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

氮气约占大气总体积的80%,其共价键键能高,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并不活泼,待氧气被发现后,才更多地了解到氮气的性质。不过有趣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远比氮气活泼,氮气的发现时间却比氧气为早。

布莱克在发现“固定空气”后,将木炭放在水槽上的玻璃钟罩内燃烧,待木炭熄灭后,水进入玻璃罩内,他把生成的“固定空气”用苛性钾溶液吸收后,注意到仍有相当多体积的气体留下来。显然,这是不同于“固定空气”的新气体,他要求他的学生卢瑟福(1749—1819 年)继续研究这种剩余气体的性质。

1772年,丹尼尔·卢瑟福(此君不要与20世纪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混淆)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也许是专业课程的缘故(医学基础研究常做活体生理实验),他偏重于研究气体对活动物的生理效应。他把老鼠放在密闭容器里,直到老鼠闷死后,器皿内的气体容积减少了1/10(实为老鼠耗掉的氧),又用苛性钾溶液吸收剩余的气体,发现气体体积又比原来减少了约1/11(老鼠呼出的和空气本身存在的二氧化碳),而剩余的气体仍可使点燃的蜡烛火光隐现(部分剩余的氧气和氮气以及稀有气体),待蜡烛熄灭后(几乎仅剩余氮气),他又用燃烧白磷来除去剩余的那部分气体,白磷发光燃烧,对除掉空气中的助燃气来说,效果是好的。对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进行研究,卢瑟福发现这气体不能维持生命,具有灭火性质,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

卢瑟福也是一位“燃素论”者,他认为,蜡烛仍能在闷死老鼠后的空气中燃烧,即释放出“燃素”,蜡烛熄灭后,白磷仍可在里面燃烧,继续释放出“燃素”,他对此的解释是:很难用“燃素”使空气完全饱和。经过多次实验,卢瑟福确定,动物呼吸和物质燃烧耗掉约1/5的空气,剩余的4/5的空气既不助燃又不助呼吸,又不能为苛性钾溶液所吸收,氮气所以不助燃,是因为它已经吸足了燃素,这样就使它失去了助燃的能力,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饱和了燃素的空气”或“浊气”(不能维持生命),在他的博士论文《固定空气与浊气导论》报告了研究成果。后来,在弄清了燃烧现象的本质后,拉瓦锡将“浊气”命名为“氮”,意为“无益于生命”。

其实,与卢瑟福同时代的化学家卡文迪许、普利斯特列、舍勒各自独立发现了氮气,只是未公开发表,因此目前一般认为卢瑟福是氮气的发现者。同在1772年,卡文迪许将空气反复通过赤热的木炭,用苛性钾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经上述处理后的剩余气体不能助燃,比重比空气略小,他将实验结果写信告诉了普利斯特列,没有公开发表。随后,卡文迪许进行氮氧混合放电的实验,忠实记录了剩下的小气泡,成为100多年后拉姆塞和瑞利发现稀有气体—氩的重要线索。

1772年,瑞典化学家舍勒从事火和空气的研究,确认了氮气是空气的一个组成部分。舍勒也是“燃素论”的粉丝,但他认为,既然燃烧离不开空气,那么应该首先搞清楚空气的成分。舍勒首先将硫肝(由硫酸钾和硫一起共热熔融成肝脏色的混合物,其特性是易于吸收氧气)置于密闭的玻璃罩水面上,使之与罩内的空气充分作用,方知两周后,发现约有1/3的空气被硫肝吸收,依照同样的方法,将实验改成放置一周,则空气体积减少约1/5,又将时间延长为放置2月,则空气的体积减少量与放置两周的实验结果相同,即减少约1/3。

后来,舍勒又用硫化钾、湿润的铁屑,铁矾(氢氧化亚铁 Fe(OH)2)等物质进行类似的实验,结果空气体积总是减少1/3到1/4,而不会失去更多(实际上所说的1/3~1/4,是稍高一些,应为1/5)。据此,舍勒确定空气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一部分所占的体积,是另一部分的三到四倍。另外,舍勒还用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进行了点燃蜡烛、燃烧木炭和燃烧酒精等其它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于是他得出结论:一部分空气吸收燃素,即支持燃烧,另一部分不吸收燃素,即不支持燃烧。舍勒将前一种组分称为“火空气”,后一组分称为“劣质空气”(不能与燃素结合),也就是氮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舍勒算是氮元素的真正发现者。

在发现氮气这一重要成果的推动下,舍勒和普利斯特列很快家发现了推翻“燃素论”的关键—氧气。

氮元素与生命

“氮”这个名称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起的,希腊文的原意是“无益于生命”。这真冤枉了“氮”,今天已经清楚,氮是生命的组成元素之一,生命的基本材料—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重要元素之一就是氮。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生命。

存在于自然界的氨基酸有300多种,而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则只有区区20种。经科学测算,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十分接近,平均约为16%。由于蛋白质是体内的主要含氮有机物,因此测定样品的含氮量即可推算蛋白质的大致含量。即:

每克生物样品含氮量*6.25 =每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

自然界的碳循环已为教科书所讲述,现在不妨来看看自然界的氮循环。氮气占大气的绝大部分,确不能为动植物直接利用,它们的营养来源只能是含氮的化合物。工业上,在高温(400~500℃)和高压(200Pa)下,氮气与氢气反应生

成氨,此法由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又称为哈伯合成法:

N2 + 3H2 ——→ 2NH3

200Pa 催化剂

在工业固氮以外,大气中的氮可经过下列几个途径进入高等生物体内:

第一,微生物固氮。我国古代早就已知道了种豆肥田的道理,而解开这一奥秘的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根瘤菌”的微生物,它侵入豆科植物根部,使宿主根部长出小瘤,形成根瘤。“根瘤菌”内含一种固氮酶,其活性中心含铁和钼两种元素,可将大气中的氮转变为氨而被植物根部吸收利用。作为回报,“根瘤菌”从植物根部汲取自身不能合成的碳化氢生存。“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一种共生关系。

第二,大气固氮:雷雨天气的闪电,使氮和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继而氧化为二氧化氮(NO2),与雨水混合后生成硝酸随雨水降到土壤中。同时,土壤中的氨或氨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从植物中摄取蛋白质,作为自身氮的来源。

第三,岩浆固氮:当火山喷发时喷射出的岩浆,可以固定大气中部分的氮,相对于前两者,此途径固氮作用几乎可忽略不计。

动、植物死亡后,其遗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再被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氨也会进入土壤,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另一部分氨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游离氮,进入大气,完成氮的循环。

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固氮作用与反硝化细菌的游离氮作用大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生物圈中大体上不存在多余的氮化合物。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复合化肥的广泛应用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原有的氮平衡遭到破坏。现在,土壤中的细菌已不能完全吸收和降解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氮化合物,氮的化合物排放过多使得少数植物大量繁殖,而其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日趋消亡,这将严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典型例子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后,藻类植物疯狂繁殖,而其他动植物则销声匿迹。另外,氮氧化合物的急剧增多,主要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随雨水降到土壤后,造成土壤中的镁、钙、钾等矿质元素,形成可溶性的硝酸盐而流失,导致土壤越来越贫瘠。人类自身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氮平衡。

目前,人类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工业固氮模式应该让位于生物固氮,这是生态自然观下的生产方式,这也是解决氮失衡的重要途径。如果人类能够制造出固氮酶或模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这无疑又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农业革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氮气)