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三大批判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写了一篇谈论什么是启蒙运动的小文章,但凡谈论西方启蒙思想的学者,一般都会提到这篇文章。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人的启蒙问题,有些人哀叹,由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启蒙还远远没有完成。那么,康德所谓的启蒙,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急切需要的呢?
1.什么是启蒙
老实说,在读康德的这篇文章之前,我只是模糊地知道,西方人的启蒙就是思想的解放,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而康德对启蒙的定义就有点复杂了,他说,启蒙是人类脱离不成熟的状态,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没有勇气去运用自己的理智。这种不成熟的状态是我们自己加给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导致的,不能怪别人。为什么只能怪我们自己呢?因为我们明明有理智,却不敢用,非得要依赖别人,这是一种懒惰与怯懦。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从不成熟状态跨入成熟状态既艰辛又危险,只有少数精神强大的人,才能成功摆脱不成熟状态。
我们把康德的这些看法细细分析一下。
成熟,一般我们理解为言谈举止很得体,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知道自己的根本需要是什么,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这些根本需要。而康德说,成熟就是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不成熟就是没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比如,我理解世间的道理,不是靠理智,而是靠书,就是不成熟;我感受我的良心,不是靠理智,而是靠牧师,也是不成熟;我规定我的食谱,不是靠理智,而是靠医生,更是不成熟。问题是,我的理智哪里来呢?不可能我天生就有理智,否则孩子与成年的理智就没有差别了。当然,康德这么伟大的思想家,肯定不会认为只靠天生的理智而没有后天的学习就能成为成熟之人,书还是要看的,医生的话也要听,多与牧师交流没有坏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被书本、牧师牵着鼻子走,听来的东西,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只有通过独立批判的理智分析,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康德的意思似乎是,理智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分清是非对错,总能够做出决断。
2.启蒙的痛苦
我们来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都把表当成了装饰品,好像戴名表就是成功的象征,于是我也买了一个表戴上。康德肯定认为我随大流、不成熟,那么,如果我很成熟,难道就一定不戴表吗?关于是否应该戴名表,理智能发表什么观点呢?也许可以说戴名表是爱慕虚荣,但爱慕虚荣并不是不道德的。再比如,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休闲方式,在这些人看来,没有旅游的生活一定是品质不高的生活,他们并不考虑旅游到底得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为旅游而旅游,生怕自己的生活品质不高。这些人在康德看来更加不成熟,因为他们是在一种荒谬观点的支配下去旅游的。那么,在假期里,应该做些什么才值得呢?理智有明确的答案吗?很难有。如果有人通过理智领悟到旅游基本上就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猎奇、感官享受与刺激,对旅游失去了兴趣,但是又没有发现别的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假期里变得空虚无聊,甚至因此而做出出位的事情来,那么,有理智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不愿意深刻思索流行的意义,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想多了,就觉得流行就是虚妄,突然便茫然失措了。流行根本就是非理性的东西,不能细想,跟着流行走,一来不会显得很另类,二来有安全感,三来流行的东西总是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要,人会感到快乐。
康德认为人们正是因为贪图安逸,才会随大流,才不愿意脱离这种不成熟的状态。贪图安逸,是个贬义词,把它换成“追求安全感和快乐”就好多了,追求安全感和快乐有错吗?如果我坚持独立人格,不随大流,结果安全感没了,快乐也没了,甚至生活的意义都没了,那我为什么坚持呢?康德当然不会认为靠自己独立的理智来生活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他认为独立思想的人,一定可以合理估计自己的价值,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有意义,人的本分就在于思想其本身。如果世界上真有这么独立自信之人,一定不是可爱的人,因为他们对于传统、舆论、流行的东西等等都要批判思考一下,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其实自己是非常偏狭的,根本不知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些人学哲学之后,让人觉得怪怪的,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觉得自己是理智的,其实是最不理智的。康德似乎认为理智不借助传统、舆论等等任何东西就能创造价值的标准,当然,理智不可能不遭遇传统与舆论,不过在遭遇传统与舆论的时候,理智会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3.大学生的理智与农民的可爱
那么,理智为什么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价值标准呢?康德会回答,没有为什么,我对理智就是有如此的信仰。可是,信仰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有健全常识感的人,一般不会对自己的理智有如此的自信。我们理智所认可的价值标准,很多都是直接来自于传统、舆论等等外在的东西,对于它们,我们是不加批判地接受的。一开始不加批判地接收,并不代表永远都会接受它们,随着经验的丰富,自己的价值标准也会不断变化,35岁理智认定为合理的东西,45岁不一定还认为是合理的。理智不仅不能从无到有地创造价值,理智认定的价值是否有价值,也不是单单理智说了算,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理智可能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正是由于每个人遭遇的传统、环境或多或少有些区别,生活经验也很不一样,所以各自的价值标准也有差异,各自的理智当然不一样。从各自的理智出发,每个人对于康德谈到的书本、牧师、医生有不同程度的信任或者不信任,对于社会流行的戴名表、旅游,也有不同程度的认可或者不认可。大多数人对于流行的东西表示认可,不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运用理智,而是因为大家的理智本来就认可流行,大家可能会排斥某些流行的东西,但一般不会排斥所有流行的东西。生活中有些人很有主见,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康德所谓的理智,不是因为他们对什么都持批判态度,而是因为他们排斥大多数流行的东西,特别专注于少数流行的东西,这些东西相当于他们的生命。比如中国名校的优秀大学生毕业之后,一般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们做任何事情很有目的性,不说废话,从不为娱乐而娱乐,可是他们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中只有金钱、权力与享受,而这正是随大流。反而那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农民,会想到没事和朋友喝喝小酒,给亲人打打电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别人,他们做这些事情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父辈都这么做,他们也跟着做。
这些大学生和农民,到底谁更加理智呢?当然大学生有理智,谈论起社会问题来,大学生可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他们又那么看重权钱,工作的时候经常以权谋私。那些对于他们没用处的人,他们几乎是视而不见,即使没办法要打招呼的时候,他们的笑脸也是那么僵硬。这种冷漠的理智,我们宁愿不要。而没受什么教育的农民,虽然保留了传统的一些美好,懂得人情世故,对待别人比较温暖,但是也容易迷惑于一些无意义的流行之物,比如广告炒作出来的保健品,虽然这些保健品对老人健康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但是保健品在农村还是比较流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他们能够发觉有些保健品的广告完全是忽悠人的。可是他们对于爱好权钱这个事情,却没有任何批判能力,对权钱的爱好导致他们无视传统与人情的重要,变得冷酷无情。
4.启蒙路漫漫
在康德看来,农民是不成熟的,他们还盲从于很多东西,不管是好是坏。而大学生也是不成熟的,因为他们对于权钱毫无抵抗力,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理智,不过理智只是用在了与权钱无关的事情上,一旦与权钱相关,他们就没有理智了,总是想获得更多的权钱,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理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权钱呢?康德认为我们人类才是大自然的目的,获得权钱没有错,不过,我们在获得权钱的时候,不能把别人当成手段,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目的,都有他的尊严,我们再怎么追求金钱和权力,也要尽量确保别人有尊严地活着。官员贪污腐败、富人霸占社会大部分财富等等都是在窃取弱势群体应得的财产,导致弱势群体只能卑微地活着,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大自然的目的。如果我们都达到康德所说的这种境界,世界上早已不存在贫富差距这回事情了。即使是美国,贫富差距也是越来越大,所以按照康德的标准,美国也不是已经启蒙了的国度,少数富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依然不够理智。
既然美国是这个样子,中国通过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达到康德所说的我为人人的境界呢?从小教育孩子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会有效果吗?康德认为会有效果,不过效果慢慢才能看出来,公众只能缓慢启蒙,急不来。可是,把别人当成目的,还是一种西方个人主义的观点,似乎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不剥夺别人过好生活的手段,就是对别人最大的恩赐。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对于亲人、朋友以及看着顺眼的陌生人,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却好像是看着他们自生自灭,并不道德,我们投其所好地为他们做些事情,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方向,才算是尽心尽责,虽然表面上我们是干预了他们的自由。这些中国式的道德,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西方的个人主义好像在中国很流行,可是中国人只学到了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没有学到个人主义的团结合作。想想作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的冷漠与没有文化的农民的温暖,我们应该理解到,启蒙不是要摆脱传统,而是要紧密联系传统,否则,启蒙造就的,只是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