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

——诗歌在美国复兴?——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一阵对诗歌的疯狂追捧,诗刊和书籍销量惊人不说,不喜欢读诗一般被看作没有品位的体现,而会写诗则甚至能在征婚广告中成为大杀器,堪比今天的宝马车。

仅仅过了三十年,情况发生了彻底的反转,读诗的人少了,甚至爱好诗歌会被打上非理性、不踏实、过于理想主义的标签,而诗人更常常和疯癫、自杀联系起来。一说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顾城和海子。

美帝也差不多,下图可以看到 ,读诗的人,常年呈下降趋势。

但是2012年出现了转折,发生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_第1张图片

从2013年至今,美国纸质书的销量中,增长最快的就是诗歌类,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远超其它种类。而这其中,最大的贡献者来自一种叫Instagram式的诗,Instapoetry,其诗人叫Instapoet。Instagram是以照片和图片交流为主的移动社交app,国内没有完全一样的产品,而Instapoetry就是发表在Instagram上的诗,一般都非常短小,大部分还有配图。

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_第2张图片

去年,纸质诗集的销量中,有一半来自Instapoets,排名前20位的畅销诗歌作家中有12 位是Instapoets。

比如,诗人 Rupi Kaur 在 Instagram 有260万粉丝,她的第一部诗集《牛奶和蜂蜜》已经发行超过140万册。这是一个惊人的销售数字,在中国,最火的小说,一般销量也很难突破10万本,而诗歌,大多要作者自费出版,印数几百本,用来送朋友。

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_第3张图片

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什么是诗?诗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诗?——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

早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社会就有诗了,狩猎和劳动时的号子,就属于诗。

即便出现了文字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载体不方面记录等原因,很多民族都采用叙事长诗对历史和文明口口相传。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怡情、纪实、社交和评论。

① 兴,指诗歌通过意向,向读者传达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 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③ 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
④ 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诗歌在中国古代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西方。

春秋战国时期,用《诗经》里的诗句对话是各国政治和外交的常态(可以脑补江湖黑话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以至于“不学诗,无以言”。

后来人们虽然慢慢改说人话了,但是诗仍然是地位最高的文学形式,诗言志,写诗是大事。词可以随便写,散文可以随便写,而诗不行。

整个科举时代,对人才的选拔主要靠的就是文学造诣。而民间对诗和诗人的爱戴,更是无以复加。琴棋书画散文小说,所有艺术类的作者中,诗人和词人的地位是最高的。

以至于林语堂说过,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不过,在古代的西方,诗歌就没这么好命了。

——柏拉图为什么批判诗歌?——

柏拉图诗歌造诣很高,年轻时还曾经想过当诗人,但是后来他对诗歌和诗人都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他的批判主要有三点:

1、诗的存在等级太低。世界的本质是“理念”,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诗是对模仿的模仿。比如,先有树的理念,这是永恒不变的,具体一棵树仅仅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描写树的诗,则是再一个层次的模仿而已。

2、诗能激起人的非理性欲望。诗歌很容易激荡起人的原始欲望,尤其非理性的成分,比如愤怒、恐惧、悲伤、憎恨等。而柏拉图向往的生活,是用理性来主导和控制一切。

3、诗的创作不是技艺。柏拉图认为诗人写诗,往往是神灵附体,或者灵感喷发,在一种非正常的癫狂下写出来的,算不上一种技艺,无法重复,有时连诗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出来的。

这种批评,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孔子就删减过《诗经》,拒绝不雅和不宜。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几部家训之一,同时也是文学和教育类的学术著作。其中颜之推严肃的指出,追求文采危害巨大,文学创作会宣泄一个人的才思与性情,很容易使人进入一种自我膨胀的精神状态,从而流于浮夸和轻率,是做大事的大忌。

不过,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作品中,对他的老师进行了逐一反驳。

首先,模仿可以产生审美。诗歌的确是源自模仿,但没有理由因此就低三下四。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是我们生存和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而且,模仿的好还可以带来快乐。我们看到一只老虎是害怕的,但是看到一幅画的栩栩如生的老虎的绘画,则会产生审美的愉悦。

其次,诗有净化情感的作用。虽然诗歌的确会作用于人的情感,但情感本身并无好坏之别,关键看是不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度的发生。好的诗歌,作用人的情感时,并不是助纣为虐的激发,让它们脱离情感,而是会净化情感,让情感更符合理性的要求。

最后,诗歌的创作是严格意义上的技艺,并不是什么神灵附体,绝对有道可循。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学写诗要学杜甫,而不是李白,李白的诗多出自天赋,而杜甫的诗则有可重复的方法论。

——诗,在今天还有什么不可替代性吗?——

诗歌肯定有价值。但,问题是,它的那些价值,有哪些是至今仍然不可替代的?

历史上很多东西都有价值,但都被更合适的其它东西替代了。比如,最早的文字是记录在石头和金属上的,后来就被纸取代了。毛笔流行了两千多年,后来被硬笔取代了,现在所有的笔都快要被电脑和手机取代了。

诗歌的各种作用中,其实大部分都或多或少都有了更好的替代,这也是文明进步的体现。

记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现在有更好的文字形式,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批评和评论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这方面诗歌显然不如杂文和论文来的精准和透彻。社交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不管是炫耀,还是认同,人们都有更多、更直接的方式。

但,我们也要看到,至少以下三个方面,诗歌仍然没有找到替代品。

第一,语言的极简主义之美。诗歌是精炼的艺术。小说、论文可以写的长,写的透,但是我诗歌可以写的短啊。有时,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成为诗歌。而这种作用在人类语言上的极简主义带来的审美价值,尚没有看到替代品。

比如,下面这首顾城的诗,《一代人》,只有两句,但蕴含的意义却极其宏大和丰富。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复旦大学和台湾大学进行总决赛,题目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双方辩论的火星四射,蒋昌建(复旦大学支持人性本恶)在总结陈词的最后,说出了上面那句诗,全场掌声雷动。

多年过去了,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记得那场辩论赛双方辩论的细节,但是看过比赛的人都不会忘记蒋昌建引用的这两句诗。这就是极简语言的魅力。

第二,诗歌可以激发人的特殊情感。

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绘画、音乐、小说、散文、戏剧、电影。

但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诗歌在激发人的某些特殊情感上,其作用是难以被替代的。

德国文学评论家赫茨菲尔德说过一个真实的事件,1939年,二战前夕,它在一艘开往美国的船上和一位英国夫人交谈,对方从未想过战争的危险。他向她念了布莱希特《德国批注》诗中的四行:

墙上用粉笔写着
他们要战争
写这句话的人
已经阵亡

让人惊讶的是,那位夫人听完后不停的在船上走来走去,她一下子就相信了战争就迫在眼前。

北岛的《回答》,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很难想象,还有其它什么作品,能这么直接、这么快速的表达当时人们的那种特殊情感。电影得让拍啊,书很长啊。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甚至有学者,比如熊逸认为,在原始社群里,在诗歌的萌芽时期,诗歌不属于个人,而属于群体,经常在祭祀,祈祷,甚至巫术等集体活动中采用。这种神奇的语言有一种催眠术一般的魔力,使所有人的情绪得到纾缓和释放,进入一种类似于共振的状态。

楚辞中的很多篇章,就是招魂或者敬神的仪式上用的。

而诗包括歌曲的治愈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诗歌的交流极其便捷。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局限性。

小说很长,看完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电影也有一两个小时,而且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绘画也需要特殊的外部条件,而且影像类的艺术,复现是个问题,你既没法简单的反复观赏,也没有迅速的和对方交流。

诗在这方面恰恰有独到的优势。现代诗都不长,可以很快的读完,尤其一些精彩的段落,可能只有几句,非常容易传播,自己可以反复体会,对方也可以很快速的get到,从而引起共鸣。

这或许就是诗歌在Instagram上复活的原因,人们有特殊情感共鸣的需要,而现代科技加速了传播。

怎么样?想不想尝试当个社交媒体诗人?

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我们还需要读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