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杨文医生被杀案,已经过去了15天。
2019年12月24日,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医生,在医院里被患者家属残忍杀害。
过去的两周里大家激烈讨论,有对破坏医疗秩序的愤怒,有对杨文医生的同情,更多还是质疑——
在中国,可以安全的当一名医生吗?
大家不能接受第二个“杨文医生”的惨剧出现了。
可在“伤医”成为风口浪尖的两周里,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
1月1日晚,山西太原一急救车在出诊时,医护人员遭患者同行人捅伤。伤者同事称,患者和其同行者共三人,事发时都喝了酒。
保护医生的措施没来,恶意模仿者反倒是先来了。
情绪不解决问题,得拿出点具体措施才行。
还好,广西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先有所行动。
1月8号,南宁医院的安检措施试运营,在门口竖起了安检门。
“先安检,后看病”
结果第一天,就查获了各类刀具十多把,甚至还包括管制刀具。
除了安检门,医院还作出“333”和“633”承诺:
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安保处置人员三分钟内到达事发现场,三分钟内制服嫌疑人,三分钟内带离现场;病房,六分钟内。
医院安检部门承诺,“医院如有伤医,一定是从我们协警队员身上踏过去!”
比起大众情绪和舆论,这些实打实的安保措施更让医生们心安。
除了安检门,哥觉得医生们更需要的是一套系统的安保体系。
如何做呢?
深圳儿童医院是个挺好的例子。
作为在业内因“医院暴力零容忍”著名的医院,他们有不少方法值得推广起来。
给孩子看病麻烦事儿多,深圳儿童医院在当地又名气大,患者多,医闹自然也不少。
倒地拦车、摆遗像拉条幅的有过不少。
深圳儿童医院在过于丰富“医闹斗争”中主要做了三件事,哥捋一捋,看看能不能有参考价值?
1,做好医院内部的保护体系
网上很火的一张安保流程图就出自深圳儿童医院,把保安人员到场时间具体到5分钟。
医院内还在许多容易发生伤医事件的地方,增加了摄像头,便于取证。
虽然大多数伤医事件是激情犯罪,往往发生在一瞬间,难以预防。
但爆发的情绪都是经过酝酿和叠加的。
在“杨文医生”的案件,患者住院20天里,患者家属已经多次有激烈的不满和伤医倾向,医院管理层并没有进行有效干预。
根据杨文同事的回应,医院的干预只是让大家注意安全。
结果呢?一个已经记录在案的患者家属,在夜里独自走到了杨医生的身后。
有注意,却没重视。
2.真正有效的“警医共建”
“警医共建”这个词不新鲜,网上一搜一大把。
但是随便翻翻,哥能看到大量通稿。
“医生向公安干警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反恐防暴应对能力..”
医生怎么反恐??剪刀手爱德华吗?
过去的警医共建,更多是建立在经验交流上。
深圳儿童医院是怎么做的呢?
当地派出所在医院内设置了医院警务室,胆敢闹事,从医院到警局就是楼上楼下的距离。
有巡视安保无间断保护。
2014年,有患儿家属对医院闹事索赔,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医院病房耍无赖。医院报警后医闹人员立即就被强制带走了。
总之一句话,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有一系列正规的流程申诉,撒泼打滚肯定不行。
值得庆幸的是,“杨文医生”案件过后,哥能看到医警联动开始被重视。
今天早上,哥还看见有人爆料,医院配备了安保人员。
有了这个开始不就很棒?
3.对待医闹,是否真的“零容忍”?
深圳儿童医院里有这么一条:向广大职工建议,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受到暴力侵害,医院不希望员工与施暴者和解,医院会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全力支持医务人员维权。
“不和解,全力支持”
深圳儿童医院的副院长麻晓鹏,被称为“史上最硬气院领导”,何时何地都保持着跟“伤医”刚到底的态度。
不过,深圳儿童医院的经历,网友@Wie_geht_es有评论:都是迫不得已。
话糙理不糙。
面对“不痛不痒”的医闹,院领导什么态度?够重视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伙都懂,很多时候一件事能不能成,上层的态度很重要。
2016年,著名的“平湖医院医生下跪”医闹事件,医生众目睽睽的下跪,被患者家属打,给患者烧纸钱。
哥很难说,是以一整个医院之力真的对付不了这些无赖。
只是不想惹事罢了。
而后,平湖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上访,诉求就是一是质疑公安机关在医闹事件中处置不力,二是对医院管理层不满。
面对医闹,首先想到的是让医生们“不要闹”。
所以你看,上面的网友说的多有道理。
如果医闹没影响医院正常运营,院领导能重视起来吗?
莫得感情的“零容忍医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哥眼看着“杨文医生”事件从大热到逐渐平息,大众的情绪慢慢消退,关注点逐渐转移。
当我们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的时候,“保护医生”这条太长的路,是不是还在慢慢地走,这很重要。
南宁医院,和北京这些开始重视“医闹零容忍”的医院,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部分资料参考:《历经14次医暴 看这家医院如何反击“医闹”》 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