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天南贡品”的海南椰雕,历史上曾长驱直入皇城宫墙,承载无数荣耀。艺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守着时光的寂寞,将粗砺的椰壳精工细雕成一件件令人叫绝的精品。
时光流逝,在机械化加工和电脑设计的冲击下,传统的椰雕工艺渐渐隐去。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些执着的年轻人,愿意接过父辈的刻刀和心愿,在传承和创新中将椰雕技艺世代流传下去。
去了浮燥,褪却了杂念,一把狭长的刻刀凝结了滚烫的热忱和梦想,在粗砺的椰壳上精工细雕,任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
千年椰雕的美丽吟唱
古代海南的官员常以椰雕进贡中央,所以它又有"天南贡品"的雅号
在海南,无论街市或是乡村,举目之处就能望见椰树傲立的身影。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激发了人们利用椰子的无限想象力,也留下了珍贵的传统椰雕手工艺。
椰雕雏型的出现要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椰子树,亦类海棕……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
▼
到宋朝时,
工艺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壶已流行在士大夫宴席之上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素有“天南贡品”之誉。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古朴而轻巧。特别是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在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已畅销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还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物产特览会上荣获一等奖。在海口市档案馆,记者曾找到1963年的《海口市手工业出口情况调查报告》: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产品年产量高达两万多件,其中一万多件出口外销。当时,椰雕生产的艺人有百余人。抗战爆发后,艺人流离失所,椰雕原料短缺,外销一度中断。至1950年海南解放时,存活下来的椰雕艺人仅剩十余人。
×
/ 椰雕村的落寞变迁 /
沿着菠萝蜜飘香的村道进入富道村,记者立刻感受到了强烈的变化。6年前,一进村就看到村道旁堆得小山似的椰壳及废料,装运椰壳配件的小车、拖拉机来往频繁。而今,村子只剩下满目寂寥。
村里懂得全套椰雕技术的艺人,就只剩下80岁的文传述(上图文不匹配)了。文传述十几岁就跟着哥哥学习椰雕工艺,祖先流传下来的各种雕刻手法都了然于心。他说,以前村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律,椰雕手艺传男不传女,即使入赘的女婿也不传,而外姓人更是无缘问津。
▎但是,这条规矩在解放后被打破了
1955年,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的前身海南特别手工艺厂以8位艺人集体参股的方式成立,首批招了一些椰雕艺人,富道村就占了好几个,年轻的文传述也在其中。当时,厂里分为造模、拼接、雕刻等好几个车间,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也是从那时起,大家广授学徒,不断扩大椰雕艺人队伍。椰雕也很快从原先的碗具、双耳杯等8个品种,增加到酒具、糖盒、灯座等200多个品种。
变迁
1980年代,富道村的很多老艺人退休回村后,在村里开办了村工艺厂,把村民再次变成了工人。
他们加班加点在椰子壳上画图、雕刻,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内外。在后来海口市椰雕工艺厂反反复复于半停产与生产之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厂,一度成为海口厂的贴牌生产基地。
好景不长,进入1990年代,富道村的手工椰雕日渐式微。毕竟相比机械加工,手工椰雕工艺复杂、耗时长、价格贵、样式传统,又缺乏实用性,富道村的市场越来越小,到最后就再没有人愿意做手工椰雕了。
椰雕村的经济来源,也从椰雕转变为农业和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只剩下一间小小的椰壳配件加工厂,承接着一些来料加工,在微弱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由于眼力和手力退步的缘故,几年前文传述已无法再拿起刻刀。他遗憾地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想把这门祖先留下来的手艺传给年轻人,但村里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跟他学,就连自己的儿子情愿替别人做配件加工,也不愿触碰精深的椰雕工艺。
当这个时代在反复强调文化重要性的时候,
通常只是说到了别人的耳朵里。
可以说,这是一个满是浮躁的年代。
我们在忙于追逐时代感的同时,
不朽的依然是文化的传承和象征,
它不仅有别于工业社会的机械生产,
还有着谁也不能取代的优越感!
短暂的一生,摩西奶奶却在迟暮之年活出了光亮~
(戳链接“阅读原文”,这碗鸡汤必须喝!看完立刻精神亢奋~)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