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项羽之死》随想

听高二选修课《项羽之死》。作课教师集教研组的智慧,加上个人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上得不错,可圈可点颇多。

课堂流程如下:

一、由学过的《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导入。

二、导。出示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梳理文章结构。2.分析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本文多侧面、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把握诗歌与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区别。

三、思。结合导学案,回顾上节课所学,夯实重点字词句式,完善文章结构导图。

四、议。合作探究:1.文章刻画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塑造项羽这一形象的?完成表格。表格依情节结构,从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方面,梳理文中词句、项羽形象特点和文章采用的写法。学生根据导学案和教师的引导,讨论,展示。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诵读《垓下歌》,并联结虞姬的《和垓下歌》,体会项羽的侠骨柔情。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部分,进行得稍显匆促。最终以“情、勇、义”概括项羽的形象特点,以“细腻的人物描写、侧面描写”归纳文章写法。

2.诗歌、散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区别。教师出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与课文比较。学生讨论,一两个学生展讲。教师总结: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文,重在描写,具体细腻、直观可感;诗歌,重在评议,凝练集中、想象升华。

五、检。当堂检测,内容包括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习作赏读。课堂进行了前两个。

《项羽之死》所在单元主题是:塑造形象,诗文有别。本单元包括五篇文章:《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方山子传》《大铁锥传》。这所高中的生源属于三流,教师执教班级是高二理科培优班。

基于单元编排和学情,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还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提升:

一、单元意识在单篇教学中要有所体现。“塑造形象,诗文有别”中的“文”,涵盖内容很多。教材给出的五篇,文体有所差别,以达到互为补充的目的。《庖丁解牛》是哲理散文,重在阐述道理;《项羽之死》是历史传记散文,既有历史史实也有文学笔法;《阿房宫赋》是赋体,既有“文”的形式,又有“诗”的特性。《方山子传》是人物传记,《大铁锥传》带有传奇色彩。这样丰富的“文”类,全面而具体地呈现了“诗文有别”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文本的特质,区分“这一篇”文与诗歌的区别。而不仅仅是笼统地概括出放置所有文章都可说通的标签性结论。

二、比较阅读重在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学中,教师用《夏日绝句》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进行较为匆促。课后给出的诗词有四首(五首?),可以让学生辨析每首诗歌中项羽的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再比较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形象和司马迁的情感及写法,最终明确:司马迁用深情的笔触写“项羽之死”,并把项羽列入“本纪”,可见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赞扬和同情。但是,作为史学家,司马迁用情叙写的同时也用理性的评论审视项羽,文末的“太史公曰”客观冷静地评价了项羽失败的个性原因。这就是历史传记与诗歌的不同之处,诗歌重在抒发情感和志向,而历史传记更注重真实记录史实,作者可以有情感倾向,但不能偏狭、扭曲。《史记》“不隐恶,不虚美”的特征也因此凸显。

个人认为,如果高中文言文教学依然停留在字词句翻译和人物描写的辨识上,语文课活该被学生讨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项羽之死》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