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妒忌的鸡汤

“乞丐不一定妒忌百万富翁,但肯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看到广州日报发的这一条句子时,我似乎喝到了一碗久违的心灵鸡汤,想到当下我们中的大部分,一直在妒忌,妒忌圈子里其它人的生活,过得更好飞得更高。

妒忌是一种病吗?妒忌之心是人就有,在西方是传统所摒弃的原罪之一。我倒认为,我们无需谈虎色变地去忌讳有关妒忌的言行,TED讲师Parul·Sehgal说,“如果没有妒忌,那么世界上将没有‘文学’这个概念了,所有文学作品都与人类妒忌的这个心理有关”。此外从一定程度而言,妒忌虽然让人疲惫,却并非消极不健康,它仅是一种饥饿的情感,必须得到满足,就像饥饿的肚子必须得到温饱,而人们从没将肚子饿归为消极或不健康吧。

该如何去减轻妒忌的情感饥饿呢?萨格的观点提得很妙:将其视为一种“几何”问题而不是“情感”问题,如果你站在对立面,那么你就进入了妒忌的领域,如果你跳出来,站在对方的一边就可以做到“我并不妒忌你,我为你自豪!”,一旦做到这一点妒忌已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意中拉进了。我喜欢这个观点,在我要妒忌别人的收入比我高,工作比我轻松,言论比我更自由的时候,钻牛角尖并刻薄地说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怨言,倒不如真的去为他自豪,“几何”上与对方站在同一边且不采取敌对情感,这时哪怕没有足够的气度和胸怀为他自豪,但妒忌的饥饿其实已经慢慢地、不自觉地饱了,与此同时,人还会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继续奔跑之上,而非任着妒忌情绪自发泛滥。我觉得一个人能够关注到这个心理层面的操作,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妒忌心理还是自我发掘负面性格的一个最真实的途径。一个人妒忌什么说明他在乎什么同时又缺少什么,往往表现得越不在乎就越是在乎,要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生活多亏有此规律,我们得以了解自己,让身体里的另一个或一些声音来对话,对话的结果也许与大环境下的公共认知有所偏差,但我想这该是最贴近“follow your heart”的本质内涵的吧,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而行为受缚的正常现代人,亦是应当偶尔听听心声,如此才能至少有一次在众人邀请你去打麻将喝啤酒的时候,你会听从一下自己的安排,告诉他们你要回去写小说,因为你爱文字更甚过于交际,因为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妒忌那些从容写出一卷卷小说的网络写手,即便你总告诉别人他们写得很烂。

写到这儿,我要告诉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一个秘密,正是出于妒忌之心,我才坐在这里写字——对别人的妒忌,使我感到了生存的压力,站在被妒忌者的一边,令我心平气和地思考我实际上更在乎什么,我应当付出点行动,为挑战做准备、为放弃做准备、为在乎的生活方式做准备。这一刻好像很励志的样子,心旷神怡,感谢妒忌,一个人格战胜了另一个人格后产生了那种催人进步的感觉,总是美好的。

妒忌给人警醒和启发,它并不像件坏东西,Parul·Sehgal将她的报告标题取为《An ode to envy(歌颂妒忌)》。每个人,也许会在乞丐妒忌乞丐时发笑,但请记住,当一个乞丐妒忌起富翁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要为那进步抱以掌声!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还能看到最后这段字的话,对我自己来说另一段妒忌已经放下,“那些不受‘一篇文章不多于1200字’所限制的作者令我妒忌,因我总担心被阉割句段而只能艰苦地字字斟酌呕心沥血,很惨。如以上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碗妒忌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