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怎么样去制作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这标题可能会稍微有一些夸张,但确实是我们做活动策划的小伙伴都会希望发生的事情。

一、活动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策划

用户参与活动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参加我们的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人类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不管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吃饭喝水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在家里装一个防盗门呢是为了满足安全需求,扶老奶奶过马路可能是为了获得心理满足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或者单纯觉得老人很可怜,为了消除内心这种不舒适的同情感,那这些也都是需求。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1张图片

所以我们要说的黄金定律就是策划活动之前,先想一想我们这个活动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用户是不是确实有这个需求,想清楚这一层,我们再进一步想一想怎么样来满足这个需求对用户性价比比较高,比如说用户的需求,如果只是小小的娱乐一下,那需求呢也不是很强烈,可有可无,但需要付出的是80个小时的无聊工作,那他很可能呢就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了,所以说我们要想清楚用户的需求以及怎么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围绕这些去策划活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做活动的策划之前,我建议大家首先是要明确的写下来,我们这个活动满足的是用户什么需求,一切的方案,我们都围绕这一个需求来策划,那我们怎么决定我们要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呢

通常这一点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方法,就是我们所运营的产品,它满足的是用户什么需求,我们的活动也就是去满足用户什么需求,也就是说活动针对产品走。这样通常是没有错的,比如说先后问答这个产品可以让大家的问题的快速的解答,让大家提升知识技能,那我们策划一些让大家提升知识技能或者帮大家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是很符合用户需求的,因为我们知道很多用户本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来到这里了,他们有这个需求,所以这样的活动反响一定还是还不错的,或者至少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那又或者呢另外还有一些用户属于那种经常帮别人解答问题的答主,他们可能有问题需要获得解答概念,可能没有,但他们经常回答问题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们应该还有别的需求,比如说是为了提升个人知名度或者是扩展人脉圈,或者是为了赚钱或者有其他什么目的。当然这个时候需求不那么明显,我们也可以尝试去都来给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去围绕这个需求做活动。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2张图片

需求还有深浅之分,比如说我上面说的用户在先后问答是为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这就是一个浅层次的需求,这个浅层次的需求,是为了更深一层的需求服务,更深一层的需求,可能就是当我们给出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之后,可能就是可以更好更顺利地完成工作,那更好更顺利地完成工作,又可以再引伸到再深一层次的需求,就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我们在深化活动的时候呢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去满足,我们选择哪个层次都是没有错的,但可能选择一个层次会比另外一个层次要好,这个往往是跟你所能覆盖和吸引到啊来参加活动的用户人数以及用户类型有关系,这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了。不过呢总之,不管满足哪个层次的需求都没有错,浅的需求越直接和产品结合越紧密,越深的需求往往跟产品结合不是那么紧密,甚至到了特别深的时候可能和产品感觉是脱节的。但这样的需求呢往往是最强烈最能够打动用户的,所以大家找一个平衡就好,没有什么对或者错的。

但是有一个情况需要注意,就是如果我们是想激活一部分已经不太活跃的用户,我们可以尽量给用户一些新鲜的刺激感,这种刺激感来源于深层次的需求的满足,因为表面的浅层次的需求满足你的产品里面一直都有,但是已经刺激不动弹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找一个深层次的需求,我们会发现浅层次的需求是满足深层次需求的步骤,或者说工具,既然原先的步骤工具不能够让用户兴奋了,那么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换一个步骤工具,比如说浅层次的需求是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深层的需求,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那么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已经刺激不了用户了,呢我们就可以用另外一个能够帮助用户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内容来做活动,比如说这个职场社交或者这个招聘相关的活动,那我们怎么去了解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二、通过几方面了解用户的需求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3张图片

那要了解这个事情,我们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问产品部门的小伙伴,虽然运营呢对自己运营的这个东西可能也会有了解以及自己的理解,但毕竟产品部门的同事才是把产品做出来的人,那他们可能会运营,有更深层次了解,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逮着一个产品部门同事就问我们尽量去问这个产品的主要负责人,甚至创始人。那在创业公司里面,我们一般可能要问这个创始人或者这个产品合伙人,再大一点的公司呢,可能是在这个产品里面坐的时间比较长的产品经理,那些没有长时间在这个产品里面做过同事对于产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的理解可能真的是相对还是比较浅薄的,属于想当然的级别不一定比运营的理解要深刻。

另外,如果公司有这个资深的在公司做的时间比较长的用户研究的小伙伴,那问他们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们虽然不是从产品的创造者的角度出发看它们是在这个一线最近距离的,用最科学的方法去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感知的人,他们或许不了解产品可以满足用户什么需求,但他们至少知道用户觉得产品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大家不要小看用户研究这个部门,我们做运营的小伙伴可能是接触用户最多的,但在我们接触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去用了很科学的方法来保证用户给我们最真实客观的反馈,而这个正是优秀的用户研究,可以做到事情研究方法本身呢也是一门需要专业训练的技能,那他们已经帮我们把这个工作做了,我们完全可以去用他们的这个得出来的结论。

在跟这个产品和用研了解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询问方式要稍微有一点啊艺术感,我们尽量用中立的开放式的问题来询问。

所谓开放式的问题就是需要对方自己提供答案的,这种问题区别于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你提供这个答案让对方选择,比如说你喜欢吃什么菜就是一个开放问题,你喜欢吃鱼香肉丝还是宫保鸡丁,这个时候需要对方做选择题,就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了。

又比如说你喜欢吃鱼香肉丝吗?这个问题他也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因为你所需要给出的答案是从喜欢或者不喜欢你们作出选择。那也就是说,所谓开放式的问题,就是说你的问题没有办法被改写成一个选择题,那没有办法改写的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我们尽量去问开放这个问题,那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的开放式的问题呢?因为你给出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里面不一定有对方想给的答案,但如果你这样问了对方有可能会觉得给出一个你没有提供的答案会比较尴尬,可能呢它就会直接从你给的都不太代表它的想法的答案里面学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问题问错了,对方又不是那种觉得必须把真理告诉你的人,你就很有可能给了对方一个误导你的机会它无论怎么选答案都是错的。

另外这种是或者否类的封闭式问题,有的时候还会让对方容易让对方的感产生倾向性,特别是如果你的问题描述本身就会让人觉得你自己有倾向性的时候,比如说你可以问鱼香肉丝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菜式,也是我的拿手菜,你也喜欢吃吗?那你听一下这个问题,他的感觉就好像就好像说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菜式,这个也是我很得意的拿手菜,就是说这样的情况下,你让对方去回答你做,我不喜欢吃这个东西,这个是就非常的尴尬,是吧?对方得鼓起特别大的勇气才能够打击你,但对方又何必要这么做呢?

所以说,只要他不是特别厌恶影响弱视,他就有很大的概率会让你,那你获得答案又不正确了,所以我们尽量去给这种立场中立的开放式的问题,这样能够获得最准确最客观的答案和反馈。那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去问产品公司,也没有用研的话,又或者当你觉得他们给你答案你不太满意,你也可以去问用户,通过用户就是一门大学问了,他不想问产品会有那么简单,直接产品和用研相当于是给了你一个浓缩的,代表了很多人意见的答案,那么用户呢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你问的用户可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个体,他不一定代表所有的用户,你问的那一个用户呢也不一定愿意跟你交流,说不定就被你骚扰了,或者这个用户可能语文表达能力不太好,没办法描述清楚自己的想法。

总结:

1、了解用户需求有3问。

一问产品部门小伙伴;

二问用研(用户研究人员);

三问公司创始人;

2、采用中立的开放式问题来询问用户;

三、与用户交流的方式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4张图片

那更多的情况下,可能是说你去问用户的时候,你问的方法可能不一定对,那如果你问的方法不对,他就不会愿意跟你去敞开心扉,比如说一个人用先后问答的目的是装逼,但当你直接问他,他用先后问答的目的是什么?他多半不会告诉你说的需求就是装逼是吧?

那这个答案会很尴尬,他肯定不这么回答那所以说我们针对注册用户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非常多不可控的问题,那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一些训练才能做好这些事情,所以建议大家在没有专业训练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去问产品和用研的小伙伴就好,那我们实在要去问用户的话,比如说你可能想知道某一种形式的活动他们是不是感兴趣或者你设计了一个可能导致他们会愿意转发分享的环节,你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会愿意转发分享?那如果真的要去问用户,那这里也有几个小技巧可以用我下面说一些最容易操作的内容。

首先呢我们要决定具体是问哪些用户问几个人,人数方面呢,我不建议只问一个人,最好能够一开始先问3到5个人,但是如果不是什么重大的活动,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超过十个人。

那如果问完这3到5个人,发现他们提供了一些你之前没有想到的信息,你可以再进一步多问一些人,根据他们的回答,围绕他们的回答再去、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多问一些人,那多么一些人大概问多少个,我建议是最多不要超过35到40个,那超过这么多个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也不会给你更好的结果。

但是我们在选人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群体,比如说这个活动可能不是针对所有用户的指针的用户或者我们觉得重点是女用户,那么我们选的这个用户就必须从你用户里面选出,那男用户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男女我们都想要,但我们凭感觉就知道说男用户和女用户对这个活动的反应可能不太一样,我们反而就要分开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男用户里面问一些,女用户里面再问一些,这个时候我们刚才不是说问三五个用户就可以了,那这个时候呢因为我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我们觉得他们两个会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每种用户都跟三五个男的问三五个,女的也问三五个,按照你觉得可能会造成这种比较大的差异的特征分好类,分好类以后,每个类都选择这么多人来问。

这个用来分类特征不一定是男女,也可能是年龄或者地域或者产品使用习惯使用时长等等,尽量不要总是选择我们自己特别聊得来的或者那种特别活跃的用户,因为这样的用户,他给你的答案很有可能就是你理想中的答案,但是不代表绝大多数用户的反映,所以我们要精准的去找到那些,我们希望去通过活动去引导那些用户那这样的询问。我们一般在这个微信技术上都可以进行,用用什么方式其实都一样,但是尽量大家去用这种实时聊天的方式不要去用那种一问一答这种不实时的工具,比如说像论坛、贴吧。

如果你打算问的问题比较简单,就一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尽量去打听用户了,这样对用户的负担小,也更乐意配合你。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5张图片

那如果你打算问的问题比较复杂或者比较多,到了一种程度,就是说你觉得可能中途用户就觉得很麻烦了,就不想回答了。那问的问题比较多,那以视频或者语音形式的这样用户不太容易退出。那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首先问一些不太难也不涉及用户隐私的问题,来热一下身就避免,用户上来就觉得问题比较难或者问题比较尴尬,就不想跟你聊了。因为这样,用户产生了一种抵触的情绪,你接下来就没办法聊了,所以我们要先热身。

我们热身的这些问题呢,就是主要是用来建立你和用户之间的信任感,同时也是让用户觉得放松。特别是你第一次接触的用户,这样的问题的会比较有帮助。那我就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我们这个产品的,那这样的问题也不太涉及隐私,也很容易回答对吧。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开始。

但是如果你的这个问题一共就那么一两个也不是很复杂的话,那就直接单刀直入地问他们就打,质问他们就好了,就不要说太多废话了,那不管要不要热身,进入正题之后,我们还是尽量去问刚才所提到的那种中立式的开放问题,尽量避免太多封闭式的问题,但是偶尔出现一两个是可以的,还有倾向的问题是绝对不能有的,避免这个用户觉得就是被你被你给你诱导的,必须要回答某一个答案。

总结:

1、询问时,选择用户人数不宜过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选择与用户交流的工具要实时,选择语言、视频形式比较好;

3、进入正式话题前要有热身,通过热身去建立你和用户之间的信任感;

四、与用户交流中的一些禁忌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6张图片

另外!我们要尽量去避免一些涉及到像电话住址、财务状况、身高、体重这样的可能会被列为隐私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钱的问题,用户会特别敏感,那我们现在就不要问,如果必须要涉及到钱,比如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让用户愿意在这个活动里多花钱,那一般有其他的方式来问,这种其他的方式,需要让用户觉得你,就是他们没有给你一个消费的承诺,而且没有暴露自己的经济状况。比如说我们想组织的是户外活动,组织一群人去登山,我们想知道的事,你会在我们这个活动中花多少钱,那根据这个我们就会去策划我们这个活动,他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消费水平,但是如果我们直接问这样的问题,用户就会感到不舒适,就是你是在推销,活动要他们花钱。

那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就说你过去一年在户外活动上花了多少钱,好像是不是就好一点,就是让用户觉得不确定是不是在推销了,好像听起来不太像推销了,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他过去这一年的消费水平,推出他现在可能的消费水平,那当然了,可能这个问题还是涉及到钱了,还是会让用户觉得有点尴尬,那我们还可以再改一改那我们还可以怎么问呢?

如果我们想再避免尴尬,再少尴尬一点,我们就可以不要问钱的问题,我们就问你过去一年有没有参加过户外活动好没有涉及到钱吧,然后如果他说他参加了,我们再问你过去一年参加过哪些户外活动。用户就不会觉得那么尴尬了,但实际上呢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回答来推测出他的消费水平,那这个推测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说用户回答我们说他过去一年参加的都是那种什么横穿沙漠、寻找楼兰古城啊,那我们可能就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很资深的玩家,他装备比较齐全,过去已经花掉很多钱了,在这项活动上,他的这个消费的习惯可能已经培养出来了,或者至少说他是知道这个户外活动的这个行情的,他知道应该花多少钱,那如果他就是去本市周边那个玻璃栈道或者随便爬爬山,还有情绪比较低,可能他就消费比较少,那如果都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或者说最近一年没有参加这种活动,那么通常来说呢这样的人新人刚开始一项娱乐活动的时候或者已经很久没有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愿意花的钱呢也会比较少,是不是他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合理的价钱是多少,所以他就不太愿意往这投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问的只是你有没有参加过户外活动以及你参加都是哪些活动?

但实际上我们是在没有问钱的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把想问的钱的问题问过了,我们了解了所有想了解的信息。总的来说呢就是类似于这样,我们要去尽量把这个想想问的这种敏感的问题全部都绕着弯去问掉,那大家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整个过程当中呢不管用户怎么回答,我们都要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就不要对用户的答案去赞同或者反对,或者呢也不要不经意的去流露出那种可能无法理解用户的那种语气或表情,这样的话,你会让他们觉得就是不好意思再继续说下去了,会觉得比较难堪的。

他们接下来就不一定跟你说实话了,或者是他们可能走向另外一个阶段,他把自己的观点用原来更夸张的程度改变出来,能影响到我们来做这个最后的判断。

那我们知道了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就可以决定说我们要满足这个需求,那我们通过活动来满足这个需求,就要决定怎么去在活动中满足这个需求了。

那最差的方案呢是在奖品当中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好的方案呢是在参与过程中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_第7张图片

我举一个例子,奖品当中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好比说用户的需求就是获得这个运营类的知识,那你的活动设计当中呢奖品是这个运营类的书籍,可以给用户知识,但是用户需要做的事情呢和运营类的知识没有关系,而是需要去唱一首歌,这个时候呢这个活动可能就不是很好了,因为除非用户,某一个用户特别喜欢唱歌,否则唱歌对用户来说可能是不太感冒的事情,这个时候用户会做什么呢?这个时候用户会干的事情呢就是开始无意识的做一种性价比的比较,他会想这本运营书籍可以给我带来多少价值,以及呢为了不要这本书,我需要唱这首歌会给我带来多少损失,如果刚好用户特别喜欢唱歌,给他说唱首歌就能多本书,他可能就会参加。

本来我就喜欢唱歌,做我很喜欢的事情,我还能读一本书,那我肯定愿意参加对吧,但是大部分用户呢可能又不是这个样子,大部分用户呢可能并没有那么热爱唱歌,那如果我们碰到的用户都是像五音不全的,或者是没有接触过录歌都不知道怎么录下来,他可能就要犹豫了,因为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可能会造成尴尬或者麻烦。那如果这本书是120块钱的书,他觉得尴尬或者麻烦可能就不会参加了。

那如果说我们这本书呢是一本价值连城的限量版的书,可能一万块钱才买得到或者都买不到,也许这个用户虽然觉得尴尬和麻烦,还要再犹豫一下,也许他会想买这本书或者想得到这本书,但如果他又必须说这个活动的设置说必须要人气最高才可以获得这本书,那意味着这个用户它必须去拉朋友投票,这更麻烦了,这个时候他还不一定能得到这本书,那他肯定就放弃了,所以说用户一直会去做这样的性价比的,比较那我们会看到在上任这个例子当中,奖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不满足用户需求,那用户呢就会进入这种来来回回比较性价比的心理状态,那如果一定要出现这样的状态,我们就尽量把这个奖品设置的性价比高一点,让用户需要为这件事情付出的代价少一点。

当然有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让用户必须做一些会让他们痛苦的事情,让我们尽量的去缩小他们的痛苦,然后我们把这个奖品设置的好一点,但有可能的话,我们尽量呢还是避免做这样的活动,尽量不要去做这样的活动,我们尽量去让这个活动中我们希望用户做的事情,我们希望用户完成的任务这个这个事情,这个任务本身就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当我们做的这个事情的本身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用户去做这个性价比的思考。

比如说这个需求是获取知识,那我们直接去做一些获取知识的活动,比如说什么猜书啊或者大咖分享啊交流答疑啊这样的活动,再就是在这个活动内容中去满足用户需求了,那只要参加活动就一定满足需求,而且除了满足需求之外,不用做什么额外的和需求无关的事情,这样对用户来说可能就是比较舒服的,性价比就很高,用户也就很愿意参加了。

那最后总结一下要做出让用户愿意参加的活动,首先我们去围绕用户确实存在的需求去设计活动,让活动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呢是我们要尽量让这个满足需求的过程,性价比高一点,尽量在过程本身就是在满足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后问答丨教你怎么去策划一场让用户尖叫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