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Playlist: Our digital lives
一共13个演讲,讲述关于我们数字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从这个列表链接一个个看,下面每段也分别给出了独立的演讲链接。(图不能点的啊..那个只是个预览图片和时长展示,正片要点标题链接)
Sherry Turkle: Connected, but alone?
演讲者在1996年就登上过TED的讲台,时隔十几年再次登台,给我们讲一讲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不仅改变了我们做的事,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曾经互联网还有“上线”和“下线”,如今我们几乎已经都是24小时在线了。当说到那个重要的“边发短信边进行眼神交流”的技能时真是会心一笑。
科技让我们更孤独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但演讲者对背后原因的分析依然值得一看,我们寻求不间断连线和交流的背后,是我们失去了独处的能力,我们害怕自己的声音不能被听到,却也没有认真去倾听其他人,甚至没有倾听自己。
在线交流的非实时性,让我们有机会在说话前修饰自己,然而信息的传递无法代替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互相了解。长此以往,我们更变得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在线交流无法真的让你感觉被聆听和被理解,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这点对我们来说,就是朋友们大多活在朋友圈里的现实。
是时候放下手机,约上大家出来吃顿饭或者喝一杯了。
Alexis Ohanian: How to make a splash in social media
听完之后的最大的感想就是:这哥们儿说话真特么快!
哈哈~开个玩笑,演讲人把在互联网上的秘密总结了一下: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一切都是免费的,让所有人参与进来,也许他们并不真的对内容有兴趣,但你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酷”
“传达你的观点时请保持真诚”
“如果是一个组织,那一点点失控没什么大不了,可以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
很有意思的片子,关键是,它真的很短 O
Eli Pariser: Beware online "filter bubbles"
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口味,我们的兴趣,我们爱听什么歌,我们常去哪里活动。于是当我们搜寻信息的时候,他们会把最适合我们的推荐给我们。
这看起来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然而演讲人给我们提了个醒,长此以往,我们的选择被机器学习推荐反复加强,甚至让我们失去了接触其他东西的可能性。我们的本意是造个懂我们的机器,却没料到是我们被机器改造成它“懂得”的样子。
忽然觉得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似曾相识:最早叫十二生肖;后来叫十二星座;现在的名字变成了——“猜你喜欢”。也许我们有必要时不时有意地跳出这些filter bubbles,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被一个个算法限制了。
唔..晚饭要吃外卖了,饿了么有什么推荐呢..
Monica Lewinsky: The price of shame
没错,是她。
第一眼看只是似乎眼熟,没敢认,后来又看了一下名字才确认,她就是那个也许是最有名的“白宫实习生”。
真的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后她居然还能站到聚光灯下,心平气和地给我们讲述那段经历。当年才二十岁左右的她能扛过互联网媒体兴起带来的全方位的打击,真是不容易,换做任何一个人,撑不下去可能都是正常的。
当然她要谈的不是八卦,而是“网络霸凌”,我们现在流行的“围观”和“人肉”大概也属于这个范畴。
最近读梁文道的《关键词》,有一段很适合作为这里的总结“他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手握便利的电子记录工具,拥有推特、脸书和微博等彷如媒体的大众平台,其实就已经是个公民记者甚至是个独家的新闻社?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反省过掌握这些工具平台就等于掌握了权力,甚至武器,因此就该富有相应的道德责任?”
其它还是看演讲吧,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站起来,走出来,仍然不忘关注有同样遭遇需要的帮助的人,她是值得尊重的。
Kevin Allocca: Why videos go viral
演讲者来自YouTube,主要向我们解释了一个YouTube视频为什么会引起大量的点击,总结下来有这么几个条件:Tastemakers(潮流先锋) participation(全民参与) unexpectedness(出人意料):人人都能参与,由潮流先锋点火,大众决定其流行度,就是新媒体和新文化的特征。
说到YouTube,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的网站——以及脸书、谷歌等等..我很同意也是《关键词》里的说法,即使他们在国内都有了类似的“替身”,但是与全世界共存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就算你在优酷欣赏到了一部外国人也十分喜欢的短片,可是背后那个模模糊糊但又确实在的叫作世界的感觉不见了。”
所以科学上网很重要,不然在篱笆里玩的久了,你会以为世界就只有咱们村这么大。
Clay Shirky: How cognitive surplus will change the world
cognitive surplus这个概念,认知盈余——我们的社会现在有了大量富裕的时间可以用来创造价值。同时我们创造与分享的天性被现代化的技术增强扩大了,那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们可以用用它来拍搞笑的猫咪照片——这也是一件造福大众的事儿,毕竟生活压力这么大,能博大家一笑也不错。演讲者把这种价值定义为communal value——这是参与其中的人的一场狂欢。
但是好像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演讲中提到的这个,Ushahidi——人们自发地收集和上传一些社会公共相关的信息,作为一种官方消息以外的补充、一种监督、一种决策的依据。这被称为civic value——即使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也能收益。
在论证这一点为何可行的时候,演讲人举了一个经典实验的例子,生动地展示了人的经济动机和内在动机在什么范围起作用,“威慑理论”是否正确以及为什么。
岔开一句,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想所有成功的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的老板,一定是激发员工内在动机的一把好手:他们往往会为员工描绘一个伟大的蓝图(俗称画饼)。就好像马云在只有18个人的时候就说要把阿里做成国际化的平台。PayPal在创立之初的愿景更是“让全世界人民拥有对自己货币的控制力,让腐败的政府不能靠货币手段剥削自己的人民。”当然他们牛逼之处在于不仅仅画了饼,还能让员工真的相信或者即使将信将疑也愿意跟着他们去干,至少这时候吸引人才多半的还不是钱,而真的是大家都有内在的一种动力;当然更牛逼的就是,他们还真的干成了。
岔远了,回到这个演讲——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富裕的时间,同时也利用我们天性,设计出各种帮助我们创造civic value的系统,作者认为这一点很重要,甚至是一种足以改变社会的力量。
Stefana Broadbent: How the Internet enables intimacy
这个标题看起来似乎和我们一直听到的不一样:明明一直说互联网让我们大家变得冷漠,甚至冷落身边的人,为什么又说它使得亲密变得可能?
听完才明白,作者表达的是,技术让我们有能力随时随地接触到想要接触的人,而不会像过去一样到了单位就和家人断了联系。
其中有个挺有意思的数据:虽然我们现在有很方便的技术联系身处各地的人,但是我们常常联系的一般也就2-5个人,视不同的应用而定。从这一点来说,其实是印证了开头的那个说法吧,技术的更新并没有让我们接触更多的人。但是可能让我们的交往更聚焦更便捷,在我们来往焦点的人通信会更为密切。
Evan Williams: The voices of Twitter users
原来twitter的起源和TED还有那么一段渊源。这段基本就是twitter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从最初一个简单的类短信服务,公司业务的副产品,到现在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代表性的服务被亿万人使用,按照演讲者的说法,他只是“跟着自己的直觉,而不去预设结果。”
这大概也是一个成功创业者的天赋,twitter就像自生长的一棵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甚至出乎创造者的意料,信息交流被延伸应用于各个领域,使用者在使用中发掘了自己的需求,开发者敏锐地捕捉这些需求,优化并实现它们。
过去的软件开发更新本质也是如此,但是互联网把这个过程加快了无数倍,于是就要求有人能快速发现理解用户的需求,平衡它与自身产品的定位目标、公司资源,然后按照甚至超出用户预期地实现它/无情但合理地放弃它,也许这就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如今炙手可热的原因。
不过演讲者引以为傲的部分——让所有人能够几乎实时的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无疑也加剧了信息过载的情况,为了避免被太多地牵扯精力,我们不得不自己做减法,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Johanna Blakley: Social media and the end of gender
这个有标题党的嫌疑..并不是说有了社交媒体大家都变成中性人了。过去的传统媒体喜欢按照年龄、性别、国籍等等一些大粗块来区分受众,演讲者觉得这真是简单粗暴,但是受制于技术条件也没法要求更多。
而对于新媒体,他们能够更精确的识别受众,以一个个“你”为单位,了解你的喜好,而不因为你是女性就不给你推荐机器人大格斗 LOL。所以在新媒体看来,性别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你的行为才真正反映你的需求。
P.S. 片中说数据统计社交媒体上是女性占主导地位..不知道我们这儿是不是也一样
Margaret Gould Stewart: How giant websites design for you (and a billion others, too)
所有做设计的人、喜欢设计的人都应该看一看的视频吧,也许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设计一款给上亿人使用的产品,但是好设计背后的理念应该是相通的。
“设计的两大要素:大胆与谦卑。你要相信你的设计是重要的,会被无数人使用,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只顾自己的品味。”,“再小的细节都很重要。”,“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记得,你是为使用者在设计。”,“数据很重要,但是数据不能代替设计师的直觉。它可以让一个好的设计变得更高,但无法让一个不好的设计变成好的。”
举出的facebook和youtube的两个例子也很有意思,我们常说传统公司没有做互联网的基因,其实这句话有点玄,做互联网产品的基因也许就隐藏在这一个个具体的小细节中。核心在于公司产品和用户的互动。让用户感觉自己“拥有”这个产品,也许设计师会苦恼于明明是改善需求却得不到理解,但这也是一款产品成功的要素。
顺便吐槽一下,“一个”改版以后我就是觉得没以前看着顺眼了╭(╯^╰)╮
Jennifer Golbeck: The curly fry conundrum: Why social media “likes” say more than you might think
“当你在facebook给一个扭扭薯条点赞,我们就能知道你的智商比较高。”这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大数据牵引的线。就和大数据兴起时常说的“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一样,对数据建模和分析的能力,让科学家——以及社交媒体的拥有者,能够透过你的行为,挖掘出看似和这个行为毫无关系的信息。
演讲者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对于facebook,用户并不是他们的顾客,而是他们的产品。”想来确实如此,这些公司捕捉我们的行为,掌握我们的喜好,然后给我们打上一个个标签,打包卖给了游戏开发商、餐厅老板、广告商...我们确实变成了社交媒体的产品而不自知...细思极恐。
演讲者更担心的是我们即使知道了这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办法,她希望能开发工具在用户进行操作时告诉他们可能因此承担的信息被获取的风险,本意是好的,然而若没有强制的规定,恐怕不会有一个商家和自己的商品商量“嘿,你想被卖掉么?”
Adam Ostrow: After your final status update
我们死后我们的社交网络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演讲者说已经有许多类似“在你死后帮你更新最后一条消息”的服务了。我一边看一边想的是,是不是可以——也许已经有了——建立一个“电子墓地”,把一个人生前的电子文档、照片、视频、发过的公开信息永久地备份在云端,供后人凭吊。
演讲者后半段想要探讨的话题是,当机器能够充分理解我们的行为,能够模仿甚至预测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可能创造出我们的虚拟人格,甚至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创造虚拟而又真实的“我”。关于这一点,黑镜子(Black Mirror)第二季第一集讲的完完全全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也不知道是否受此启发。优酷的视频链接失效了,感兴趣的只能自行寻找下载啦。
Ray Kurzweil: Get ready for hybrid thinking
有点像讲科幻故事了。上一次人类大脑皮层的进化,形成了隆起和褶皱,让人类思考的能力大幅提升,从而成为万物灵长。如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电脑甚至在理解人类语言上都比真人做得更好。而在演讲者看来,下一次“进化”就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机器人和云技术可以让人们在需要时突破生理极限,增加自己的大脑皮层容量。
那时候我们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生物了,演讲者管这个叫hybrid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