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项目——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

在读本书之前,我一直好奇一个IT项目是如何写成一本小说的,但是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月前才购买了本书。

下面随便写写,欢迎交流,不喜勿喷。

说说翻译

作为一个译者,谈谈一些感觉。

感觉名字有些不切题……说笑了,如果不这么起名国内的读者谁会买呀?不过原名也挺好的,比较顺应潮流。

真心记不住翻译成中文后的英文名称,包括人物名、公司名等。英文名反而好记一些。阅读本书过程中,无数次的翻到人物表对对应各种人物的关系,着实有些头晕。“无极限”这个公司名字也是醉了,如果要打入中国它估计不叫这名字。

一些术语还是不要翻译的好,比如“DevOps”、“ID”(记录其它的纸片找不到了)。

“Code Base”是基准代码吧?

注释,打的位置不是太好,有些在注释文字前面,有些在后面,晕了。

最后,参考书籍中,国内是否已有译著建议注明(如果有建议使用译著的名字),如果没有则建议备注原名。经过翻译的名字如果没有译著找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其中很多书虽然很老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用的)。

再说说感受

阅读本书的过程,让我感觉和阅读《三体》三部曲一样,前面有些平淡无奇,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越看越兴奋,兴奋之后则是陷入深思。

这是一本少有的写到运维的小说,而且不缺技术,相反,涉及到技术的范围还很广。

本书的前一段内容我感同身受,各种各样的紧急工作、混乱的IT变更,而Bill来自的地方,则有着自己建立的IT变更管理,井然有序。或许所有的IT在前期的阶段基本上都面领着这样的问题。

而后来,面临着公司即将被拆分,IT业务被外包的局面,在Eric的指点下,Bill将运维、开发、业务聚集到一起,通力合作。感觉这种方式有着敏捷、DevOps的因子。

每一次变更成功,每一次故障的避免,都让我欣喜若狂,仿佛就是身边的事情。

尤其是看到Bill和Kris开始合作后,其实心中除了兴奋,还有一丝羡慕。

得知DevOps的概念时,大概是13年初(源自于《DevOps的各个阶段》)吧。当时网络上不少人都在高呼运维要下岗了,认识的一些运维攻城狮都人人自危。但是这么多年了,至少在我司中,干运维的还在干运维,基本没啥变化。搞软件开发的倒是自己做了些运维的工作——没办法,现在内部支持也要费用,能省点儿是点儿。

Bill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个副总裁,在自上而下的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他为什么没有在原有的部门就将变更管理推广出来呢?自上而下很重要。

虽然没有ITIL工具的管理,仅仅利用看板,就能将如此多的变更管理得井然有序。而现实中,管理员们懒到极点,一个字段都不愿意填写,更别说写纸条了。

这么多年了,开发和运维从来没有通力合作过,往往是交接,而且只有交接,开发只是为用户服务,压根不考虑运维的事情,毕竟,考虑到安全、易运维的问题都会增加成本——又开始吐槽了。

或许本书中,开发、运维同属一个公司,有着共同的目标,而现实中的我们,只有盈利才是共同的目标,其他的——考虑那么多作甚?

你可能感兴趣的:(《凤凰项目——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