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01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0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喜欢星空,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喜欢。即使在北京的郊区看到满天星星,都极度兴奋。但是我从来没有经历在天文台观星,曾经到过两个观星圣地,新西兰和澳洲,但都无功而返。在蒂卡普天文台阴天,在澳洲下雨,今年准备去夏威夷大岛观星,但是目前去天文台的路被当地人封了,原因是修建天文台破坏环境,所有的观星tour都取消了,这次大岛之行是否能观星还是未知数。


《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01_第2张图片
Mauna Kea 天文台


于是想到,不如看一些与观星有观的书籍,先让头脑享受星空的美好和幻想。

在微信读书上搜到这本《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的时候,感觉像捡到了宝贝。作者是个天文学家,以她的一次观星之旅为切入点,漫谈星空,从日落、月升、星岀,到宇宙,娓娓道来。这是一本浅显的、带有艺术气质的天文学科普书籍,除了优美的文字,还有文学大师的诗句,艺术家的画作,最神奇的是作者的观星地点在夏威夷大岛冒纳凯天文台。

摘了一小段:

诸多颜色恣意迸发,这要归功于谁呢?太阳究竟施了什么魔法,高悬天穹的时候明明是耀眼的白,可当阳光奔向白云划定的地平线,就幻化成闪烁的黄、跃动的橙和深邃的红?之所以有颜色的变换,是因为大气层里的气体分子和其他一些微粒充当了幕后推手。这些微粒或来自人类活动,比如灰尘或烟雾;或来自大自然,比如大洋上空的小水滴。分子和微粒与阳光相互作用,导演了这场奇妙的彩光秀。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较高时,阳光到达我们双眼的途中不会遇到太多的分子和微粒,因此很少被散射或吸收,也就能保持它原本的白色。但是,当日薄西山,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较低时,阳光在大气层中穿梭的时间势必会更久。阳光碰到气体分子或者微粒后,大部分的蓝光会被散射到别处,这就使得日轮的亮度降低,呈现出的颜色也有所改变。从白光里剔除蓝光,剩余光线的颜色会向黄色和橙色偏转,我们也就有机会欣赏日落时分那染着金黄、缀着橙红的画卷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