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备受关注的保险资金举牌A股又来了。
近日,国内寿险业第一梯队中的太平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公告:以约19.07亿元总价,认购大悦城非公开发行的约2.83亿股股份,占大悦城定增后总股本的6.61%。
这也是2020年首家保险公司宣布举牌上市公司。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太保同样是以参与定增的方式,宣布举牌上海临港。
新年险资举牌开张
太平人寿是中管金融机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在此前的保险资金举牌队列中,这家有着纯正“国资血统”的保险公司,鲜有露面。
通过参与申购大悦城此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太平人寿获配约2.83亿股,获配股数占大悦城本次非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6.61%,对应投资金额约19.07亿元。太平人寿将本次投资纳入权益投资管理。
如若加上太平人寿“兄弟”公司——太平资管的资管产品所持少量大悦城股份,两者总计持有大悦城6.61273%的股份。
太平人寿表示,一直将资产优质、风险可控及估值合理的标的公司作为长期投资对象,期望分享其稳定的财务收益。本次入股大悦城,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进一步优化太平人寿的资产配置结构,同时支持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保险巨头主导 这轮举牌不一样
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年以来,保险资金共对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举牌。
分别是:中国人寿系相继举牌申万宏源、万达信息、中广核电力、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系先后举牌华夏幸福、中国金茂;中国太保系举牌上海临港;中国太平系举牌大悦城。
不难发现,这一年来,被保险资金举牌的上市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优质上市公司,且半数为地产类相关公司。
梳理2019年以来的保险资金举牌情况不难发现,除偏爱地产股之外,险资还呈现出另外几大特点。可以说,这轮举牌潮与5年前那轮相比,存在本质区别。
一是,这轮举牌的主体都是大型保险公司,而5年前那拨举牌则以中小保险公司为主,这与保险业近年来回归本源的基调不无关系。
二是,这轮举牌的方式都是以协议转让、参与定增等相对平稳的方式为主,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在二级市场竞价争抢的模式,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较大。
三是,这轮保险巨头举牌的动机均为中长期财务投资、价值投资,而5年前,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则意图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掌握后者的控制权。
四是,这轮举牌资金的来源更多元化,既有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也有中长期保险产品账户资金。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长、成本相对较低,相对应的资产配置也比较稳定,资金不会大进大出。
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举牌的资金来源多来自于保险产品,且以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短、成本较高,一旦到了产品给付阶段,容易影响到资产端的持有情况。
一位投行人士点评说,“保险举牌”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以前因种种原因被投资者误读了;始于2019年的这轮保险巨头举牌潮,不但没有引发市场恐慌,反而还引导了价值投资。
哪些特质吸引了保险巨头
那么,上述上市公司身上究竟有哪些特质吸引了保险巨头呢?
一直关注保险业的市场人士应该知道,保险巨头们这几年的股票配置思路是对散股进行调仓,集中资金精选重点行业的龙头公司进行配置。尤其是已经或即将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9编制报表的保险公司,更加重视权益配置的质量。
在此背景下,出于改善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需要,高分红、低估值并适合长期投资的大盘蓝筹股无疑更受青睐。从这点来看,上述被举牌的8个标的,都符合要求。
至于为何会偏爱地产股?除符合上述要求之外,地产类相关公司还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存在战略协同价值。
一方面,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宇具备可观的收益率,符合保险资金的喜好和要求;另一方面,保险巨头近年来相继布局养老领域,先股权投资,后业务协同,保险巨头与地产公司未来在养老产业、长租公寓等领域的合作可期。
此外,近年来,监管部门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以及与主业相关的行业、公司及项目。
综上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保险巨头为何纷纷举牌地产股了。
鼓励长钱入市 险资举牌还将持续
事实上,近年来,长线保险资金入市一直受到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的积极鼓励。
在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有效发挥保险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
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以保险巨头为首的保险资金理性举牌风,还将持续刮起。
据主流投行预测,2020年保险资金仍将继续举牌优质上市公司,主要目的是计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并打造业务协同。
在大类资产配置时代,无论是从逆周期配置还是权益法投资的角度来看,保险资金举牌背后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与硬道理。看似不同的投资标的之间亦存在着内在逻辑的趋同性:低估值、高分红、业绩增长确定、流动性好、股权相对分散。
在市场一线采访时,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权益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将会持续筛选适合自身资金特性的举牌标的。
目前,符合保险巨头上述标准的优质品种其实并不是很多,供求关系相对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在这些优质标的中,哪些上市公司会被相中,值得密切关注。
编辑:陈羽
往期回顾 |
私募取名玩出“新高度”!小棉袄、虞美人、念奴娇、琅琊榜都来了……
逼宫出奇迹?文华财经让步了!期货公司是否买账?“权力的游戏”又有新剧情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