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三十万散养"仁波切"要哭了

古代僧人认证系统早已加入大唐豪华午餐系列

MO君就带大家看一看我国古代的僧人是如何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

今天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上线,意味着活佛们的身份真实性将在网上可查,想必那些一直以来招摇撞骗的假活佛们可就不那么好混了,真的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啊。其实身份对于僧人来说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而关于僧人的身份认证系统,它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攒证,比如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结婚证、房产证等等等等,一些幸运的八零九零后们还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金绝版独生子女证……可以说,即使我们现在把头剃了、看破红尘去出家,取个圆通申通汇通的法号,但出门坐个高铁去化缘,还是得掏出印着“李狗蛋”原名的身份证买票。可见,即使遁入空门,也还是难跟俗世划清界限,身份证对于一个现代僧人来说依旧非常重要。不过在古代,技术和法律都不像现代这样先进和完备,我国古人又是如何认证僧人身份的呢?

——答案就是“度牒”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度牒是古代官方颁发给僧人的身份证,有了这个证件的好处是大大的,一方面证明了你是如假包换的出家人,另一方面你就免去了日常的生产劳动(种田),不用服徭役(打仗、修长城等),可以靠着供养人就过上“清苦”的修行生活。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BGM: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

既不用干活,也免除了徭役,于是这就吸引了一些滥竽充数的人也想要混入僧人群体之中,全国各地的懒汉们对于剃头出家趋之若鹜,拦也拦不住。然而,当和尚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吗?

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 首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爸妈不同意,你就没有戏。

再来,一个巴掌拍不响,寺院要不要你?人家也是要双向选择的嘛。

最后,为了控制僧人群体的人数,还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才行。

只有通过了以上三关的考验,最终才能成为僧人,缺一不可!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总而言之和尚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如今知道真相的你,眼泪掉下来。

我国最早的度牒,出现在唐朝。我们熟悉的几位和尚比如玄奘、鉴真、辩机都是唐朝时期的僧人。度牒上一般记载着僧尼的俗名、年龄、籍贯、所属寺院、师父的名字以及签发度牒的官署。

以我们最最熟悉的玄奘大大为例,他的度牒应该是这样的: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唐朝对于度僧的事情还是非常重视的,唐玄宗下诏僧尼每三年造籍册,用以统计僧尼的数量。到了天宝年间为了限制出家人数的激增,规定接受度牒必须交钱,久而久之拿钱买证的现象也就频频发生。晚唐时期,买卖度牒也成了贪污腐败的一种手法。看来买假证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呀。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汉传佛教的度牒制度完备成熟之后,藏传佛教也便由此效仿起来,同样采用了这个度牒制度。到了宋代,度牒的功能更是多种多样:可以当做谈判的资本,可以用来赈灾,可以作为表扬小红旗……真是当得了货币,又充得了军费。相比较而言,明代时期的度牒又渐渐恢复到只作为僧尼认证使用。直到乾隆,皇帝金口一开“僧道度牒,著永远停止”,度牒制度才真正地寿终正寝。

朝阳区三十万散养

顺带提一嘴,这度牒和通关文牒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身份证,一个是护照,唐僧大大出走天竺可是两样都缺一不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阳区三十万散养"仁波切"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