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伴随国内近几年一级市场的快速成长,笔者在工作中走访了许多资深投资人。“雄心所向何处”系列针对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PE FOF)展开讨论,此系列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国内PE FOF行业发展现状、募投管退四个核心环节困境、未来3~5年国内PE FOF的发展机遇。笔者工作中的收获在此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将持续深度分享投资干货,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劉泉投资笔谈。
什么是PE、FOF、PE FOF
Private Equity简称PE,在中国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方式角度看,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Fund Of Funds简称FOF,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投资基金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它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
PE FOF是FOF的一个子分类,是一种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投资标的的基金,类似于PE基金、VC基金、天使基金等以未上市公司股权为主要业务的投资机构,都是PE FOF的潜在投资对象。PE FOF和PE在市场中扮演角色的最大不同在于,PE FOF同时扮演了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的双重角色:面对投资者时,FOF充当GP角色,为投资者管理资金并选择PE基金进行投资;而当面对创投基金、并购基金和成长基金等PE基金时,FOF又充当了LP的角色,成为各类PE基金的投资人。如图所示:
PE FOF的发展历程
PE FOF于1975年起源美国,上世纪90年代,PE资本在美国的大规模兴起使PE FOF迅速扩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市场上仅有16支FOF,所管理的总资产为14亿美元,至1999年年底,FOF的数量已达到213支,管理总资产达到了480亿美元。近年来,FOF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除了美国之外,在欧洲、加拿大等国家也在飞速膨胀。上世纪的90年代PE FOF进入亚洲,起初发展虽然十分缓慢,不过在2005年之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快速兴起。
中国大部分私募股权基金成立在2002年以后,经过多年时间沉淀,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趋于品牌和专业化格局,尤其投资行业在近几年的加速整合,“三难一少”的挑战愈发明显(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和收益减少)。在这样宏观环境中,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却异军突起,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母基金机构已超过300家,资金管理规模高达约8.58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被称作是私募股权母基金发展的元年。
经过本土市场发展,目前形成以FOF形式运作的三大基金阵营: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市场化FOF、民营资本运作的市场化人民币FOF。与海外母基金发展走入精细化运营的现状不同,我国的市场化母基金依然处在相对粗放式的阶段,尤其是在政府引导基金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运作模式尚未完全市场化、专业化,在投资领域和地域层面,尚且存在着很多限制。
参考PE FOF海外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还处在发展早期,需要进一步从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三个角度加强自我定位和自我管理。随着地方政府和高净值人群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了解逐渐加深,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真正优秀的基金管理者将会从市场上逐渐显露出来。
PE FOF面临严峻的资金募集压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为PE FOF管理机构,资金的募集是投资业务开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宏观环境下,国内市场的资金量相对充足,各基金募集速度非常快,PE FOF行业的竞争压力愈发凸显,目前国内PE FOF的主力资金来源分为三类: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国有企业资金、社会资本。其中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国有企业出资,由于这两者的资金属性,并不是以获取收益为首要目标,至少不是唯一目标,所以并不在此话题讨论之列,笔者更关注社会资本在筛选私募股权母基金时的理由。
对于LP而言,如何在良莠不齐的GP中,筛选出可带来良好收益的管理人十分重要。如何让LP放心将资金交给你,这是基金管理人的一道必答题。笔者观察到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在募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以下三点作为募资理由:
1、作为PE FOF投资机构,能找到优秀的明星GP,拿到优质项目更多份额;
2、PE FOF的收益率更高,风险更低,业绩高于市场同期平均水平;
3、少收管理费,少拿后端权益分配(甚至有不要管理费的极端案例出现)。
笔者认为,在信息高速流通的当下社会,如果PE FOF的募资过程中,还采用以上三点作为募资的主力理由,在逻辑上其实很难成立。
首先目前国内手上有1000万现金的投资人,愿意接受7~10年投资期,找不到要投资的GP的概率太小,所以为什么要通过你PE FOF将这笔资金投出去?五年前、十年前因为资讯的不发达,在今天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
其次作为LP投资200万,如果是普通的GP,这笔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为PE FOF管理人,LP可能需要1000万,我才愿意接受这笔交易,因为基于对管理成本的考量,只有设定更高的资金门槛,PE FOF的团队才有时间和精力运营,尤其是作为PE FOF的管理人,需要的资金量更大,产品的存续期更长,投资人作为母基金的LP,还要接受管理费和后端权益分配的资金成本。
优秀的母基金管理人在筛选LP的时候要问:“我们要的钱更多,封闭时间更长,还有双重收费的资金成本,你为什么要做我的LP?”同理,优秀的LP在投资的时候也会问对方:“我为什么要做你这个母基金的投资人?”在现实场景中,因为这个双向选择涉及到的问题,造成了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在面对社会资本的时候,募资普遍困难。
众所周知,由于母基金是以子基金为投资目标,在收费上,子基金本身收取的管理费会叠加母基金的费用,这种双层费用造成了对于母基金投资者而言相对更高的投资成本;
其次权益类投资还有一个固有属性就是流动性不足,这在PE FOF的投资框架限定下,流动性不足的缺陷更是被进一步放大;
最后在收益方面,母基金的爆发力也存在后劲不足的风险,尤其是当市场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私募股权母基金的收益率通常会低于单个基金,主要原因是母基金的投资标的是分投到几支基金上,在平抑波动、分散风险的情况下追求稳健的收益,因此私募股权母基金在分散风险的强情况下,也会分散一部分收益。
国内PE FOF行业这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优秀的母基金管理人短期内难以显露出来,其本质上并不利于PE FOF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大量资本催生下,笔者发现部分PE FOF管理人,有盲目跟从市场趋势的投资行为出现,在前期没有充分进行产业调研的情况下,采取在一个行业中从早期到成熟期以全覆盖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粗放式的投资既不利于PE FOF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不符合投资者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需求。并且这类盲目投资造成的赛道拥挤,也不利于优质项目和优质投资人之间的对接,难以真正促进我国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而对整个产业造成不好的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市场发展历史短,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市场对于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缺乏完备的衡量标准,同时过高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成本,也会加剧整个行业的融资压力。同时在投资策略上,基金管理人也是在一个摸索中前行的状态,导致募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资金属性与PE FOF发行的产品发生错配。这类交易不足之处在短期内很难暴露,不过在临近退出期的时候很可能会集中爆发,以上谈及内容,恰恰也是专业LP们重点考量的几点因素。
关于国内PE FOF行业的发展现状,及PE FOF机构在资金募集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到此告一段落。笔者在下一篇文章《私募股权母基金:雄心所向何处(中)》,将重点讨论国内私募股权母基金的投资难题和投后管理困境,希望你可以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