场合,都有什么,来的到底是什么信息,你需要了解和分析。

云盘,处理文件

云相册,处理照片

云笔记,处理文字图片,尤其是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聊天记录。

云笔记,云盘和云相册是一个系统,不建议抛弃某一个系统,三者要搭配使用。可以把云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

印象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汇集各类信息来源的特点,不管是类型还是来源,不同的维度都可以很好的收集大部分资料,颠覆存储方式和应用方式。Windows资源管理器按文件名去搜索,文件命名特别乱的话找不到,但印象笔记的搜索非常强大,足以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第二部分、海量信息的高效管理

建立缓存区:默认笔记本作为缓存区,建立一个笔记本名叫“我还没想好”,不知道放哪里都放这里。

明确意义:所有信息都有固定存储的位置

定期整理:理想中的状态。

下一步行动:如果前面的信息都没有整理好,那么就不要动他们。然后从今天开始建立使用云笔记的习惯。

最极端的方式是,印象笔记里笔记不超过2000条,可以不分类,但是一般都要分类。

分类逻辑:01-任务名称,02-个人关注点,03-FSR

第三部分、对知识进行有效加工

李参的印象笔记分类

经验库(整理归纳)

从工作流到经验库

工作流和经验库结束以后,即每次任务结束之后做一个转移,先把正在进行中已经结束的内容统一加标签,挪到经验库里面去,这个过程你每天都会面临非常干净的工作区,出现在你眼前的都是没有结束的正在进行当中的任务,不会有其他信息干扰你,这是保持专注非常重要的一点。

再关注车后面的盒子,标签是什么东西?普通人觉得就是一块乐高玩具,有可能小孩眼里觉得这块乐高玩具可以作为小黄人的眼镜,这个就是赋予了标签,随着你对未来目标越来越清晰,其实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为小黄人做各种不同的积木,最终做成小黄人。

知识最终能形成独特性,实际上是先从四面八方先集中到一个地方把他们存储起来,然后进行加工。

驾驭好分类标签就很好理解,其实建立两个分类,一个是正在进行,一个是已经完成的。

建立知识体系最终是为了达成目标。

接受信息以后需要进行整理,这个是加标签的过程,发散思维,想到什么就加什么标签。比如晨间日记,突然提到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加标签“如何阅读一本书”,你有一个零件,你就为他准备一个盒子,当盒子满了之后就发现你积累的越来越多。

知识体系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当收集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会有目标。碎片化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乐高积木,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黄人或者房子,这个过程你需要去收集小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知识的储备。

【问答环节】

1.(使用三年以上)是什么事件启发你开始注重知识管理?

答:从Internatoinal转到印象笔记后买了高级账户,于是每天开始充分利用,后来发现信息变多了,开始想这个东西只是收集的作用那么跟云盘就没区别,云笔记的价值跟云盘肯定是不一样的,随着笔记越来越多,有了几千条笔记的时候,才会开始想怎么样去做这个事情,这个是我了解知识管理的一个契机。大家先把东西去用,开始做了,慢慢就会有感觉。

2.(使用少于一年)我自己是一个规划感很强的人,有时候会有很多点子冒出来,由一个点会自动想到一个面的知识,不停的发散,发散思维很强,但是不知道怎么记录下来,记到这个点又担心忘了另一个点,到最后什么都没记下。

答:用便利贴,脑子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印象笔记有扫描摄像头可以扫描进去。然后去添加标签,标签积累多了就会很好。所以建议大家,随时有想法,可以随身携带本子和便利贴。

3.(使用三年以上)如何确保所有存在印象笔记里的内容都得到有效的整理和使用?而不至于最后淹没在印象笔记的信息海洋里,怎样耐心对待繁琐的整理过程?

答:这问题跟本次主题思维模式的改变相关,其实你不会淹没在印象笔记的海洋里,海量的信息跟你没有关系,你只需要关注当前正在进行当中的事情,比如这是我现在的印象笔记截图,我用手机跟大家讲话,电脑打开了我的印象笔记,我只需要关注我当前的笔记本。不是说你懂得整理才需要去管理你的知识,其实你不需要去繁琐的整理。2000条以下不用以分类逻辑去建立分类,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印象笔记通过标签去管理信息,而云盘没有。这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4.(使用少于一年)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好的管理习惯,希望老师多给一些可实施的有效建议,以及关于操作过程中的快捷有效的方法。

答:建议大家关注李参的微信公众号和看下李参的书籍。

5.(使用三年以上)收集,分类,提取是基本步骤。但有时针对某些问题有更新的知识,如何快捷将新的知识置顶,将旧的删除或者留着备用?

答:需要建立分类,3种逻辑,按工作项目,按关注点或者按FSR分类。如果是对某个知识点,可以单独为此去建立一个笔记本,然后围绕这个点去搜索信息。如果需

要达成目标,可以为这个目标建立笔记本组,里面包含至少2个笔记本,一个是正在进行的笔记本,一个是已经结束的笔记本,这个目标可能跟任务息息相关,每个

任务可以建立一个笔记本,当任务结束以后,从工作流挪到经验库。

6.您认为印象笔记与知识系统可以做到无缝链接吗?

答:知识系统就是建立在印象笔记上的,用笔记来建立知识系统,他们是包含的关系。印象笔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7.老师每天都要花多久时间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答:我每天只收集不整理。发现特别好的标签我就立刻把它加上。当我有想法的时候我就把它加上标签,如果没有,就不用管。你用的时候搜索标签就可以了。你什么东西都能搜到,还整理它干什么呀。偶尔会一个星期,一个月整理一次。

8.为什么分类了还是会忘记里面写了什么笔记?

答:这是常态,因为你是人。大象是不会忘记的,因为大象是工具,李参是人。李参记不住的东西可以用大象记住,然后加标签。

关于李参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 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