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三十年前,我完全不能想象自己今天的成就。
我买得起所有型号的游戏机,可以抱着街机不断投币,肯德基敞开吃,干脆面随便选,可乐雪碧每天喝个够,给爸妈买生日礼物根本不用提前俩月就攒钱。然而我更不会想到,儿时的梦想变成现实之日就是它们开始吃灰之时,身边没了父母亲朋、同窗好友,它们带给我的慰藉甚至还不如手机屏上出现一句干巴巴的“多喝热水” 。
长大,真的很孤独。
01
飞速发展的世界,充实而孤独
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中,飞速改变的世界却早已甩下我们刻舟求剑式的期待。每个人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这个时代紧凑、高效、便捷,与我们的曾经的想象截然不同。拥挤的地铁里挤压着变了形的理想,办公室成为现代人的修罗场,每天点外卖的时刻成为了一天中最快乐休闲的时光,原来长大后的世界和儿时的想象不一样,这里有太多压力,太多失去,还有太多次的别离……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曾刊载过一位学者的社论,他发现,现代社会,交通变发达了,交流变方便了,可人与人交往的时间反而变少了。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我们不仅活在不同的空间,还活在不同的时间。
在这个一切信息皆可碎片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资讯的流动都讲求高效。每个人活在自己的时间里,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和这个多元的世界保持着联系,但也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另一种疏远。统计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每天累计在手机上投入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我惴惴不安地打开自己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统计,上面显示着:日均10小时14分钟,比上周增长9%。
然而尽管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看似更加频繁畅通,却并没有将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在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着孤独。所以,我们究竟在忙什么?
20岁之前忙着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把英文单词努力的镶嵌在母语里;30岁之前忙着去西藏,忙着弄一部单反,忙着造出个下一代,然后用剩下的50年前去驯化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再把他们送到天南海北从此靠手机单线联系。成年人需要学会的第一课,或许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离别,和父母,和朋友,和自己,接受面对面的咫尺天涯。
时间如此,空间亦如此。偶有几次难得的聚会,也不停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打断,明明久违的朋友近在眼前,我们却依然习惯在朋友圈中寻找彼此的身影。同在一个城市打拼的恋人,也被各自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支配的团团转,每当回到那间合租的出租屋时,只剩下累得倒头就睡,对彼此的关怀时常难以传达。
在这个时代,世界变得很小,小到几乎没有不可抵达的地方;可世界又变得很大,大到与所爱之人咫尺天涯;纵使我们在同一空间,内心却也各有世界。在这场与孤独的战斗中,我们似乎无处可藏。
终于,我还是想回家了。
02
想念过去,日子那温暖的模样
其实世界不是突然变成这般无可奈何的模样,别离也不是突然就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横亘在我们眼前。因为时代的发展,正在拉扯着你的生活,改变着家的含义。
世纪初,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千禧年,人们的家庭结构还较为传统,四世同堂或许少见,但祖孙三辈同居一地还是常态。而客厅是一家人共处最多的空间,冬天的红楼梦,宝玉拥着小火炉;夏天的西游记,猴子住在水帘洞;暑假的还珠格格,寒假的天龙八部;晚饭后,遥控器的大权之争是每家每户都在上演的节目;只有除夕夜才会没有换台争议,一台闪着雪花点的彩色电视,将全部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桌上摆着桔子、糖果、刚出锅的饺子还冒着热气飘着香。
而进入1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的概念也在被一次次刷新:核心家庭、双薪家庭、丁克家庭,更有近两年呼声颇高的独身主义,计量家庭的人口单元越来越小,家庭结构逐渐变得轻盈和多元,同时也建构着我们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我们开始用手机沟通全球,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屏幕,透过方寸之间看尽红尘悲欢。再也不用争夺遥控器的控制权,再也不会因为想多看两眼动画片而被妈妈不停唠叨,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再围坐在电视机前,而是选择听着电视玩手机。于是,全家人共处一室的乐趣再难体会,也不会再有为了同一个画面或哭或笑或陷入思考的瞬间。
儿时那个挂着水晶吊灯的家,等待着八点档电视剧的妈,总是坚持把天气预报看到最后一秒的爸,这样的场景如今再也无法再回去了。我们被成长和理想推着不断向前,我们向往远方,想要看更大的世界;期待追求更好的机遇,拥抱更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选择继续跟那个恼人的工作死磕,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分离,同时依然期待能拉近和家人之间的距离,让儿时幸福的一幕幕,在家中重新发芽。
即将迈入20年代,这个无数次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时代,在那里,科技带给我们无限可能。现实世界又未尝不是如此。在屏屏互联的时代,智能大屏电视的颠覆性革新,为我们的团圆提供了新的选择。那些无法齐聚一堂的遗憾,可以被放大为另一种美好和幸福,将我们再次聚集在温馨的客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